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0篇
  免费   12篇
公路运输   173篇
综合类   202篇
水路运输   50篇
铁路运输   48篇
综合运输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刘伯强 《机电设备》1995,(3):9-12,27
介绍先进高效的摆线针轮传动和谐波齿轮传动的节能型锚泊机械,及其传动结构,基本参数,主要特点和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2.
103.
钢轨轨头横向疲劳裂纹俗称核伤,严重影响行车安全。钢轨核伤多出现在距钢轨踏面8~12mm和距内侧5~10mm处,方向与钢轨纵剖面接近垂直,与踏面有10°~25°倾角(单行线上)或接近垂直(复行线上)。核伤可导致钢轨横向断裂,危害性极大,是最危险的钢轨疲劳缺陷之一。因此,对钢轨核伤检测尤为重要,根据B型图正确判断核伤关系到大型钢轨探伤车能否承担保障线路安全责任问题。1核伤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104.
选取实际生产的再生细骨料和天然砂进行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压碎指标、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吸水率、胶砂需水量比和强度比等性能试验,并对两者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再生细骨料物理性能不及天然砂,但所有试验所测指标基本能达到规范Ⅲ类的要求,混凝土工程实践也表明能够用适当比例的再生细骨料替代天然砂。  相似文献   
105.
以长余高速公路通信人井排水管的施工为例,介绍了一种小口径顶管的特殊施工方法———穿刺式顶管法。工程实践表明,这种施工方法不但具有造价低、施工工艺简单、快速方便等优点,而且施工过程不破坏已建成的路基,也不影响其他施工作业,对保证工程质量和总体施工进度很有实用价值,可为今后高等级公路通信工程中人井排水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6.
徐琦 《交通标准化》2005,(12):120-122
集料在水泥混凝土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对水泥混凝土的性质有很大的影响。在水泥混凝土集料集配中,粗集料和细集料的级配是分开的,不像沥青混凝土的集料级配可以有一个综合级配来给出集料级配的范围。  相似文献   
107.
1 确定沥青路面裂缝的种类和原因 (1)横向裂缝.产生横向裂缝的原因很多,一种是施工时接缝处理不当易产生横向裂缝,甚至碾压方式不当也会造成横向细裂缝.另一种是冬季气温下降,沥青路面或基层易产生收缩缝或干缩裂缝,这种裂缝在路面重复荷载作用下会使沥青路面表面形成横向反射裂缝.还有一种是由于地下管线设计埋深不够,导致基层压实不平也会引起沥青路面的横向裂缝.  相似文献   
108.
针对双曲柄环板式针摆行星传动中的平行四杆机构,运用动力学原理分析了杆长尺寸随机误差对机构中铰链支反力的影响,并建立了力分析模型,为在设计双曲柄环板式针摆行星传动时更好地计算各构件的强度、运动可靠性等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9.
通过对后张法预应力空心斜板的施工,发现斜板端底部有横向细裂缝,分析产生横向细裂缝的原因,提出控制产生横向细裂缝措施。经试验,本文提出的控制产生横向细裂缝措施是有效的,也是实用的。  相似文献   
110.
文章分析了粗集料试样烘干质量对于毛体积相对密度测试值以及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的影响.并提出了测试方法的改进措施;分析采用吻合表观相对密度值的方法,以保证细集料毛体积相对密度测试结果的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