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篇
  免费   17篇
公路运输   163篇
综合类   122篇
水路运输   5篇
铁路运输   22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公路纵坡坡度和坡长限制指标的确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针对我国的主流货运车型与载重吨位,根据实车装载上坡试验,研究车辆在上坡行驶时,纵坡坡度与车辆行驶速度以及速度随坡长的变化规律,确定典型货车在不同坡度下的上坡性能曲线;通过速度折减量与坡长之间的关系曲线,提出基于运行速度差和满足公路服务水平要求的各级公路最大纵坡坡度与坡长限制值。  相似文献   
282.
选取典型实心板、T梁、箱梁三种桥梁形式,用有限元法分析不同桥型在简支和连续几跨边界条件、承受汽超 20作用下沥青铺装层的不同受力特征;主要计算铺装层拉应力,接触层间剪应力和法向拉拔力。针对典型的箱梁,比较分析铺装层和桥面板间完全连续和滑动摩擦接触;直线梁桥和曲线梁桥的铺装;平坡桥和设有纵坡桥梁的铺装;分析了应力对铺装厚度的敏感性,提出沥青铺装设计指标。  相似文献   
283.
为了确保运输能力,高速铁路建设一般采用双线设计,Ⅱ线的位置依赖于I线位置确定。介绍在已知I线设计参数的情况下,由I、Ⅱ线相互关系推算Ⅱ线平纵参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84.
纵断面设计中的竖曲线半径对道路的排水影响较大。竖曲线半径越大,行车越平顺,但是不利于排水。对竖曲线半径设计应考虑的因素以及竖曲线的要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从排水的角度考虑竖曲线半径的设置。对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85.
董培武 《中国水运》2009,(4):215-216
按照上行减少坡度、下行增大坡度的原则布设,既可以节省工程量,又可以提高行车速度。所以做好山区高速公路的纵坡设计非常重要。本文对上行坡度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86.
该文从汽车行驶的纵横组合方向前轴受力分析出发,介绍了公路合成纵坡的原理及规范的规定值,并说明了超高渐变率的选用对合成纵坡的影响.将工程实例与相关规范结合,分别说明了山区公路与平原区公路超高渐变段长度取值需注意的问题,并分析了超高渐变段外侧合成纵坡与中线合成纵坡的坡差存在情况,对路线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87.
以清连公路石潭段路线设计为例,笔者从行车安全、合理展线、降低平均纵坡;指标的均衡连续,运行车速检验指标,灵活运用以及降低工程造价等几个方面浅谈了设计新理念指导下山区地形、地质等条件复杂路段路线设计的几点体会,以供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288.
长沙市福元路湘江大桥河东引桥为整体成型的钢槽梁和桥面板形成的组合箱梁结构,针对其特殊的施工条件和结构线形特点,对施工工艺进行了比选和研究,采用合理的起重吊装和顶推设备,安全、快捷地实施了空间线形复杂的钢槽梁拼装及多点曲线顶推.  相似文献   
289.
山区公路纵坡坡度和坡长组合设置存在不合理,导致重载车辆爬坡速度下降过快,而诱发长大纵坡路段交通事故。在分析车辆爬坡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及运行特征的基础上,以某重载汽车为例使用仿真软件建立动力学模型。在约束最大爬坡性能的前提下,对满载时重载车辆爬坡特性及车速衰减规律进行仿真。在车辆功率重量比一定的前提下,设计不同坡度下的重载车爬坡及不同入坡车速的重载车爬坡2种工况,研究车辆爬坡过程中速度衰减规律及入坡车速和纵坡坡度对爬坡稳定车速的影响。车速衰减曲线表明,入坡车速对爬坡稳定车速没有影响,但其与稳定坡长成正比。对于爬坡性能差的重载车辆,当入坡车速为80 km/h 时,临界坡长小于400 m;当入坡车速为60 km/h 时,临界坡长小于300 m,均低于《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相关规定。因此,爬坡过程中当车速衰减超过20 km/h时,需设置爬坡车道。最后,结合仿真中合理坡度和坡长的组合,提出具体的爬坡车道设置方法。   相似文献   
290.
弯斜T构桥梁双幅同步水平转体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崇遵高速公路楚米1号大桥,重点介绍了大纵坡T型刚构弯斜梁桥双幅同步水平转体施工中的转盘改进、重心纠偏、牵引体系组成、双幅联动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