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9篇
公路运输   39篇
综合类   24篇
水路运输   19篇
铁路运输   28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研究PC空心墩的抗震性能,设计制作了3个PC空心墩(1个整体式和2个装配式),并用1个RC空心墩作为对比试件,对4个试件进行了拟静力试验.基于试件的破坏特征、滞回性能、曲率分布、剪切变形等试验结果,详细比较了RC及PC整体式、PC装配式空心墩的承载力、刚度、延性、耗能、复位能力等抗震性能,分析了预应力轴压比对空心墩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RC空心墩中布置无粘结后张预应力筋可以有效降低残余位移,对累积滞回耗能影响不大,但可减小等效粘滞阻尼比;布置耗能钢筋的PC装配式空心墩的自复位能力较强,曲率分布和剪切错动主要集中在墩底接缝处,其损伤程度比整体式空心墩轻的多;预应力轴压比过大可导致保护层混凝土提前被压碎,使空心墩屈服后出现负刚度.  相似文献   
72.
耗散型材料的本构关系理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讨论了最小耗能原理在建立耗散型材料本构关系方面的应用问题。具体导出了广义规范材料的本构关系,塑性位势理论、Bingham体及Maxwell体的本构关系。  相似文献   
73.
最小耗能原理与复合型断裂准则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复合型断裂准则理论。最后耗能原理是这种新理论的基础。根据这种新理率导出了最小应变能密度因子准则。  相似文献   
74.
预制拼装桥墩的抗震性能是桥梁工业化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在预制拼装桥墩的设计中,采用高强钢筋替代普通强度的钢筋,可以减少钢筋用量,加快接缝面的钢筋连接速度,然而,其抗震性能需要进一步研究。为对比钢筋强度对预制拼装墩柱的抗震性能影响,制作了2个具有相同尺度的混凝土试件,分别配置高强钢筋(HRB600E)和普通强度钢筋(HRB400),开展滞回加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强钢筋的预制拼装桥墩,具有较大的等效屈服强度和极限强度,且在塑性阶段,其极限位移和屈服后位移角增量也显著增加,同时,其较小的滞回耗能和残余位移,表明这种桥墩具有较小的塑性损伤和较好的自恢复性能;采用高强钢筋的预制拼装桥墩的刚度退化速度较为缓慢,残余刚度大,有利于震后应急通行和修复。最后,本文还对高强钢筋与普通强度混凝土在预制拼装桥墩中的联合使用进行了合理性论证。研究成果可为预制拼装桥墩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5.
按能量原理建立强度理论的新探索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现有的强度理论都是建立在通过实验观察破坏现象而提出的,各不相同的假设基础之上,缺少一个理论框架,本文提出按最小耗能原理来建立力学强度理论,并按此思路导出了Mises屈服准则和一个新的强度准则,以上工作表明,有可能针对不同材料在屈服或破坏时的不同耗能机制,在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下,按同一模式建立起与之相应的屈服或破坏准则,从而形成一个新的强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6.
大跨度斜拉桥减震耗能非线性纵向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在斜拉桥主梁与桥塔连接处采用铅芯橡胶支座与粘滞阻尼器作为其减震、耗能措施,并利用双线性模型与Maxwell阻尼模型分别模拟铅芯支座与粘滞阻尼器的滞回耗能特性,通过结构非线性地震分析的方法,分析了铅芯橡胶支座与粘滞阻尼器的减震、耗能效果。  相似文献   
77.
邵长江  韦旺 《中国公路学报》2021,34(11):165-177
为揭示钢筋混凝土实心墩和空心墩的刚度退化规律及等效阻尼比,以剪跨比、配箍率和配筋率为设计参数,开展了7个方形实心墩和7个方形空心墩的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基于拟静力试验结果,探讨不同设计参数对实心和空心墩的滞回耗能及刚度退化的影响,建立了等效阻尼比与位移延性系数之间的关系,给出方形墩等效阻尼比的统一计算模型。通过文献中8组试验结果评估既有等效阻尼比公式,并验证所提出模型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剪跨比对滞回耗能的影响不显著,而增加配筋率则可提高构件耗能能力;剪跨比对刚度退化的影响较配筋率和配箍率大,剪跨比越小的试件刚度退化越快;位移延性系数μ<3时,刚度退化系数随位移延性系数的增加呈指数下降,位移延性系数μ ≥ 3时刚度退化系数随位移延性系数的增加呈线性下降;等效屈服前等效阻尼比与刚度退化系数呈线性关系,等效屈服后等效阻尼比与刚度退化系数呈指数关系。既有等效阻尼比公式中,Priestley、程光煜和张艳青等所提公式的计算结果与试验值较为接近;较既有公式,所建议公式的计算值与试验值更为接近,适用于估算方形实心和空心墩的等效阻尼比。  相似文献   
78.
根据广梅汕铁路电气化改造前后的列车开行方案,定量分析了电气化改造前后的机车牵引能耗。广梅汕铁路电气化改造前,采用内燃机车牵引客货列车,每年牵引运输量为6.97×10^5万t·km,需要直接耗用柴油1.74万t,其能耗强度为36.38kg标准煤/万t·km。电气化改造后,每年电力机车牵引运输量为9.29×10^5万t·km,每年需耗电1.05亿kW·h,按电力当量值计算,其能耗强度仅为13.89kg标准煤/万t·km。电气化改造可大幅减少能源消耗,每年节约的能源折合1.25万t标准煤。  相似文献   
79.
基于榫卯节点木构架具有优良的抗震性能,开展参数化弧形耗能器加固榫卯节点木构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对震损后的榫卯节点木构架试件用不同厚度、半径的弧形耗能器进行加固,并研究其加固后的抗震性能,对比加固前后试件的抗震性能指标,确定相同尺寸弧形耗能器对不同尺寸木构架的加固效果,不同尺寸弧形耗能器对相同尺寸木构架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80.
针对钢筋混凝土墩柱因延性不足而常在地震灾害中遭到破坏的现象,分别采用玻璃纤维、芳纶纤维和环向箍筋3种不同材料对模型墩柱进行加固,通过拟静力试验,分析滞回耗能,从而研究其抗震延性,得出:3种不同材料的加固方法对墩柱抗震性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芳纶纤维加固的墩柱平均耗能系数最大、抗震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