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14篇
综合类   361篇
水路运输   25篇
铁路运输   30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观察钙网蛋白(CRT)介导的线粒体功能异常是否参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过程。方法原代分离培养大乳鼠心肌细胞并以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其纯度,将同期培养的心肌细胞随机分为模型组、缬沙坦组和对照组,模型组共3组,分别以10-8 mmol/L、10-7 mmol/L、10-6 mmol/L AngⅡ干预。分别测定各组钙网蛋白(CRT)表达水平、线粒体膜电位、线粒体呼吸链酶活性、细胞表面积及蛋白质合成速率的变化。结果模型组细胞表面积及蛋白质合成速率明显升高,线粒体膜电位及呼吸链酶活性降低,同时CRT表达升高。而缬沙坦组心肌细胞肥大不明显,线粒体膜电位、呼吸链酶活性降低和CRT表达上调得到部分逆转。结论在AngⅡ刺激下,CRT表达升高所诱导的线粒体功能异常可能是心肌肥大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2.
目的利用小鼠的MC3T3-E1细胞来观察地塞米松对成骨细胞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调节作用。方法常规培养MC3T3-E1细胞,细胞免疫组织化学观察成骨细胞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组分血管紧张素Ⅱ的Ⅰ型和Ⅱ型受体以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表达。然后利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12h后,将MC3T3-E1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地塞米松组(10-6 mol/L)、地塞米松+米非司酮组以及米非司酮组(10-5 mol/L)。待干预36h后,检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活性。利用半定量PCR检测血管紧张素Ⅱ的Ⅰ型和Ⅱ型受体以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mRNA的表达水平。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血管紧张素Ⅱ的Ⅰ型和Ⅱ型受体以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地塞米松明显增加了成骨细胞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活性、同时也增加了血管紧张素Ⅱ的Ⅰ型和Ⅱ型受体以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蛋白和mRNA的水平(P<0.05),但当同时给予米非司酮时,地塞米松的这种作用被阻断(P<0.05)。当单独给予米非司酮时,成骨细胞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活性、血管紧张素Ⅱ的Ⅰ型和Ⅱ型受体以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蛋白和mRNA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无发生明显变化(P>0.05)。结论地塞米松通过成骨细胞上的糖皮质素受体激活成骨细胞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这很可能是激素性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内皮抑素对C57BL/6J小鼠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的基因表达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532nm固体激光机,制造C57BL/6J小鼠脉络膜新生血管模型,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对照组玻璃体腔内注射生理盐水2μL;实验组玻璃体腔内注射内皮抑素(恩度)2μL(0.01mg)。将造模成功的对照组和有明显抑制的实验组小鼠组织选取了4个样本进行杂交,进行基因芯片检测。对实验结果进行3万多个基因位点的基因芯片分析,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基因表达的差异,选取其中表达差异大于1.5倍且P≤0.05的基因。结果用CD105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可见实验组新生血管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应用基因芯片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上调的基因有116个,下调的基因有106个。通过GO分析,发现内皮抑素显示出了抑制细胞活性、抑制细胞生长的特性但并不启动免疫系统活性甚至可抑制免疫系统活性的特性。结论内皮抑素可能通过抑制内皮细胞的活性以及移行并协同抑制免疫系统,进而抑制新生血管的生成。  相似文献   
74.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食管腺癌(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EAC)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EAC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在126例EA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合EAC患者10年随访资料,分析VEGF的表达水平与EAC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VEGF在食管腺癌细胞胞质中表达。126例EAC标本中,58例(46.0%)低表达,68例(54.0%)高表达。VEGF的表达水平与食管腺癌的T分期(P=0.017,χ2=9.462)和淋巴结转移情况(P=0.019,χ2=23.058)呈正相关,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06,χ2=9.075)。VEGF低表达组食管腺癌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明显优于高表达组患者(P=0.035,χ2=6.632)。结论 EAC组织中存在VEGF表达且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分化水平及患者预后相关,提示其可作为EAC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75.
目的 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对肿瘤血管生成素-2(Ang-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人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接种30只裸鼠皮下,建立实体瘤模型;然后随机分为As2O3高剂量(5mg/kg)、低剂量(2.5mg/kg)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只.治疗组接受As2O3腹腔注射10d,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测量肿瘤体积并计算抑瘤率;免疫荧光标记CD31并计算血管密度;免疫组化方法测定Ang-2的表达;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检测VEGF的表达.结果 砷剂治疗可抑制瘤块生长,2.5mg/kg和5mg/kg As2O3治疗组的抑瘤率分别为30.33%和50.85%.As2O3治疗组的微血管密度(MVD)、VEGF荧光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Ang-2主要在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浆中呈强阳性表达,可清晰标记肿瘤内的血管;对照组和As2O3治疗组血管内皮细胞Ang-2表达强度无明显差异.结论 As2O3对Ang-2表达无明显影响,在As2O3治疗抑制瘤细胞VEGF表达的情况下,Ang-2表达可促进血管的退化.Ang-2主要在新生的内皮细胞表达,故可能作为新生血管的标记物,成为肿瘤新生血管研究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76.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2(VEGFR2)在实验性左侧精索静脉曲张(ELV)大鼠附睾中的表达和定位,探讨VEGF、VEGFR2在精索静脉曲张(VC)致男性不育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部分结扎左肾静脉建立大鼠ELV模型,于术后2周和4周取材,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VEGFR2在附睾中的表达变化.结果 ELV大鼠两侧附睾中VEGF蛋白表达均上调,但ELV 4周组表达明显少于2周组;ELV 2周组大鼠附睾中VEGFR2蛋白的表达比对照组有所增加,而ELV4周组相比对照组和ELV 2周组均显著下降.结论 ELV对VEGF、VEGFR2蛋白的表达有影响,说明VC所致男性不育可能与VEGF及VEGFR2的表达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77.
目的 建立一种更为简便、稳定、存活率高的大鼠小肠移植模型.方法 供、受体手术均双人操作,整体切取供体节段小肠,术中原位冷灌注,4 ℃ UW液保存;受体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行带供体小肠的腹主动脉补片与受体腹主动脉端侧吻合,术中经受体左肾静脉行供体特异性输血,利用Cuff套管技术将供体的门静脉与受体的左肾静脉端端吻合.移植肠近端结扎,远端外置.结果 建立小肠移植模型60次,动脉、静脉吻合时间分别为(20±5)min和(2±1)min.52只存活超过3 d,存活率为86.7%,平均存活(16±9.4)d,最长存活时间为45 d.结论 科学统筹、供体特异性输血和血管吻合技术的改良能建立更为可靠的大鼠小肠移植模型,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8.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no-tonch harvesting technique in reducing vein graft intimal hyperplasin. A4othods This longitudinal trial compared graft ungiestenosis of two groups undergoing jugular vein to carotid artery interposition grafting in rabbit model. Conventional group: 12 rabbits had their veins stripped, distended, and stored in heparinized saline solution. No-touch group: 12 rabbits had veins removed with surrounding tissues, but were not distended, and stored in heparinized blood. The grafts were removed 4 weeks following grafting, and morphometry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assessment were performed. Results The intimal thickness, degree of anginstennsis and proliferation index of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of no-touch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P< 0.01)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 The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nsitive-staining cell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0.01)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compared with whose in the no-touch group. Conclusion Harvesting the vein graft with no-touch harvesting technique could significantly reduce intimul hyperpinsin of the vein graft.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临床资料与肺超微结构的关系。方法 分别应用心导管术观察室缺患者右心及肺循环血流动力学指标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肺超微结构的变化 ,且二者进行对比。结果 肺血流动力学指标与肺超微结构变化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关系。结论 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成因除牵张刺激及剪切应力外 ,肺血管本身发育异常可能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0.
目的 定量研究缺氧再灌注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膜流动性。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法对缺氧再灌注动物模型的培养血管内皮细胞的荧光特征光谱进行对比实验分析 ,并定量观测了缺氧再灌注对培养血管内皮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以及FDP和CAP的保护功能。结果 缺氧和再灌注不同时段内 ,DPH标记的血管内皮细胞的荧光光谱没有实质性改变 ,荧光强度的曲线斜率变化与对照组趋于一致 ,缺氧再灌注损伤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膜的荧光各向异性值降低 ,FDP和CAP对缺氧状态的培养血管内皮细胞有显著的保护作用。结论 荧光偏振技术是一种高灵敏和稳定的定量研究血管内皮细胞膜流动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