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5篇
综合类   130篇
水路运输   4篇
铁路运输   5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目的 检测Bcl-2、Bax、Fas、FasL、穿孔素和粒酶B 在移植肾急性排斥时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急性排斥中的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30例移植肾穿刺活检标本及18例正常供肾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cl-2、Bax、Fas、FasL、穿孔素和粒酶B 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根据Banff97病理诊断标准,急性排斥标本30例,其中ⅠA 12例,ⅠB 11例,ⅡA 5例,ⅡB 2例;②所有组织中均可发现细胞凋亡现象,急性排斥标本中更为明显;③Bcl-2在急性排斥标本中的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组织(P<0.05),与急性排斥的病理变化呈负相关(P<0.05);Bax在两组的表达水平无差别(P>0.05);Fas、FasL、穿孔素和粒酶B在急性排斥组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并与急性排斥的病理变化呈正相关,以FasL和粒酶B 最为明显(P<0.01).结论 ①Bcl-2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表达减少提示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②Bax对于预测急性排斥反应的意义不大;③Bcl-2、Fas、FasL、穿孔素和粒酶B的表达变化均与急性排斥反应密切相关,尤以FasL和粒酶B明显,可作为监测移植肾形态学变化、功能状态以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提高肾细胞癌伴下腔静脉癌栓的诊治效果。方法  1 995~ 2 0 0 0年诊治肾细胞癌伴下腔静脉癌栓 1 0例 ,其中 8例行肾癌根治术加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 1例行右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和下腔静脉节段切除术。 1例因故未做手术。癌栓均经CT、彩色多普勒超声或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确诊。结果  2例伴有远处转移者分别存活 1 5和 1 7个月。未能完全切除侵及下腔静脉壁的 2例分别存活 2 1和 2 5个月。完全切除侵及下腔静脉壁的 2例分别存活 32和 35个月 ,1例下腔静脉壁节段切除者随访 4个月 ,现仍存活。 2例癌栓与下腔静脉壁未粘连者分别随访 38和 43个月 ,现仍存活。结论 CT、彩色多普勒超声和MRI检查可以准确判断癌栓的位置 ,有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对无远处转移者 ,术后有较高的存活率 ,应积极手术。已侵及下腔静脉壁者应将受浸润的下腔静脉壁切除。  相似文献   
83.
EZH2基因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EZH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 EZH2)基因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正常肾脏组织(8例)及肾透明细胞癌标本(58例)中EZH2蛋白的表达.结果 正常肾脏组织与肾透明细胞癌标本EZH2蛋白表达率分别为12.5%(1/8)、74.1%(43/58)(P<0.05).肾透明细胞癌标本中,局部进展性肾癌(Ⅲ)与转移性肾癌(Ⅳ)EZH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局限性肾癌(Ⅰ+Ⅱ)(P<0.05);高分化肾癌、中分化肾癌及低分化肾癌EZH2蛋白表达不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EZH2在肾透明细胞癌明显高表达,提示其与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于肾透明细胞癌的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可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4.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hypoxia (1% O2) on the ability of cell invasiveness and expression of KAI1/CD82 in SMMC7721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Methods SMMC7721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were cultured by hypoxia ( 1% O2) in vitro, and the ability of cell invasiveness was analyzed by cell invasion assay.Immunohistochemistry staining technique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KAI1/CD82. Results Cell invasion assay revealed that hypoxia enhanced the ability of invasivenes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In addition,KAI1/CD82 protein expression was positive in cultured SMMC7721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and it was located diffusedly in the cytoplasm and on the membrane. KAI1/CD82 protein expression was down-regulated when mediated by hypoxia; at the same time, it showed a time-effect relationship. Conclusion Hypoxia can enhance invasivenes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The down-regulation of KAI1/CD82 expression may play a certain role in those courses.  相似文献   
85.
氯化汞中毒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碳酸酐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氯化汞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碳酸酐酶活性的影响,探讨组织细胞化学方法在研究汞中毒的价值。方法 用改良的Hansson法通过电镜观察碳酸酐酶反应颗粒的改变。结果 汞中毒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及定位于近曲小管刷状缘质膜、内吞泡膜、线粒体被膜和远曲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被膜上碳酸酐酶活性下降。结论 汞中毒明显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碳酸酐酶活性,细胞组织化学方法为研究汞中毒提供了可行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86.
目的观察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体外增殖及转移能力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及细胞对Matrigel基质胶的黏附能力;Transwell小室模型测定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Western blot和逆转录PCR(RT-PCR)分别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结果 HepG2经不同质量浓度(10、100、1 000ng/mL)的重组人HMGB1(rHMGB1)干预,24、48、72h细胞增殖能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随着时间和浓度的增加,细胞增殖能力逐渐增强。100ng/mL的rHMGB1干预HepG2 48h,细胞对Matrigel基质胶的黏附能力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侵袭和迁移实验中穿膜细胞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此外,rHMGB1可明显上调MMP-9和VEGF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P<0.01),但MMP-2蛋白及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MGB1可促进人肝癌细胞的增殖、黏附、侵袭及迁移能力,这可能与上调MMP-9和VEGF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清益宁络方对IgA肾病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及细胞外基质增生的影响。方法采用牛血清白蛋白和葡萄球菌肠毒素B复合感染的方法复制小鼠IgA肾病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雷公藤多甙组[5mg/(kg·d)]及清益宁络方低剂量组[18.2g/(kg·d)]、高剂量组[36.4g/(kg·d),并设正常组为对照。连续给药5周,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过碘酸雪夫染色(PAS)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系膜基质增生程度,系膜细胞增殖情况,并采用图像采集与分析系统对系膜基质含量进行灰度分析。结果模型组系膜基质中重度增生,与各用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 5);清益宁络方高低剂量组系膜基质轻中度增生,与雷公藤多甙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4 5);PAS染色观察到雷公藤多甙组、清益宁络方高、低剂量组系膜细胞增殖减轻,系膜基质含量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清益宁络方高剂量组系膜细胞数、系膜基质含量少于雷公藤多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与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低剂量组间系膜细胞数及系膜基质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益宁络方具有抑制系膜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沉积,减轻肾组织病理损害的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88.
为探讨应用干预分析模型模拟肾综合出血热发病数的可行性,对武汉市蔡甸区1980~2009年的月度发病数据建立干预分析模型,并将模拟效果与单纯使用ARIMA模型的模拟效果进行对比,发现干预分析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HFRS的月发病数,给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9.
目的观察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1,AQP-1)在小鼠肾小管发育过程中的时空性表达,探讨AQP-1与肾小管发育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合体视学方法和免疫印迹法,测定不同胚龄(E)12、14、17、18d及生后日龄(P)1、3、7、14、24、40、70d小鼠肾小管内AQP-1的表达及其含量变化。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AQP-1在E14d髓质部位发育中的小管即有表达,之后主要表达在近端小管、髓袢降支细段的管腔膜和侧基底膜,生肾区则无阳性表达。图像分析和体视学测量显示随着胚龄的增加,AQP-1在肾小管表达逐渐增强后趋于稳定;免疫印迹法显示AQP-1在肾脏的表达量在P 7d达到高峰后趋于稳定。结论 AQP-1在肾小管的发育过程中存在时空性表达,对肾小管的发育和成熟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0.
目的研究雌激素(estrogen,E2)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肾叶间动脉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SD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和E2干预组,于缺血再灌注损伤后24h检测肾功能变化;肾组织切片HE染色行Paller评分,量化肾损害程度。运用压力肌动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肾叶间动脉的舒缩功能。免疫荧光技术、q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各组大鼠肾叶间动脉Cx43表达的差异。结果 E2能明显降低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中血清肌酐(Cr)和尿素氮(BUN)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能显著改善肾组织损害程度。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肾叶间动脉收缩率(24.80±3.70)%,给予E2干预后肾叶间动脉收缩率为(41.60±3.50)%,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2干预组肾叶间动脉上Cx43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损伤组(P<0.01)。结论 E2能够下调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肾叶间动脉平滑肌细胞Cx43蛋白的表达,抑制缝隙连接(GJ)功能,从而降低血管紧张度,促进血管舒张,有效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