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863篇 |
免费 | 208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947篇 |
综合类 | 1420篇 |
水路运输 | 642篇 |
铁路运输 | 1941篇 |
综合运输 | 12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2篇 |
2023年 | 149篇 |
2022年 | 195篇 |
2021年 | 233篇 |
2020年 | 146篇 |
2019年 | 158篇 |
2018年 | 68篇 |
2017年 | 82篇 |
2016年 | 92篇 |
2015年 | 165篇 |
2014年 | 242篇 |
2013年 | 246篇 |
2012年 | 252篇 |
2011年 | 300篇 |
2010年 | 317篇 |
2009年 | 309篇 |
2008年 | 360篇 |
2007年 | 299篇 |
2006年 | 244篇 |
2005年 | 289篇 |
2004年 | 180篇 |
2003年 | 229篇 |
2002年 | 201篇 |
2001年 | 201篇 |
2000年 | 151篇 |
1999年 | 120篇 |
1998年 | 104篇 |
1997年 | 94篇 |
1996年 | 110篇 |
1995年 | 82篇 |
1994年 | 90篇 |
1993年 | 84篇 |
1992年 | 61篇 |
1991年 | 55篇 |
1990年 | 55篇 |
1989年 | 51篇 |
1988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0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82.
东风4D径向转向架机车,具有适应山区小半径曲线线路运行、轮缘磨耗小等优点。但也存在径向转向架制动单元杠杆折断、机油消耗大、整流柜易烧损等问题。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改变制动单元杠杆材质和整流柜通风方式,降低机油温度,以减少机油消耗等建议。 相似文献
83.
介绍芦村站南端大型道岔群整体拨移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阐述了施工网络图的编制,劳力的计算和分配,以及推移中可能的翻转和几何尺寸的变化等技术难点的解决要领。此项施工为铁路大提速曲线的改造和道岔群的整体拨移作了有益的偿试。 相似文献
84.
吴梦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05,(6):34-36
分析线路平面缓和曲线长度取值的影响因素,以及直线电机系统对缓和曲线长度取值的影响;对比分析最大曲线超高对小半径曲线限速和系统旅行速度的影响;建议直线电机系统线路最大超高值和缓和曲线长度的取值可以延用地铁规范的规定。 相似文献
85.
高速磁浮工程线路平面缓和曲线线型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叙洪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05,(8):7-9
德国常导高速磁浮系统的线路平面缓和曲线采用正弦型,但研究过程中是以钢轨道梁和定子径向布置为基础条件的;上海磁浮示范线大量采用了钢筋混凝土轨道梁,定子排布采用了以直线拟曲技术。因此,在上海线以直拟曲技术的基础上,对三次抛物线型和正弦型两种缓和曲线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提出了采用三次抛物线型缓和曲线的建议。 相似文献
86.
柳世辉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05,(10):107-111
阐述《铁路线路设计规范》修订中,旅客列车最高设计行车速度提高到160 km/h,客货共线运行铁路线路平面设计中缓和曲线线型和缓和曲线标准的确定原则、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以及缓和曲线长度的选用原则。 相似文献
87.
多跨连续曲线梁桥静力分析的有限段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能量变分原理,推导出平面曲线籀梁的基本微分方程、边界条件;采用微分方程的齐次解作为位移模式,推导出平面曲线箱梁有限段法分析的单元刚度矩阵、荷栽矩阵;编制了计算分析程序,计算结果与其他方法分析值吻合较好:探讨了抗弯刚度与抗扭刚度之比对连续曲线箱梁位移、内力的影响,为连续曲线箱梁的设计计算与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8.
工程实践证明,软土地基超长桩在轴向荷载作用下的荷载传递机理与常规桩基有较大区别。通过深厚软土区超长桩静载试验和桩身轴力测试,依据载荷-沉降变形关系推导的超长桩合理桩长估算公式,利用静载试验Q-S曲线数据对超长桩合理桩长进行计算,为确定深厚软土地区合理桩长避免盲目增加桩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9.
90.
级配曲线是颗粒分析试验的重要成果图件,用其计算的不均匀系数Cu与曲率系数Cc是路基填料划分的重要指标。传统作图法整理级配曲线时,工作量大且精度不高。在分析线性插值、多项式插值、Lagrange插值与分段抛物线插值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修正样条函数拟合的方法,得到土的光滑颗粒级配曲线。针对非单调样条函数,采用最佳逼近算法求解,克服了曲线出现平台时病态函数问题。文中提供了求解的关键代码,实践表明该法可以提高计算级配指标的精度和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