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3篇
综合类   520篇
水路运输   22篇
铁路运输   19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探讨手术治疗喉癌保护语言及吞咽功能的新的手术方法。方法 参考 Pearson手术的基本方法 ,对我科近 2年来按过去标准需行全喉切除术的 7例患者 ,施行了近全喉切除并发音管再造术 ,观察了不同临床分期的下咽癌、喉癌 ,特别是合并有糖尿病时的恢复过程。结果 除1例患者合并糖尿病伤口延期愈合外 ,6例患者术后 1 0~ 1 4d逐渐恢复吞咽功能 ,术后 1月经再造发音管可达到近距离满意的发音与会话效果。结论 近全喉切除发音管再造对晚期喉癌、下咽癌患者能较好地保留发音功能 ,同时又减少了误咽 ,是一种手术安全、减少无喉残废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粘附分子E-Cadherin和CD44v6与肺癌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63例肺癌组织及其中41例淋巴转移灶中E-Cadherin和CD44v6的表达。结果 淋巴转移灶中CD44v6阳性表达率为85..37%,显著高于原发灶(63..49%,P<0..05);ECadherin和CD44v6均与肺癌淋巴转移密切相关(P值分别小于0..05和0..001);诊断肺癌淋巴转移的敏感度和特异度E-Cadherin异常表达为63..41%和63..64%,CD44v6阳性表达为85..37%和77..27%,平行试验敏感度为87..80%,特异度为59..09%,系列试验敏感度为60..98%,特异度为81..18%。结论 E-Cadherin异常表达和CD44v6阳性表达可能均在肺癌淋巴转移中起重要的促进作用,可作为诊断肺癌淋巴转移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93.
目的 了解血清胃泌素(Gastrin,GAS)在结直肠癌病人中的变化。方法 随机选取结直肠癌病人54例,测定病人的术前和术后血清GAS含量。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GAS高于正常对照组,术后降低,尤以Duke’sC,D期为明显(P〈0.05)。结论 结直肠癌细胞能分泌GAS,高血清GAS者应注意大肠癌的发生;血清GAS可作为判断结直肠癌病人手术疗效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4.
目的 研究NANOG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正常宫颈、宫颈原位癌及宫颈癌中NANOG的表达;分别用原代宫颈癌肿瘤球细胞及肿瘤球分化细胞接种裸鼠,观察移植瘤的生长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织相比,宫颈原位癌及宫颈癌中NANOG基因的表达显著增强(P<0.05).新鲜宫颈癌组织经过无血清培养可以生成肿瘤球,再次经过血清培养后能够分化成上皮样细胞;裸鼠移植瘤实验证实这种肿瘤球细胞具有很高的成瘤性.结论 宫颈癌组织中存在肿瘤干细胞,NANOG在介导宫颈癌的发生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5.
Oct4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Oct4基因是POU转录因子家族中的一员,主要表达于胚胎干细胞、生殖干细胞以及未分化胚胎癌中,对于维持胚胎干细胞的多潜能性和自我更新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Oct4基因的分子结构、功能,调节通路以及与肿瘤的关系给予详细的阐述,以期为了解这一基因、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96.
以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SMMC7721和小鼠Lewis肺癌细胞为靶细胞,采用MTT比色法分别检测HVEF和MMC单独使用及联合应用对癌细胞增殖的抑制效果,并根据抑制率判定协同效应,从而探讨高压静电场(HVEF)与丝裂霉素C(MMC)联合应用对癌细胞生长是否具有协同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经HVEF与MMC联合作用后,两种癌细胞的增殖活性均低于单独使用MMC组,人肝癌细胞SMMC7721下降了20%~38%(P<0.01),小鼠Lgwis肺癌细胞下降了7%~15%(P<0.01),且两种方法具有协同效应,说明一定强度的高压静电场能够增强丝裂霉素C的抗癌作用.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抗偏头痛药物舒马曲坦(Sumatriptan)对大鼠三叉神经节(TG)离体培养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细胞内信号转导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TNF-α、IL-1β、IL-2和Sumatriptan分别加入DMEM培养液中,与SD大鼠TG离体孵育24h;进一步将细胞内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系统ERK1/2、JNK、P38三条信号通路关键激酶特异性阻断剂PD98059、SP600125、SB239063加入DMEM培养液中,30min后分别加入有效浓度的炎性因子TNF-α和IL-1β后,与大鼠TG共同孵育24h,实时定量PCR(RT-PCR)法检测TG内CGRP-mRNA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50μg/L的TNF-α、25μg/L的IL-1β可明显上调离体TG内CGRP-mRNA表达水平(P<0.05),0.1g/L和0.5g/L Sumatriptan能显著下调TG内CGRP-mRNA表达水平,而20~80μg/L的IL-2对CGRP-mRNA表达无影响。特异性阻滞剂SP600125、SB239063分别与50μg/L TNF-α、25μg/L IL-1β孵育24h后,CGRP-mRNA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TG离体培养时,炎性因子TNF-α、IL-1β可显著上调CGRP-mRNA表达水平;一定浓度的舒马曲坦能下调CGRP-mRNA表达;JNK和P38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了TNF-α、IL-1β诱导的TG内CGRP-mRNA上调过程。  相似文献   
98.
目的分析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apa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 LPN)治疗T1a期肾门旁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8年5月间LPN治疗11例肾门旁肿瘤患者的资料。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手术结果、病理结果和随访结果。结果 11例患者的中位年龄46(26~75)岁,中位肿瘤直径3.0(2.3~4.0)cm,中位R.E.N.A.L评分5(4~7)分。临床分期均为T1aN0M0。全部患者成功完成手术,中位热缺血时间35(23~56)min,中位手术时间180(150~240)min,中位估计失血量为100(50~300)mL。3例患者术中行集合系统修补术。术后1例输血,2例短暂性血尿,1例低热,1例出现漏尿,保守治疗后好转;中位术后住院时间7(5~13)d;术后病理诊断:透明细胞癌8例,嫌色肾细胞癌1例,乳头状肾细胞癌1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10例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 RCC)术后病理分期均为T1aN0M0。4例患者术中做切缘活检,结果均阴性。术后中位随访时间33(1~80)个月,均未出现局部复发或转移。结论对于T1a期的肾门旁肿瘤,LPN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熟练的腹腔镜技术和术者的临床经验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
目的观察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NT4-AcSDKP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30只昆明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干预组,造模采用200mL/L CCl4花生油混合液腹腔注射致小鼠肝纤维化模型,共8周,干预组小鼠在加害4周后注射重组腺相关病毒。于8周实验结束时处理存活的全部小鼠,观察重组病毒对小鼠肝组织病理变化、肝功能生化指标以及肝纤维化指标等的影响,以及NT4-AcSDKP在肝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结果融合基因在干预组肝组织中表达并且重组腺相关病毒对CCl4引起的肝组织病理有明显改善;与模型组相比,干预组小鼠的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的P值分别为0.00、0.00、0.01、0.0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总蛋白(TP)、白蛋白(Alb)等肝功能生化指标的P值分别为0.89、0.38、0.58、0.32、0.32,均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携带NT4-AcSDKP融合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对CCl4引起的小鼠肝纤维化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与近期用商品化四肽保护CCl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作用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大黄素对急性放射性肠炎疗效及对肠黏膜屏障保护的疗效机制.方法 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大黄素预防组、大黄素治疗组、思密达组.大黄素预防组提前灌胃给药3d,除正常组外的各组采用X射线照射建立急性放射性肠炎模型,照射后6h连续灌胃给药4d,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及图像分析仪测定其相关形态学指标,并测定肠组织二胺氧化酶(DAO)活性,肝、脾及肠系膜淋巴结细菌移位率,肠组织肿瘤坏死因子-a(TNF-α)及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 各给药组大鼠肠组织绒毛高度、隐窝深度、黏膜及全层壁厚度,肠组织DAO活性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肝、脾、肠系膜淋巴结细菌移位率、肠组织TNF-α及NO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大黄素预防组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黄素可明显升高肠组织绒毛高度、隐窝深度、黏膜及全层壁厚度,提高肠组织中DAO活性,降低细菌移位率,降低肠组织TNF-α表达,减少NO生成,预防给药和治疗给药疗效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