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81篇
  免费   119篇
公路运输   2985篇
综合类   1334篇
水路运输   1134篇
铁路运输   598篇
综合运输   149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300篇
  2013年   301篇
  2012年   361篇
  2011年   381篇
  2010年   406篇
  2009年   491篇
  2008年   416篇
  2007年   374篇
  2006年   329篇
  2005年   336篇
  2004年   333篇
  2003年   277篇
  2002年   169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顶置凸轮配气机构仿真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浦耿强  张云清 《汽车科技》2001,1(1):8-10,18
运用多体力学的方法对配气机构进行了动态仿真分析,采用数字多体程序的方法,建立了配气系统的理论模型,进行配气机构的运动学、动力学分析,除了得到气门的升程、速度、加速度外,还考虑了摇壁与气门之间的碰撞,以及摇臂支座的柔性。因此得到气门与摇臂之间的碰撞力,摇壁支座的柔性衬套的受力,气门弹簧力,凸轮轴支座反力,气门座反力及凸轮与摇臂之间的压力角等。为凸轮型线、摇壁形状和整个配气机的设计改进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02.
分析了可变气门正时和知程电子控制配气机构的作用,介绍了其结构,说明了其控制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303.
配气机构对发动机动力、经济等性能有重量影响。配气机构运动学分析是配气机构设计及优化的基础。本文对论高速发动机顶置凸轮轴式配气机构的运动学问题。在精确求解气门与凸轮从动件升程关系方法的基础上,对凸轮加工检验等方面急需解决的升程转换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304.
实时诱导信息、用户出行行为决策和网络中交叉口的信号控制策略,是以复杂的方式在空间和时间上相互作用的。实时诱导信息会导致用户出行行为的变化,从而引起网络交通流量的重新分配,进而导致交叉口的交通控制策略发生变化。章对这一变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并提出诱导后的交叉口信号配时在线算法。  相似文献   
305.
参数化装配实体模型在柴油机总体概念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并行工程产品结构概念设计理论 ,提出了在柴油机总体概念设计中使用参数化装配模型的设计方法和实现手段。基于I-DEAS软件 ,针对部分研究内容进行了二次开发 ,采用基于特征的变结构参数化建模技术生成了柴油机各零部件局部特征库和参数化简化模型库 ,并依据柴油机总体装配树型结构建立参数化装配模型 ,最后对总体装配模型进行运动仿真和静、动态干涉检查。  相似文献   
306.
王伟 《汽车技术》2000,(7):12-17
综合比较了5种典型汽车内燃机配气机构的性能,选择出适合CA498高速柴油机的配气机构,CA598采用顶置气门、下置高位凸轮轴、中心固定摇臂、每缸2个气门、预留气门间隙式配气机构。重点介绍了CA498发动机配气机构的总布置设计、结构特点、典型零件的设计难点,工艺特点及材料选择。  相似文献   
307.
本对SMA沥青马蹄脂路面材料进行了系统的讨论,研究分析了其强度原理、矿质混合料的级配、稳定剂的种类和特点等产生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08.
二灰碎石的性能影响因素及设计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海英 《东北公路》2000,23(1):33-36
二灰碎石使用三级填充级配利用振动压实方法提高了压密性,在粉煤灰中SiO2、Fe2O3、Al2O3,含量符合要求的情况下,粉煤灰的细度是影响强度、抗冻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09.
多碎石沥青混凝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沙庆林 《公路》1997,(11):1-8
为适应高等级公路沥青表面层的功能要求,1988年提出多碎石沥青混凝土,尔后在济青、胶州湾、沪宁、长吉、长营、石安等8条高速公路上采用,总里程已超过1000km。密实式粗集料断级配多碎石沥青混凝土空隙率小、动稳定度高,新铺表面层的表面构造深度达0.8-0.9mm以上。各项性能都优于传统密实连续配沥青混凝土。  相似文献   
3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