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00篇 |
免费 | 0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40篇 |
综合类 | 722篇 |
水路运输 | 22篇 |
铁路运输 | 15篇 |
综合运输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27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29篇 |
2016年 | 26篇 |
2015年 | 29篇 |
2014年 | 35篇 |
2013年 | 24篇 |
2012年 | 33篇 |
2011年 | 43篇 |
2010年 | 42篇 |
2009年 | 59篇 |
2008年 | 44篇 |
2007年 | 38篇 |
2006年 | 39篇 |
2005年 | 30篇 |
2004年 | 37篇 |
2003年 | 34篇 |
2002年 | 28篇 |
2001年 | 23篇 |
2000年 | 19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21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21.
绞股蓝总皂甙对体外培养肝癌细胞核酸和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作者研究了绞股蓝总皂甙(GP)对人体肝癌SMMC—7721细胞的作用。结果证明,GP具有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及DNA、RNA和蛋白质合成,并观察到加GP组癌细胞中DNA、RNA含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722.
用克山病病区低硒粮喂养大鼠,动态观察硒对心肌线粒体鱼藤酮不敏感的NADH—细胞色素C还原酶(RINCR)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病区粮喂养30d后心肌硒含量和线粒体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明显下降,补硒可维持心肌硒水平和GPX活性接近常备饲料组大鼠水平或超过之。病区粮喂养30和60d时,心肌线粒体RINCR活性明显降低;至90d时有所恢复,但仍低于补硒和常备饲料组。补硒60和90d时,RINCR活性明显高于病区粮组,于90d时与常备饲料组已无明显差异。结果说明,克山病病区粮喂养大鼠心肌线粒体RINCR活性下降,补硒可部分恢复之,提示病区粮中除低硒外,还可能存在其它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723.
本实验是在观察了斑蝥素中毒大鼠心、胃、小肠的NADHD及CCO组织化学改变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了心肌线粒体内NADHD和CCO细胞化学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斑蝥素染毒后1h NADHD和CCO的活性均开始下降,以后随中毒时间延长而加重,至24 h,线粒体已无可分辨的嵴,成为一片均质状,酶定位改变。说明斑蝥素可破坏线粒体的结构,并影响定位于其上的NADHD及CCO的活性。 相似文献
724.
采用两步法分离出脐血CD34+细胞,比较研究了胎肝无细胞悬液及IL3+IL6+GM-CSF+EPO两种情况下脐血CD34+细胞的体外扩增。结果表明胎肝无细胞悬液对粒系-单极系祖细胞(Granulocyte-macrophagecolony-formingunit,CFU-GM),红系暴式集落形成单位(Burst-formingunitoferythroid,BFU-E),多向祖细胞(Mixedcolony-formingunit,CFU-MIX)3种集落的扩增效果明显优于4种造血因子联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脐血造血细胞扩增对于成人脐血移植有重要意义。胎肝无细胞悬液的扩增成功表明其可代替多种造血生长因子联合应用,并可作为一种效果优良、价廉的扩增剂。 相似文献
725.
用胃泌素及生长抑素兔抗人抗体,ABC疫组化法,对55例手术之胃癌癌旁粘膜及67例非癌胃粘膜中的G细胞及D细胞进行了定位计数,观察其数值变化,初步探讨它们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结果显示癌旁窦粘膜中G细胞及D细胞每平方毫米的平均数显著低于正常及CSG窦粘膜(P<0.01及P<0.05)。提示当窦粘膜内G细胞及D细胞的数量减少至正常值的1/3左右时,胃粘膜上皮严重失去激素的营养调节作用,容易接受内外源性致癌物的作用而发生癌变。 相似文献
726.
采用生物学检测法测定不同浓度皮质激素(COR)及生长激素(GH)对慢性吗啡依赖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的影响,同样方法测定它们对正常人PBMC产生IL-2水平的影响作为对照。结果表明:慢性吗啡依赖老PBMC在体外受不同浓度的COR、GH作用,免疫细胞产生IL-2的能力随着COR、GH难度增加而增强,说明激素COR和GH在体外可通过免疫细胞上相应的激素受体对免疫产生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27.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4):479-482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对肝癌Hep3B细胞活性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以Hep3B肝癌细胞为研究对象,经不同浓度(0.01、0.1、1、5、10、15μmol/L)舒芬太尼处理后,MTT法观察细胞活性的改变,流式细胞仪及AnnexinV/PI双标记染色检测Hep3B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survivin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随着舒芬太尼浓度的增加,肝癌细胞活性降低,细胞周期停滞在G0/G1期,细胞凋亡增多,survivin蛋白表达量降低,caspase-3蛋白表达量升高。结论舒芬太尼能通过改变肝癌细胞的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凋亡,改变survivin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抑制Hep3B细胞的活性。 相似文献
728.
目的探讨miR-1246对人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SiHa细胞分成3组,分别转染miR-1246mimics(模拟物)、miR-1246inhibitor(抑制物)、空白质粒,并测定转染效率。采用MTT法对比转染后SiHa细胞增殖能力的区别;Transwell小室、划痕实验对比转染后SiHa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区别;Western blot对比转染后SiHa细胞表达THBS2(血小板反应蛋白2)的区别。构建THBS2的3UTR双荧光素酶质粒,与miR-1246共转染入SiHa细胞,检测荧光素酶的相对活性。结果转染miR-1246mimics的SiHa细胞,MTT试验显示其增殖能力较另外两组强;划痕实验显示细胞的迁移能力较另两组强;迁移、侵袭实验显示该组细胞穿膜数量较另外两组多(P<0.01);WB实验显示其THBS2蛋白低表达(灰度值6.28±10.2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13)。转染miR-1246inhibitor的SiHa细胞,MTT试验显示其生长速度较另外两组慢;划痕实验显示细胞的迁移能力较另两组弱;迁移、侵袭实验显示该组细胞穿膜数量较另外两组少(P<0.01);WB实验显示其THBS2蛋白表达稍高(灰度值12.90±19.8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37)。共转染miR-1246mimics和包含THBS2的3UTR端双萤光素酶质粒后,SiHa细胞荧光素酶表达降低。结论 miR-1246对人宫颈癌SiHa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能力有促进作用,THBS2是其靶基因,降调靶蛋白THBS2的表达,可能是miR-1246促进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其中一个机制。 相似文献
729.
铅对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及Bcl-2、Bax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铅对大鼠学习记忆行为、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及Bcl 2、Bax基因表达的影响 ,探讨铅对大鼠学习记忆行为及神经毒性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 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铅剂量组 ,采用自由饮水染毒90d后建立动物模型。用TUNEL法测定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状况 ;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Bcl 2、Bax蛋白表达。结果 TUNEL染色结果显示 :海马CA1、CA3、DG区各染铅组与对照组间神经元细胞凋亡指数 (AI)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 ,在海马CA1、CA3、DG区 ,Bcl 2蛋白表达阳性神经细胞均随染铅剂量增大而减少 ,各染铅组与对照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Bax蛋白表达阳性神经元细胞随染铅剂量增大而逐渐增多 ,各染铅组与对照组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铅引起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可能是铅损害学习记忆的重要机制之一 ,而铅可能通过影响凋亡调控基因Bcl 2、Bax诱导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30.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对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SD大鼠小肠移植模型;实验分为3组(n=8):假手术组(S)、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缺血预处理组(IPC);观察小肠病理组织形态学变化,检测比较各组大鼠肠黏膜丙二醛(malondialchehyche,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的活性以及肠黏膜细胞凋亡发生率与分布及其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变化。结果与I/R组相比,IPC大鼠小肠组织病理形态学明显改善(P<0.05),肠组织MDA含量和MPO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而SOD活性则明显升高(P<0.05);肠黏膜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P<0.05);凋亡相关蛋白Bcl-2表达明显增加(P<0.05);而Bax蛋白表达明显减少。结论 IPC可减轻移植大鼠I/R损伤,与抗氧化作用增强和小肠肠黏膜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表达调控而抑制肠黏膜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