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87篇
  免费   333篇
公路运输   1713篇
综合类   1090篇
水路运输   1149篇
铁路运输   3059篇
综合运输   209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79篇
  2022年   181篇
  2021年   222篇
  2020年   186篇
  2019年   172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211篇
  2014年   324篇
  2013年   327篇
  2012年   386篇
  2011年   405篇
  2010年   385篇
  2009年   460篇
  2008年   567篇
  2007年   396篇
  2006年   315篇
  2005年   314篇
  2004年   251篇
  2003年   244篇
  2002年   192篇
  2001年   177篇
  2000年   169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计及接触线垂向不平顺的弓网耦合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弓网系统垂向耦合动力学模型,将接触线垂向不平顺实测数据引入该模型,仿真得到计及接触线垂向不平顺时不同速度条件下的弓网间接触压力值;以接触线垂向不平顺实测数据为基础,建立接触线垂向不平顺谱,对该线路的接触线垂向平顺状态进行评估;基于三角级数合成法得到一系列具有相同功率谱密度的接触线垂向不平顺样本,仿真分析得到弓网间接触压力的统计量。通过研究,揭示了接触线垂向不平顺对弓网间接触压力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22.
电力贯通线是高速铁路通信系统的核心供电线路,对于高速铁路正常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电力贯通线的输电可靠性在很大程度受上级电力系统制约,线路具有电容大的特点,绝缘水平和防雷措施方面相对薄弱,电力贯通线能否并网倒闸一直存在争议,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还很少。本文分析电力贯通线并网倒闸的原理及其安全性限制要求,针对杭深客运专线现场实测数据建立电力贯通线的电路模型,并在不同电压相位差和电压幅值比的条件下对一级贯通线进行并网暂态仿真,提出配电所应满足电压相位差-13°~13°和电压幅值比80%~120%的并网技术条件,为电力贯通线在工程上实现并网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3.
交通环境振动对精密仪器和设备的影响越来越大,为了解地铁折返线对周围环境的振动影响,选取北京地铁10号线劲松站折返线和大兴线天宫院站折返线进行现场振动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对于纵向距岔心245 m的断面,列车侧向过岔和直行过岔产生的振动加速度1/3倍频程曲线很接近,中心频率30 Hz以上时两者差异更小;由于距岔心较远,列车过岔和制动产生的振动传递到该断面时已大幅衰减,实测振动水平接近地铁无过车时环境振动水平.  相似文献   
124.
地铁区间疏散平台结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地铁隧道内乘客紧急疏散平台,并根据这种结构建立了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了H型钢不同布置间距的情况下疏散平台的受力情况,继而对该种疏散平台的各部件进行静力检算。最后研究结果表明:H型钢布置间距在1.8 m以下时,各部件受力情况良好,满足使用要求。同时,为运营接管后该设备的维修保养部门更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性检修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5.
研究目的:因盘活闲置国有资产的迫切需要,某些城市的城轨交通线路工程,利用地下既有设施,因其线间距比较小,加大线间距困难,维持原有线间距将成为工程的首要选择。规范规定单渡线线间距不应小于一定数值。哈尔滨市轨道交通一期工程利用既有人防隧道工程,受限界限制,线间距定为3.4 m。根据要求,分别在两个既有站设置了3.4 m线间距单渡线。"小线间距"单渡线,在设计、铺设、营运以及养护维修等方面经验甚少,因此除了需要研究渡线结构安全性以外,还必须分析研究其在各种运行位置时脱轨或者脱钩危险性,确保列车安全通过。研究结论:(1)车辆通过3.4 m线间距单渡线时,转向架最不利位置的转动角度在转向架结构性能允许范围内。车钩最不利位置的转动角度、伸缩量在车钩结构性能允许范围内。(2)3.4 m单渡线侧向运行时不载客的情况下,车速不宜超过20 km/h;侧向有载客需要的情况下,车速不宜超过15 km/h。  相似文献   
126.
铁路货物线平交道口通知电路的改进设计方案,可以保证车列占用货物线时自动报警,既能实现车列完全通过道口时自动解除报警,又能保证车列未完全通过道口中途折返时报警电路自动复原。  相似文献   
127.
磁浮安全保护区安全监护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磁浮线路的运营安全布点、观测、数据的采集和分析,以及施工现场的监护,每一步工作都应该严格按照监护方案执行,以确保磁浮安全的万无一失。通过典型案例介绍了磁浮安全保护区监测和监护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28.
介绍了北京首都机场快轨工程的概况和在试运营中列车运行噪音过高的问题,对列车运行噪声源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采用碳金属滑靴替代铸铁滑靴改造列车受流器的方案,实验数据及列车运行监测数据和民意调查结果表明,车辆技术改造方案达到了降低车辆运行噪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9.
基于线阵相机的接触轨几何参数动态检测系统,采用高速线阵相机,通过光切法,获取接触轨目标图像,采用双目成像检测原理,同时结合车体偏移补偿,精确测量接触轨几何参数,采用实时定位系统,对检测数据进行定位。  相似文献   
130.
为了得到指定切深下合理的刀间距,提出一种基于UDEC仿真的滚刀最优刀间距确定方法。通过试验机得到岩样力学参数,利用2D离散元仿真软件UDEC,建立了无围压条件下两把滚刀顺次切削节理不发育岩石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组数值试验,成功地模拟出了不同切深和刀间距下滚刀破碎岩石的全过程。分析得到指定切深下仿真切削比能耗与刀间距的对应关系,最小比能耗下的刀间距即为最优刀间距。最后,利用回转式盾构刀具切削实验台,采用恒切深方式进行多组实验,记录刀具所受三向力和破碎岩样重量,得到实验最优刀间距。通过实验手段和仿真手段得到的最优刀间距基本一致,工程数据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因此,基于UDEC仿真的滚刀最优刀间距确定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