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9篇
综合类   2篇
铁路运输   12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上海市中环线虹许路-北虹路下立交工程是我国大陆地区第一次采用管幕法施工的隧道工程,也是世界上在饱和软土地层中施工的断面尺寸最大和最长的管幕法工程;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管幕结合箱涵顶进的施工工法;文章对该方案进行了详细论述,从而为国内相关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2.
左志鹏 《路基工程》2021,(3):192-196
依托下穿既有南昌大桥人行通道工程项目,采用有限差分法模拟箱涵顶进过程,分析箱涵顶推力变化下路基变形规律,并对地表沉降进行了监测。研究结果表明:顶推力、注浆压力变化对路基沉降槽分布范围影响较小;顶推力会对地表沉降纵向分布产生影响,顶推力越大,地表沉降空间分布越不均匀;注浆压力的改变会对地表沉降槽的形状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
何超  张鹏  马保松 《隧道建设》2019,39(1):94-101
为使管幕相邻顶管之间能够形成稳定土拱,防止管幕周围土体发生局部坍塌,需要合理控制管幕顶管间距。针对全断面支护管幕工程,结合管幕支护机制,运用土拱效应理论,对管幕顶部、中部、底部3个特殊位置形成的管间土拱进行分析,建立相应的管间土拱模型,分析土拱的受力情况; 运用土体的极限平衡条件对拱顶和拱脚进行稳定性验算,得出顶管间距的控制式。针对港珠澳大桥拱北隧道管幕工程,结合管幕所在地层的土体参数,对隧道顶管间距进行计算分析,得出拱北隧道顶管间距为0.47 m。与工程顶管间距实际取值(0.35 m)相比,计算值略微偏大,符合工程实际情况,说明建立的管间土拱模型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4.
暗挖法修建地铁车站具有不影响城市交通,以及管线搬迁少、建筑拆迁量小、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介绍了国内外修建地铁车站采用的各类暗挖工法,并进行了综合比较,提出了选择暗挖工法应考虑的因素。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既有施工设备、车站自身特点及周边环境等因素来选择具体的暗挖工法。  相似文献   
15.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新管幕法工作竖井H型钢桩施工的工艺、具体步序及关键控制点。指出H型钢桩用于超深竖井护坡,竖井壁开孔方便,开孔形式灵活多变,能够满足安全及预期功能要求;采用钻孔泥浆护壁法施工H型钢桩,能够节省资金;此外H型钢桩还可重复利用。该施工工艺节约资源,对环境友好,顺应了低碳经济的大潮流。  相似文献   
16.
管幕法简述     
刘博海  杨亮  罗昊冲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5):141-143,149,245
该文简述了管幕法的发展历史、应用情况、优缺点,并对管幕法的设计内容、施工方法、创新改进等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城市道路下穿过境高速公路工程对保通及地表沉降的要求高,且施工工法复杂,下穿节点往往成为整个项目成败的关键。目前,针对该类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尚处于经验累积阶段,需要更多实施案例和理论的支撑。以南京市顺天大街快速化改造二期工程为例,通过经验借鉴、工法比选、数值计算等手段开展了超浅埋斜交条件下浅埋暗挖法和管幕法的适用性探讨,确立了浅埋暗挖法作为本项目的推荐方案,并就施工中面临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冯建霖 《隧道建设》2015,35(5):473-477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与T2航站楼之间的单层双跨连拱浅埋暗挖大断面隧道垂直下穿机场跑道,采用超长管幕下十导洞分步暗挖法施工。通过对隧道施工地表变形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新建隧道施工地表最大沉降值平均为9.28 mm,控制变形情况良好,采用超长管幕保护浅埋暗挖施工技术切实可行;2)3个断面变形拟合得到的确定调节系数平均为0.951,地表变形符合Peck公式;3)变形拟合得到的K值平均为1.903,为北京地区常规数值的3~6倍,管幕的存在对新建隧道施工引起的地层变形具有阻隔及扩散作用;4)变形拟合得到的Vl值平均为0.201%,略低于北京地区常规施工方法水平。  相似文献   
19.
管幕法(NTR工法)施工工艺有四步,为群管顶进、切管及管间支护、管幕空间内衬砌结构施作和土方大开挖及剩余结构施工。其中群管顶进工序是新管幕法关键工序,亦是新管幕法得以实施的前提条件。对新管幕法和顶管法进行了概述,并结合沈阳地铁二号线新乐遗址站风道设计施工情况,阐述了群管顶进技术在该工程中的应用,最后对该技术进行了总结,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管幕法不适应于大断面多层地下空间开发的问题,结合管幕和顺作临时支护法优势,研发一种幕架式暗挖施工方法和支护结构。为了模拟和分析幕架式暗挖施工过程的可靠性,提出与其相适应的数值模拟方法。以城市大型地下停车库综合地下空间开发为案例,进行幕架式暗挖施工参数的设计,并通过三维数值模拟对施工参数进行优化以及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与评估。计算结果分析表明:所设计的幕架式暗挖施工参数安全可靠,并给出施工和监测建议。所提出的方法可应用于软土地区中心城区既有建筑设施下方大断面多层地下空间的开发以及既有地下空间的水平网络化连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