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4篇
  免费   90篇
公路运输   876篇
综合类   632篇
水路运输   398篇
铁路运输   312篇
综合运输   66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61.
由于集中排烟模式能较好地控制上下游烟气的扩散范围,故被广泛应用于长大隧道设计中。文章针对小尺度火灾,建立了集中排烟隧道火源热烟羽受限发展理论模型,与已有火灾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完成了理论模型的验证,预测了顶板下方最高烟气温升、偏移距离等热参数。预测结果表明:火灾强度一定时,烟气最大温升随等效风速增加而急剧下降,且火灾强度对烟气温升的影响也较为显著;当等效风速超过1.5 m/s时,最大温升变化趋缓直至恒定;等效风速较小时,羽流未发生明显偏移,随着等效风速进一步增大,偏移距离明显增大,其变化速率随火灾强度的增大而减小。经回归整理得到了顶板下方烟气最大温升、偏移距离的无量纲准则关联式。  相似文献   
62.
为促进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工业化建造,实现钢构件和混凝土构件的工厂化预制、装配化施工,针对传统剪力钉均匀满铺建立的等效刚度理论不能反映群钉集中布置时组合结构受力特性的问题,以跨座式单轨交通为研究背景,设计制作群钉连接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轨道梁,进行装配前的钢梁与装配后的组合梁固有频率、荷载-挠度曲线、截面应变曲线对比分...  相似文献   
63.
在截面上引入梯度壁厚设计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提高薄壁结构吸能效率和耐撞性能的方法.研究双面梯度厚度方形多胞管在轴向加载过程中的变形模式和能量吸收问题.基于简化的超折叠单元理论分析了通过引入梯度厚度提高吸能效率的可行性,确定了一种多胞管截面材料分布方式,并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横截面引入梯度厚度使多胞管能量吸收...  相似文献   
64.
研究基于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的动车组闸片厚度自动识别模块,解决动车组制动时因闸片过薄而导致的车轮迅速升温,甚至引发不安全状态的问题.该模块可实现动车组通过时自动检测,即自动拼图、图像预处理、模型定位及制动闸片厚度计算,并对厚度小于一定数值的闸片进行自动报警.通过大量实验和测试表明,该模块可以有效地计算闸片的厚度,具有很好...  相似文献   
65.
66.
67.
68.
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是我国高层住宅常用的结构形式之一,其可靠的竖向连接是保证结构安全的关键.?按照竖向分布钢筋在楼层处连接数量(连接程度)不同,装配式剪力墙竖向连接可分为全部连接、部分连接和不连接3种.?基于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系统总结了3种连接程度装配式剪力墙的竖向分布钢筋连接形式、构造特点与受力性能,并深入分析了竖向...  相似文献   
69.
人字形桥梁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卢彭真  唐峰 《中外公路》2006,26(6):74-76
针对人字形桥梁结构复杂的受力特点,常规的分析方法难以较好地把握结构的受力行为的问题,该文基于梁格理论,对典型人字形桥梁结构进行计算简化,利用通用有限元程序分析方法对离散简化的空间梁格模型进行模拟分析。通过算例分析计算,同时与板壳模型以及实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理论分析方法简便实用,在工程应用中具有较好的使用价值,为求解人字形桥梁复杂受力行为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70.
结合仿真、试验及集成优化技术,提出一种背门连接界面等效刚度的辨识方法。建立背门有限元模型,并对背门连接界面参数进行等效;分别对背门模态进行仿真分析和试验测试,并揭示引起仿真与试验结果差异的原因;通过集成优化技术对连接界面等效刚度进行多目标优化,使背门模态仿真值与试验值相一致。分析结果表明,背门连接界面等效刚度赋值存在偏差,经过参数优化得到合理的赋值,有效提升了仿真分析与试验测试结果的一致性,实现背门连接界面等效刚度从经验赋值提升到基于仿真和测试相结合的精确赋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