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08篇 |
免费 | 78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666篇 |
综合类 | 309篇 |
水路运输 | 299篇 |
铁路运输 | 447篇 |
综合运输 | 6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77篇 |
2022年 | 99篇 |
2021年 | 131篇 |
2020年 | 88篇 |
2019年 | 64篇 |
2018年 | 28篇 |
2017年 | 28篇 |
2016年 | 43篇 |
2015年 | 80篇 |
2014年 | 80篇 |
2013年 | 74篇 |
2012年 | 107篇 |
2011年 | 86篇 |
2010年 | 74篇 |
2009年 | 83篇 |
2008年 | 94篇 |
2007年 | 88篇 |
2006年 | 48篇 |
2005年 | 66篇 |
2004年 | 38篇 |
2003年 | 59篇 |
2002年 | 30篇 |
2001年 | 38篇 |
2000年 | 37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1篇 |
196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71.
72.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PC)箱梁在桥梁工程中应用非常广泛。内蒙古地区冬季时间长,装配式PC箱梁往往需要在梁场长期存放,而箱梁长期存放可能会导致其上拱过大、桥面铺装过薄、耐久性等问题。本文分析总结了影响箱梁上拱的因素,依托实际工程,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存梁时间、张拉龄期、张拉预应力、环境相对湿度、均匀压重等因素对装配式PC箱梁上拱的影响规律,并据此提出了长期存梁期间控制上拱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存梁时间越长,各个因素的差异对箱梁的上拱影响程度越大,这种差异造成的上拱值不可忽略,其中张拉龄期和张拉预应力对长期存梁的上拱变形影响较大,而通过均匀压重可有效控制箱梁长期存梁的上拱变形。 相似文献
73.
74.
大跨度上承式连续钢桁梁是铁路桥梁结构的创新形式,能有效降低桥墩的建筑高度,降低基础与桥墩的施工难度和工程造价,技术、经济优势突出,在山区铁路桥梁建设中具有较强的适用性.这种新的铁路桥梁结构形式技术标准尚待完善.本文依托新建玉溪至磨憨铁路的重点控制性工程元江特大桥(108.0+151.5+249.0+151.5+108.0)m上承式连续钢桁梁,分析总结大跨度上承式连续钢桁梁在结构设计、加工制造、现场架设等方面的创新成果,为类似桥梁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5.
采用现场钻探、调查等方法对高速铁路黄土隧道运营前洞口段轨道板上拱现象进行分析,研究轨道板上拱机理,并给出相应处理方案。分析结果表明:中心水沟渗漏导致地基土含水率增大是轨道板上拱的主要原因;隧底湿陷性新黄土受水浸泡软化,仰拱填充层开裂,明洞段受其两侧暗洞段与路基桩板纵向挤压作用产生隆起;受水浸泡后,寒季冻涨作用使轨道板上拱。整治前隧道进口洞门段轨道板上拱最大值为12.9 mm,采用旋喷桩对隧道仰拱底予以加固并采取隧道疏排水措施后上拱现象消失,说明该措施可有效控制轨道板上拱变形。 相似文献
76.
刘卫洲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3,(6):201-205
TOD(公交引导发展)上盖物业开发是当前车辆基地最重要的一种建设模式,目前我国尚无针对此类建筑消防设计的相关规范,需要对TOD上盖物业开发消防设计进行研究。以广州槎头车辆段TOD上盖物业开发消防设计项目为研究对象,对盖下车辆基地消防车道设计、防火分隔、建筑耐火等级、火灾危险性类别、安全疏散设计及上盖物业开发消防设计标准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车辆基地与上盖物业开发之间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 h的防火分隔楼板,形成二个独立空间,盖上汽车库、民用建筑分别执行相应规范,以满足消防要求;盖下车辆基地消防车道上方开设不小于消防车道地面面积25%的自然排烟口,同时在消防车道和库区之间设置深度不小于空间净高30%的挡烟垂壁,保证盖下消防车道的消防安全和人员的安全疏散要求;盖下建筑火灾危险性类别应不超过丁类,盖下建筑耐火等级相较普通建筑提高一级,按照一级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77.
黄松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3,(9):100-104+109
目的: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周边施工作业导致既有线路隧道结构受损或影响行车安全的事故频繁发生,因此需加强对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内可能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结构设施安全和运营安全的各类施工作业行为的管理。方法:以贵阳市某新建地下过街通道近距离上跨贵阳轨道交通1号线和4号线施工项目为例,介绍了安全保护方案,确定了既有轨道交通结构变形控制标准;通过建立三维数值模型模拟施工工况,分析新建地下过街通道施工对既有轨道交通结构的变形和内力影响,并对既有轨道交通结构进行了安全保护专项监测。结果及结论:新建地下过街通道基础采用暗托梁+桩基结构,以及跳槽开挖反压施工措施对既有轨道交通结构进行保护;既有轨道交通结构变形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监测结果基本一致;在采取安全保护措施后,既有轨道交通结构变形值小于控制标准值;在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施工作业安全管控中,采用精细化设计、现场施工控制及安全保护专项监测等措施能够保障既有轨道交通的结构及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78.
研究目的:川渝地区是我国红层分布极为广泛的区域,气候水文特征有其独特之处,针对本区域高铁路基工程建设中出现的特殊工程技术问题,结合现场实际工程问题案例情况,需要进行分类研究分析,在勘察设计阶段采取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成熟可靠、符合当地实际的工程技术措施,有效降低本区域高铁路基施工以及运营期间的安全风险。研究结论:(1)在勘察设计阶段,应充分调研路基填料来源,开展详尽的经济技术方案比选,路基填筑应尽量采用价购合格填料的技术方案;(2)在勘察设计阶段,应加强对红层泥岩详细判别,特别要注意膨胀特性的区域微观差别,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系统地降低路基上拱病害的风险;(3)根据本区域岩层构造发育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预加固措施,工程现场建设阶段一旦发生不良地质灾害,应采取宁强勿弱的理念,有效降低运营期间的安全风险隐患;(4)本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地区高铁路基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9.
在川中红层泥岩地区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会设置传力杆限制沿线路纵向路基上拱变形,但传力杆对上拱地区无砟轨道的影响规律尚不明确。为了探究传力杆的性能,建立无砟轨道-路基上拱-传力杆有限元模型,在路基底部施加余弦型上拱波形位移作为外部条件,同时在底座板接缝处设置传力杆。将传力杆布置方式、直径、间距作为影响因子,设置无传力杆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针对红层泥岩路基上拱,研究结果表明:1)设置传力杆与不设置传力杆复合板与底座板最大离缝分别为1.14 mm和4.82 mm,底座板与路基最大离缝分别为3.16 mm和5.29 mm,表明传力杆的设置能较好降低最大层间离缝,尤其是复合板与底座板轨道结构之间的层间离缝。2)传力杆布置方式1(中性层均匀布置1排)下底座板板端应力为1.13 MPa,为传力杆布置方式2(上下2层、交错布置)下底座板板端应力2.98 MPa的37.9%,底座板板端应力较小,应力分布均匀。3)复合板与底座板最大离缝、底座板与路基最大离缝及底座板应力在传力杆直径为30 mm时分别为0.82 mm、1.66 mm、3.16 MPa,达到相对较小值。4)随着传力杆布置间距减小、传力杆... 相似文献
80.
文章在基于土体损失、浆液浮力和卸载回弹力引起的管片上浮理论解析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考虑注浆压力作用下管片上浮量的解析解,并通过工程实测数据验证修正后解析解的准确性。以苏州地铁6号苏站东路站—拙政园站下穿外城河为背景,运用Midas GT NX有限元分析软件,研究不同覆土厚度下盾构管片上浮及土层变形特性。结果表明:覆土厚度对于管片上浮有明显的抗浮作用;随覆土厚度增加,管片上浮量降低,土层的隆起降低,土层最大水平位移逐渐减少,且逐渐向远离两隧道中心点方向移动;覆土厚度与土体中最大主应力具有负相关关系,临界覆土厚度约为0.6 D~1.0 D范围内,其与理论结果较为吻合,且工程现场施工也证实其可靠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