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7篇
综合类   241篇
水路运输   9篇
铁路运输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目的 观察益肾降脂胶囊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检测了50 例健康查体者和75例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脂(TG、TC、LDL C、HDL C)及血清IL 6、TNF α的变化。结果 肾病综合征患者经过3个月的治疗,患者24 h尿蛋白,血脂(TG、TC、LDL C)及血清IL 6、TNF 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而HDL C明显升高(P<0.05)。结论 益肾降脂胶囊可能是通过其调脂作用降低了血清IL 6、TNF α的水平起到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52.
目的分析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在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的变化规律,探讨IGF-1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防治提供依据。方珐选择74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5例健康人,常规测身高、体重、血压、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尿白蛋白排泄率;用ELISA法测血清IGF-1水平;用多普勒超声进行双下肢动脉病变检查。结果①糖尿病患者血清IGF-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②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血管病变时血清IGF-1水平明显高于无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组,且血清IGF-1水平与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③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与尿白蛋白排泄率、病程、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血清IGF-1水平可以反映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诊断有参考价值,并有可能作为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253.
内脂素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脂素(visfatin)rs11977021、rs12537455、rs2110385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陕西西安地区汉族人群192例受试对象,其中106例单纯2型糖尿病(T2DM)患者和86例健康对照者,采用标准化的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LFP)方法,分别检测内脂素(visfatin)rs11977021/DdeⅠ、rs12537455/AluⅠ和rs2110385/AluⅠ基因型并进行比较。结果 rs2110385位点的T等位基因频率和GT基因型频率在T2DM组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28.3、14.0和14.2、7.0,P均<0.05);两组的rs11977021位点和rs12537455位点C、T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倍型分析显示T-C-T和T-T-T单倍型在T2DM组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0.066、0.026和0.029、0.012,P均<0.05)。结论 Visfatin基因rs2110385位点在陕西西安汉族地区人群中存在遗传变异,其rs2110385多态性位点的T等位基因可能与T2DM的发病风险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54.
本文以二甲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冷冻割断技术处理正常兔肾脏,在扫描电镜下研究肾脏的超微结构。在正常肾小体超微结构的基础上,研讨肾病综合征某些症状形成的机理。  相似文献   
255.
为探讨糖尿病与牙周病的关系,观察了323例糖尿病患者及200例健康人的口腔卫生状况及牙周指数。结果表明糖尿病组牙周病的发病率,软垢指数,早、晚期牙周炎区段数均高于对照组;病程10年以上者牙周健康区段数低于病程10年以下者及对照组,有并发症组早、晚期牙周炎区段数高于无并发症组。结果提示糖尿病可能是牙周病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56.
257.
258.
2型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并发骨质疏松后骨密度(BMD)的改变及相关因素,为早期诊断、早期防治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根据受试者的骨密度值将糖尿病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和非骨质疏松组,对比两组 T2DM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尿白蛋白定量(ALb)、24h尿蛋白定量、血清钙、磷和碱性磷酸酶(ALP)等指标之间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骨质疏松(OP)组与非OP组比较,OP组年龄大,病程长,体重指数低,骨密度低,碱性磷酸酶高,胰岛素敏感指数低,糖化血红蛋白高、空腹胰岛素低、24h尿蛋白定量和尿白蛋白定量高,t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空腹血糖、血磷、血钙值无统计学差异.T2DM患者的BMD与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24h尿蛋白定量、Alb、ALP负相关,与BMI、ISI正相关;与血钙、血磷、空腹血糖无相关性.结论 高龄、低体重、病程长、血糖控制不良、胰岛功能差、胰岛素抵抗、高的血碱性磷酸酶、糖尿病肾病都是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59.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拟类菌属和双歧杆菌属的多样性及其与健康个体的差异,探讨糖尿病与肠道优势菌属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粪样,提取样品中菌群总DNA,利用拟类菌和双歧杆菌16SrRNA种属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将产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离,获得肠道菌群分子指纹图谱,进行多样性和相似性等特征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和健康人组样品DGGE图谱多样性指数范围分别是:拟类菌属0.89(0.75~0.95),0.95(0.89~0.97);双歧杆菌属:0.85(0.75~0.94),0.87(0.73~0.93).组内成对相似性系数累积曲线分析,拟类菌属:小于0.5的Cs值在糖尿病组占到总Cs值个数的85.83%,而健康人组只占到35.71%;双歧杆菌属:小于0.4的Cs值在糖尿病组占到总Cs值个数的90%,健康人组占到总Cs值个数的60.7%.结论 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人肠道拟类菌属和双歧杆菌属指纹图呈现个体特异性,糖尿病患者两种菌属多样性与健康个体无显著差异,而糖尿病患者个体之间的相似性较健康个体之间低.  相似文献   
26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2)及载脂蛋白E(ApoE)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PFLP)技术分别检测T2DM并发CHD组及T2DM非CHD组FABP2、ApoE基因型,并检测T2DM并发CHD组不同等位基因携带者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LD-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 T2DM并发CHD组FABP2 A/T突变频率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T等位基因携带者与A等位基因携带者相比TG、TC、LDL-C浓度升高,血HDL-C浓度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T2DM并CHD组ε4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ε4等位基因携带者与ε3等位基因携带者相比TC、LDL-C浓度升高,HDL-C浓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BP与ApoE基因连锁分析,FABP2T基因和ApoEε4基因连锁时,T2DM并发CHD的几率增加(P<0.05).结论 FABP2 T基因及ApoE/ε4等位基因增高T2DM并发CHD的遗传易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