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20篇
  免费   56篇
公路运输   5268篇
综合类   2616篇
水路运输   5970篇
铁路运输   1363篇
综合运输   959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366篇
  2014年   792篇
  2013年   652篇
  2012年   1020篇
  2011年   1007篇
  2010年   1402篇
  2009年   2012篇
  2008年   1295篇
  2007年   1369篇
  2006年   992篇
  2005年   836篇
  2004年   1138篇
  2003年   471篇
  2002年   241篇
  2001年   304篇
  2000年   275篇
  1999年   183篇
  1998年   130篇
  1997年   164篇
  1996年   198篇
  1995年   145篇
  1994年   96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上海地方交通》2005,(1):45-45
一、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二、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保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好势头;三、大力推进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四、着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五、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增强国际竞争力;六、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52.
《上海铁道科技》1994,(1):34-35
历史证明经济增长与运输网的发展有着明显的内在关系。这种内在关系在旅客运输中尤为突出,客运收入的增加很快地投入到更大的可动性发展中去。同时预报总是得到关注,在西欧这种状况看上去至少还要继续20年。  相似文献   
153.
产经趋势     
《经济导报》2006,(25):38-38
苏黎世获发北京保险牌照;免费引擎促港休闲游戏发展;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防风文化;苏企来港投资增4倍半;“国际经济暨法律高峰论坛”月底在港举行。  相似文献   
154.
最近以来,国际国内各界人士已经围绕美伊战争纷纷发表各种评论意见,其中对国际航运市场的消极影响因素也议论较多。但如何辩证地看待和深刻分析这一新的形势对航运市场的影响程度,将对国际航运企业经营策略的调整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5.
近年来,贵港港发展势头十分迅猛,港口作为贵港市的一个支柱产业,从1956年建港至今,国家财政累计投入资金仅2000多万元,加上地方和企业自筹的总投入也不过2亿元,迅速发展成为全国内河港口13强,靠的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6.
分析了常规潜艇“混合工作制”中水下航行的经济性问题。作者认为,从经济性角度来看,若水下采用分段不等速航行,其推进耗功不是最小(即不是最省的);在相同时间内航行相同的距离,若采用等速航行,则推进耗能最小(也最省)。通过对常规潜艇推进系统工作制的研究,利用恒速航行原理对常规潜艇水下不等速分段航行与所建议的恒速航行的推进耗功作了计算和比较。最后给出了恒速航行原理的一般数学证明。  相似文献   
157.
在当今世界,水运仍在现代交通运输方式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有运输量大、成本低、投资少、耗能省、环境污染小等特点,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十五"期间,随着韩江沿河港口公路建设和粤东经济社会发展,水运货源充足,韩江水运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58.
《水运文献信息》2004,(1):24-24
由于航运业竞争激烈,形势严峻。因此,航运企业分别在向新的服务领域拓展,其中作为航运企业外延的扩展,物流业已经成为航运企业业务服务领域的首选。同时整个国内和国际物流市场逐步形成,特别是国内企业对物流需求逐步的提高,也是促使航运企业开拓物流业务很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9.
160.
经济性指标全面地反映了冷却系统的性能指标和结构指标,是比较理想的评价指标。采用非线性规划中的惩罚函数法,运用最优化理论确定了内燃机车冷却系统的最优方案,并以干线内燃机车为例进行优化设计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