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4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3篇
综合类   521篇
水路运输   22篇
铁路运输   1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螺内酯在预防大鼠肝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螺内酯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预防作用及醛固酮在肝纤维化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组、螺内酯预防组。用复合因素制备肝纤维化模型 ,螺内酯每日按 10 0mg·kg- 1 制成1mL溶液灌胃 ,观察其预防肝纤维化形成的作用。结果 ①螺内酯可使纤维化肝组织羟脯氨酸 (HYP)含量明显下降 (P <0 .0 1)。②VG染色、网状纤维染色可见螺内酯预防组肝纤维化程度明显降低 (P <0 .0 1)。③肝纤维化组血清、肝组织ALD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5 ) ;螺内酯预防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血清、肝组织ALD均升高 (P <0 .0 5 )。结论 螺内酯对肝纤维化的形成有预防作用 ,醛固酮可能参与肝纤维化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42.
46例滋养细胞肿瘤病人的甲功检测结果表明:12例并发甲亢,其血清β-HCG、T4、T3、FT4I增高,T3/T4下降,T3U、TSH保持正常。β-HCG水平与T3、T4、FT4I呈正相关。β-HCG>2000IU/L6例,5例为甲亢;2例有甲亢症状者,β-HCG均>10000IU/L。HCG具有弱的促甲状腺素(TSH)作用,可能是该肿瘤并发甲亢的原因。葡萄胎清宫后、恶葡及绒癌有效化疗后,甲亢症状消失,甲功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43.
进展期肿瘤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自体肿瘤疫苗的作用机制。方法50例进展期肿瘤患者术后第4周开始以自体肿瘤细胞疫苗行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免疫接种共4次,每次间隔7-10 d;接种前3 d及第4次接种后1周,采集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以流式细胞分析术/细胞内细胞因子检测法测定CD8+-IFN-γ+、CD8+-IL-10+细胞及CD4+-INF-γ+、CD4+-IL-10+细胞;用自体肿瘤抗原做皮肤迟发型过敏试验(DTH),48 h后测量红斑、硬结大小(mm)。对DTH反应部位皮肤活检,用免疫组化染色了解局部细胞免疫反应。结果自体肿瘤细胞疫苗治疗后表现为:①CD8+-IFN-γ+阳性细胞由(3.90±1.42)%升至(7.12±2.15)%;CD4+-INF-γ+阳性细胞由(4.19±1.50)%升至(7.20±2.29)%(P<0.05);②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对自体肿瘤抗原的特异性DTH反应明显增强(P<0.01);③DTH反应部位CD8+T细胞、CD4+T细胞浸润明显增多;④患者耐受性良好。结论自体肿瘤细胞疫苗免疫后,可改善肿瘤患者细胞介导的抗瘤免疫反应;自体肿瘤疫苗可激发患者特异性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44.
用患有进展期S180肉瘤的小鼠进行的重复实验证实,绞股蓝总皂甙(GP)对S180肉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使肿瘤生长延缓,肿瘤坏死比率(肿瘤坏死面积TNA/肿瘤总面积TTA×100%)显著增加,瘤周瘤内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明显增多,荷瘤鼠脾重明显增加,脾白髓动脉周围淋巴鞘显著增大。阿霉素(ADM)或5-氟尿嘧啶(5-Fu)与GP联用后,上述各指标均明显优于其分别单用,且GP能明显减轻阿霉素、5-氟尿嘧啶对骨髓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5.
我院1989年10月~1995年3月对57例中晚期肝癌患者进行肝血流同步双栓(经腹肝动脉、门静脉双置管同时注入化疗栓塞剂)治疗。结果半年生存率为94.1%。1年66.6%,2年31.3%,3年5.8%。该方法明显优于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是中晚期肝癌综合治疗中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6.
报告了我院1986年~1993年临床拟诊断为肾肿瘤,且均行过手术及病理检查的106例患者的各项影像检查诊断结果。诊断正确率:B型超声93.33%(84/90),CT 94.73%(36/38);磁共振成像93.75%(15/16);肾分泌造影82.41%(75/91);肾动脉造影71.43%(5/7);同位素肾动态显像62.50%(25/40)。初步探讨了B超在肾肿瘤诊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7.
目的探讨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astrinreleasingpeptide,ProGRP)和神经元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在小细胞肺癌(smallcelllungcancer,SCLC)早期诊断中的作用及两种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了63例SCLC、41例良性肺疾病及40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患者血清中ProGRP和NSE的水平。结果单个检测ProGRP、NSE及联合检测ProGRP和NSE(ProGRP+NSE)诊断SCLC的特异性分别为88.89%、80.25%及66.67%,敏感性分别为73.02%、63.49%及84.13%;NSCLC中ProGRP和NSE的敏感性分别为12.5%和22.50%;ProGRP+NSE诊断SCLC的敏感性明显高于NSE(P<0.01),但和ProGRP相比,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NSE诊断早期SCLC的敏感性仅36.84%,ProGRP及ProGRP+NSE诊断早期SCLC的敏感性分别为63.16%和73.68%,和晚期SCLC(分别为77.27%及88.64%)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SCLC中,ProGRP和NSE的相关性较强(χ2=5.00,P<0.05)。结论NSE对SCLC早期诊断价值有限;ProGRP及ProGRP+NSE可能是肺癌分型及SCLC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48.
生物人工肝对重型肝炎血清的代谢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构建生物人工肝 (BAL)并探讨其对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的代谢作用。方法 两步法分离 ,旋转振荡法培养的乳猪肝细胞球形聚集体置入中空纤维生物反应器外间隙内构建成新型BAL。应用此型BAL对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稀释血清进行 3h的体外灌流实验。每隔 0 .5h、灌流前及灌流后分别检测灌流血清的总胆红素、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结果 绝大多数肝细胞在培养 2 4h后都形成了球形聚集体且保持了较高的活性。循环灌流3h后 ,与无细胞的空白对照组相比 ,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显著降低 (P <0 .0 1) ,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均明显增高 (P <0 .0 5 )。结论 旋转振荡法是一种简便、经济的球形聚集培养肝细胞的方法。此型BAL有可能为临床乙型重型肝炎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9.
目的探讨花青素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花青素组。模型组和花青素组采用血管夹闭肝左中叶血管分支90min再灌注4h构建肝缺血再灌注模型,花青素组在缺血前90min腹腔注射花青素(100mg/kg),模型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再灌注4h后处死大鼠,取肝组织和采集血清。ELISA法检测血清中ALT、AST活性和促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实时定量PCR法测定IL-6、IL-1β和TNF-αmRNA的水平;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Western blot法测定肝组织JAK2、STAT3、p-JAK2、p-STAT3和P53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ALT、AST活性增高,血清和肝脏中IL-6、IL-1β、TNF-α分泌量和mRNA表达增高,MDA含量增高,p-JAK2、p-STAT3、P53表达增加,肝脏病理改变明显,而CAT、GPx和SOD活性明显降低,JAK2和STAT3表达无明显变化。与模型组相比,花青素组ALT、AST活性降低,血清和肝脏中IL-6、IL-1β、TNF-α分泌量和mRNA表达降低,MDA含量减少,p-JAK2、p-STAT3、P53表达降低,肝脏病理改变减轻,而CAT、GPx和SOD活性明显增加,JAK2和STAT3表达依然无明显变化。结论花青素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JAK2/STAT3/P53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50.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预处理对大鼠70%肝切除术合并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肝再生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单纯肝切除组(PH)、肝切除合并缺血再灌注组(PHIR)和乌司他丁组(UTI),每组40只。将各组大鼠肝左、中叶切除,残肝(右、尾叶)作不同处理:PH组不阻断保留肝血流;PHIR组阻断保留肝血流30min后恢复灌注;UTI组与PHIR组肝脏切除及保留肝断流处理相同,但于缺血前5min经尾静脉给予UTI 50 000U/kg。再灌注后1、6、12、24、48h分别取各组大鼠下腔静脉血、肝组织,测定血清ALT和AST,肝细胞凋亡指数(AI);24、48h残肝再生度、PCNA阳性率和ATP、ADP和AMP含量。结果 UTI组的血清ALT和AST活性、AI均低于PHIR组(P<0.05),肝再生度和PCNA阳性率均高于PHIR组(P<0.05),ATP含量和能量负荷较PHIR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乌司他丁预处理能促进对大鼠70%肝切除术合并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肝再生,其机制与维持能量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