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5篇
  免费   88篇
公路运输   810篇
综合类   524篇
水路运输   47篇
铁路运输   121篇
综合运输   4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公路建设得到了大力发展,沥青路面是公路建设中常见的一种路面形式,平整度作为公路结构层设计、施工、竣工验收考核评定的重要参数,其施工期间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以下仅是本人根据自身的调查、分析,总结出了沥青路面平整度的影响因素和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02.
针对扁铲侧胀试验计算地基承载力的问题,进行多种常用方法的分析,并对扁铲侧胀试验进行介绍。结合港珠澳大桥珠澳人工岛勘察工程,对扁铲侧胀试验数据与静力触探试验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和统计回归,推导出用扁铲侧胀试验计算地基承载力的经验公式。对其结果与其他方法计算的地基承载力进行对比分析,表明采用扁铲侧胀试验计算地基承载力是可行的,但应该用地区性经验加以检验和修正。  相似文献   
903.
通过对沥青混合料AC-13C进行5种不同程度老化,然后再进行-5℃条件下的应力松弛试验,研究老化对其应力松弛性能的影响并建立耦合老化程度因子的松弛模量模型。对比不同老化程度沥青混合料的松弛模量曲线,发现老化程度与松弛时间之间存在一定的等效性;基于材料黏度的自由体积理论,通过假设沥青混合料的自由体积分数与老化程度间呈线性关系,研究并建立了沥青混合料的老化程度-松弛时间等效移位因子;对松弛模量主曲线分别采用Burgers模型和不同单元数目的广义Maxwell模型进行非线性拟合,表明广义Maxwell模型在表征松弛模量变化时优于Burgers模型,且单元数越多,拟合精度越高,考虑到拟合精度和参数数目,推荐采用六单元广义Maxwell模型,并建立耦合老化程度因子的松弛模量模型。  相似文献   
904.
研究了不同季节对交通轴载换算、土基回弹模量的影响以及材料动态参数对路面结构设计的影响,并通过对轴载换算的季节修正,用等效土基回弹模量代替最不利季节土基回弹模量以及用材料动态模量代替静态模量,进行了路面结构设计以及综合结构设计。结果表明,不同季节对交通轴载换算、土基回弹模量存在较大影响,材料动态参数与静态参数差异较大。综合考虑轴载换算的季节修正、土基的等效回弹模量、材料的动态参数,既能满足结构性能要求,又能满足经济性要求。  相似文献   
905.
路基动态回弹模量是影响路基路面结构耐久性与稳定性的关键参数之一。为了实现路基动态回弹模量无损检测精细化,基于Rayleigh波在弹性层状体系中的传播特性,揭示了Rayleigh波在基准路基路面结构中的理论频散特征,并通过显式瞬态动力有限元方法对路基路面结构体系中Rayleigh波场响应进行了数值计算,结合频域波数域变换法与相位移法建立了路基路面结构中Rayleigh波频散曲线的联合提取方法。通过将提取的Rayleigh波频散曲线按自适应遗传算法反演的路面各结构层模量值作为已知约束条件,进一步对路基工作区细化分层,以此建立了路基工作区动态回弹模量的反演成像方法。通过在足尺道路试槽内点对点依次进行Rayleigh波、FWD、承载板和弯沉测试,建立了各测试结果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Rayleigh波反演的路基动态回弹模量与其他测试方法相应结果的判定系数R2均大于0.85,且反演成像结果能够全面、清晰地反映路基的承载能力与压实质量。研究成果可为路基路面工作特性智能感知方法与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06.
陕西省西安市地区有大量工程采用平屋面,屋面渗漏是常见的质量通病之一。本文作者分析了屋面渗漏的原因,介绍了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07.
针对沈大路加铺设计,通过理论及有限元计算,分析了几种加铺方案下路面内应力、应变状况.并以分析数据为依据预测了旧路与新建部分之间的不均匀变形,新旧路连接部可能产生的裂缝以及以后养护相关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908.
公路柔性路面按传统施工方法施工,其平整度技术指标准以达到规范要求,而采用轨道法施工工艺成功解决了路面平整度难以控制这一技术难题,并实现了路面宽度、纵断高程的有效控制,且提高了工效,降低了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909.
应力吸收层在高速公路路面结构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我国高速公路目前普遍采用的半刚性路面结构易产生裂缝及反射裂缝造成路面水损害现象出发,提出解决这类问题的2种路面结构层型式:SMA—5应力吸收层和大粒径沥青碎石,重点阐述2种结构层型式的应用范围、设计思路和造价分析。  相似文献   
910.
长期冻融循环损伤作用严重影响高黏高弹沥青混凝土服役安全性与耐久性,依据动力学性能研究其冻融损伤特性、损伤机理及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此,采用宏细观方法从动力学性能衰减角度研究高黏高弹沥青混凝土的冻融循环损伤问题,通过室内冻融循环试验、动态力学行为分析、沥青流变和黏附性测试及内部细观结构观察明确了其性能衰减规律和冻融损伤机制,优化了性能评价指标和损伤演变模型。研究结果表明:2S2P1D模型的拟合优度在0.98以上,能够较好地反映冻融循环损伤对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沥青硬化效应和沥青-集料交互作用劣化的相互竞争机制使得高黏高弹沥青混凝土冻融损伤表现复杂,但冻融损伤后能够在常见缩减频率[10-3 Hz, 103 Hz]中频(中温)区交通荷载和气候环境下保持较好的动态力学性能。高黏高弹沥青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在高频(低温)和低频(高温)区表现出“保持-加速-平衡”的冻融损伤趋势,高频(低温)、低频(高温)极限模量比能够反映内部结构冻融损伤特征,据此建立的损伤演变模型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内部材料结构劣化规律(判定系数R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