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93篇
  免费   354篇
公路运输   5100篇
综合类   4136篇
水路运输   1518篇
铁路运输   1184篇
综合运输   509篇
  2024年   96篇
  2023年   202篇
  2022年   235篇
  2021年   355篇
  2020年   267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183篇
  2016年   145篇
  2015年   297篇
  2014年   605篇
  2013年   605篇
  2012年   685篇
  2011年   761篇
  2010年   759篇
  2009年   985篇
  2008年   893篇
  2007年   737篇
  2006年   701篇
  2005年   648篇
  2004年   498篇
  2003年   461篇
  2002年   357篇
  2001年   365篇
  2000年   268篇
  1999年   146篇
  1998年   152篇
  1997年   130篇
  1996年   110篇
  1995年   118篇
  1994年   100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4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德国SCHAUDT双砂轮端面外圆磨床可磨削曲轴轴头、法兰和信号轮座.针对靠模跟踪不稳定问题,分析了曲轴线SCHAUDT磨床靠模机构的特点,并提出了调整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92.
曹加府  方金珠 《公路》2008,(2):174-176
云南新河高速公路采用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其中底基层和基层均采用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和基层作为路面结构的主要承重层,其质量优劣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长期使用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在底基层和基层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通病,为了提高施工质量,重点分析底基层施工中出现离析现象的成因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93.
艾长发  邱延峻  毛成  兰波 《公路》2008,(4):14-19
为基于环境因素的大温差地区选择适宜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提供理论依据。考虑沥青混合料的感温特性,将路面结构视为层间接触的不连续层状体系,应用ABAQU S的瞬态热分析和热-结构耦合求解技术,对不同基层类型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在低温大温差作用下的温度场与温度应力响应等温度行为特性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级配碎石、掺2%水泥的级配碎石以及沥青稳定碎石等柔性基层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组合,具有优良的抗环境温度变化作用的性能,是高寒、低温大温差地区值得推荐选用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  相似文献   
994.
通过不同配比集料的比对试验,论证了水稳碎石基层早期温缩开裂的形成原因及其危害性,对水泥含量和水泥品种选择、集料级配等进行了试验分析,并结合试验结果给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表明:在水稳混合料设计时,当水泥用量为5%时,混合料最大温缩应变最小;外掺剂掺量在3%时,混合料具有相对较小的最大温缩应变;为降低混合料的温缩应变,应控制细集料的含量,4.75 mm通过量宜在29%~34%之间;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在60~-30℃的温缩系数变化规律是相似的,总体是逐渐减小的,在摊铺初期温缩系数最大,在40~5℃期间敏感性最强,至冰点阶段达到最小。应尽可能采用强度高、低水化热、高放热速率的水泥。  相似文献   
995.
该文阐述了透水基层特殊材料在路面层中实际运用的可行性和关键技术数据分析。通过对桃江路景观道路综合整治工程中采用的道路排水方式和相应道路结构层的分析,论证了正确的道路排水方式对道路整体使用寿命和运营状况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96.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开裂成因及处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对省道S342济宁段的K234+900-K239+100段的路面病害调查,发现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开裂是主要病害,分析了路面产生横裂、纵裂和不规则裂缝的原因,并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处治措施和维修方法。  相似文献   
997.
基于环境和荷载的水泥稳定碎石抗裂评价系数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分析现有半刚性基层抗裂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采用劈裂模型作为半刚性基层材料收缩开裂的评价模型,同时考虑干缩应变、温缩应变及行车荷载下基层层底拉应变,提出了抗裂评价系数作为水泥稳定碎石的评价指标。对6种级配水泥稳定碎石进行了劈裂和收缩试验,并用BISAR3.0计算了给定结构基层最大层底拉应变,进而比较了最大干缩应变、劈裂应变和抗裂评价系数3个抗裂指标。研究表明,采用抗裂评价系数能正确评价水泥稳定碎石的抗裂性能。采用控制关键筛孔通过百分率理论计算所得集料级配的抗裂性能优于富勒级配理论;超载对基层层底拉应变的不利影响显著。研究结果已在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中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998.
降低农村公路造价是当前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要问题之一。针对农村公路低交通量的特点,通过磷石膏改性二灰材料性能可成为农村公路的新型路面材料,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999.
通过对典型路面结构三维有限元计算,得出了在车辆荷载作用下不同基层模量沥青路面内应力场的分布状态,进一步揭示了基层模量对路面车辙、剪应力及疲劳寿命的影响规律.基层模量过大会加大面层车辙的深度,使面层底部拉应力加大,从而降低路面的疲劳寿命,但是基层模量过小又不能形成足够的强度.综合分析认为,半刚性基层模量在1 200~1 600 MPa范围内是比较合理的.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对山东省道S342济宁段的K234 900~K239 100段的路面病害调查,发现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开裂是主要病害.分析了路面产生横裂、纵裂和不规则裂缝的原因,并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处治措施和维修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