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5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9篇
综合类   493篇
水路运输   19篇
铁路运输   1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目的探索获得瘢痕疙瘩来源的高纯度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培养方法。方法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皮肤科住院的4例患者的瘢痕疙瘩标本,所取病变部位均位于前胸及后背皮肤,采用DMEM∶F12/(100mL/L)胎牛血清(FBS)初步培养,再改用低糖DMEM/(100mL/L)FBS培养,接着用低糖DMEM/(10mL/L)FBS培养,最后用无血清的干细胞培养基(SCM)培养,并通过观察细胞形态特征及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记物的表达情况进行鉴定。结果经血清梯度培养后得到了长梭形、形态均一,纯度较高的纤维样细胞,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后细胞表面标记物表达情况为:CD29为99.99%,CD44为99.7%,CD45为0.69%,CD73为99.96%。结论血清浓度逐渐降低的梯度培养法可获得高纯度的瘢痕疙瘩MSCs。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研究甲胎蛋白(AFP)对人肝癌Bel 7402细胞内caspase信息通路信号传递的影响,以及对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对抗作用.方法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AFP与caspase-3、caspase-8 在Bel 7402细胞内的共定位;免疫共沉淀(Co-IP)技术研究AFP与caspase-3、caspase-8的相互作用;RNA干扰(RNAi)技术封阻AFP表达,并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RNAi干扰肝癌Bel 7402细胞内AFP表达的效果;用蛋白酶活性比色法检测AFP对肝癌细胞 caspase-3、caspase-8活性的影响;MTT法分析干扰AFP表达30 h后再给予TRAIL(2nmol/L)处理24 h,Bel 7402细胞的生长情况,并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经TRAIL处理后肝癌细胞的凋亡状况.结果 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AFP、caspase-3、caspase-8主要表达于Bel 7402细胞的细胞质,发现AFP能与 caspase-3共定位于细胞质,但与caspase-8在细胞质的共定位可能性很小;Co IP技术研究发现AFP能与caspase-3结合,但不能与caspase-8结合;2nmol/L 剂量的TRAIL单独处理Bel 7402细胞并不能显著改变caspase-3活性,但能提升caspase-8活性,而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40 μmol/L加TRAIL(2nmol/L)处理时,则能提高Bel 7402细胞caspase-3活性;干扰AFP表达后,单独用TRAIL(2nmol/L)也能激活caspase-3,而干扰AFP表达前后对caspasE-8活性没有显著性改变;MTT分析发现, 2nmol/L剂量的TRAIL对Bel 7402细胞的生长并没有显著性抑制作用,但是干扰AFP表达后TRAIL(2nmol/L)能明显抑制Bel 7402细胞生长(抑制率为48.4%);荧光显微镜观察表明,干扰AFP表达后TRAIL(2nmol/L)能诱导Bel 7402细胞凋亡.结论 AFP选择性抑制caspasE-3活性是阻断人肝癌Bel 7402细胞内凋亡信息传递的重要机制,也是AFP抵抗TRAIL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利用数据库中已有的基因信息快速筛选鉴定出潜在的肿瘤相关基因.方法 利用EST数据库中的基因信息,采用数字化差异显示(DDD)方法,对17种不同肿瘤组织的全基因组进行筛选.结果 获得了130个上调基因和159个下调基因,大多为编码细胞骨架蛋白、核糖体亚单位的基因以及与物质代谢、细胞周期、信号传导、调节转录和翻译过程有密切关系的基因.这些基因在12号染色体上出现频率最高,而在21号和Y染色体上很少出现.结论 生物信息学筛选是一种快速有效的筛选方法.本实验所得结果对今后肿瘤标志物的鉴定奠定了基础,也为肿瘤标志物的筛选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4.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ulinastatin (UTI) on hepatic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rats. Methods Totally 24 adult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 groups: sham-operated control group (SO group), ischemia-reperfusion group (I/R group) and ulinastatin group (UTI group). Liver in I/R group underwent 1 h of reperfasion after 30 min of ischemia. In UTI group, UTI (2×104 U/kg) was administered to rats 30 min before modeling. The levels of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α) in serum were measured and the levels of nitric oxide and malondialdehyde in liver were determined. The histological changes of liver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levels of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nd TNF-α in serum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I/R group compared with those in UTI group (P<0.05). The levels of nitric oxide and malondialdehyde in liver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I/R group than in UTI group (P<0.05).Histological examination of liver indicated that the damages were more severe in I/R group than in UTI group.Conclusion UTI has the ability to inhibit the production of TNF-α and oxyradical, and ameliorate microcirculatory dysfunction in rats with hepatic ischemia-reperfasion injury.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研究癌症患者院内感染的致病菌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对 530例发生院内感染的癌症患者的痰液、开胸术后胸液、切口分泌物标本进行了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结果 培养出 592株致病菌 ,肠道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居前两位 ,药敏实验证实对阿米卡星、诺氟沙星具有高度敏感性。结论 阿米卡星与诺氟沙星在控制癌症患者院内感染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6.
三氧化二砷是中药传统毒药 ,近年来 ,国内外学者应用其治疗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为主的恶性血液病和某些实体瘤 (如肝癌、结肠癌等 ) ,疗效显著。体内外研究发现其主要细胞学和分子学机理涉及到 :①诱导细胞凋亡和促进部分分化 ;②降解某些特异性融合蛋白 ;③下调Bcl 2的表达 ;④下调线粒体跨膜电位△Ψm ;⑤活化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s等作用。目前对氧化砷治疗后复发的防治、砷剂对细胞传导信号的影响等问题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分析食管黏膜下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内镜切除食管黏膜下肿瘤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2月至2018年6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科行内镜下切除的食管黏膜下肿瘤152例患者资料,分析食管黏膜下肿瘤的病理性质、分布特点、内镜切除治疗的不同术式的特点、并发症和疗效。结果患者发病平均年龄(52.74±10.53)岁,无性别差异;食管黏膜下肿瘤各段均可发生,以食管中下段较多。病理分类以平滑肌瘤多见(73.68%),其余依次为间质瘤(11.18%)、血管瘤(3.95%)、囊肿(3.29%)、脂肪瘤(1.97%)等,瘤体分别位于黏膜肌层(31.58%)、固有肌层(57.89%)和黏膜下层(10.53%)。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切除36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切除52例,黏膜下隧道内镜切除术(STER)63例,全层切除术(EFTR)1例,均完整切除病灶。EMR术切除瘤体较小,手术时间短。ESD和STER切除瘤体大,手术时间长(P<0.05),3种术式的并发症均有效控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无局部复发及残留病例。结论食管黏膜下肿瘤成年发病多见,无性别差异,食管各段均可发生,多来源于黏膜肌层及固有肌层。平滑肌瘤多见,其次依序为间质瘤、梭形细胞瘤、血管瘤等。内镜切除术式取决于病变部位及来源和大小,内镜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总结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PN)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期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自2004年2月至2014年9月收治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62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SPN患者的临床资料,对SPN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62例患者中女性55例(88.71%),男性7例(11.29%),平均年龄(31.58±12.67)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多为体检时发现,肿瘤好发于胰体尾部,平均最大径(7.81±3.54)cm,术前血常规、肝肾功均未见明显异常,影像学提示胰腺占位,均行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无死亡病例,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均未见淋巴结转移。至末次随访时62例患者均存活,2例(3.2%)复发。结论 SPN是好发于中青年女性的低度恶性肿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影像学具有重要诊断价值,手术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9.
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ic cell carcinoma, HCC)最常见于以慢性非溶解性炎症为特征的肝脏疾病患者。炎性反应的主要来源是先天免疫细胞,即存在于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 environment, TME)中的肿瘤巨噬细胞(tumor associated macrophages, TAMs),它通常由血液中单核细胞极化至肿瘤组织,然后在肿瘤微环境的作用下诱导产生。通过抑制有效的抗癌免疫、刺激血管生成和组织重塑来促进肿瘤生长,并诱导肿瘤组织形成一种无抑制机制的环境,随着TAMs与肿瘤之间的关系逐渐明确,使得TAMs成为抗肿瘤转移治疗的重要靶点。在HCC发生和发展过程中TAM亚型呈现异质性,而且其起源和动态表型已经被研究得较充分,因此可以通过阻断骨髓源性单核细胞的募集来减少TAMs的数量,从而从功能上重新编辑TAMs,使之获得新的抗肿瘤功能。本文将对TAMs靶向治疗HCC的基础研究进展和迄今为止的临床试验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介绍经蝶垂体瘤切除术中术区原位取材骨质黏膜,结合硬膜缝合及骨-膜镶嵌技术对中等流量脑脊液漏的修补方法,并对照传统多层重建评价其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9月至2020年3月神经内镜标准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中发生中等流量脑脊液漏病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重建方式分为2组。原位取材组:未行大腿或鼻腔的额外切口操作,原位取材骨-膜镶嵌+硬膜缝合,简称原位组。传统多层重建组:大腿脂肪+阔筋膜+鼻中隔带蒂黏膜瓣(pedicled nasoseptal flap, PNSF),简称传统组。分析比较两组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 原位组和传统组分别纳入108和63例,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原位组相较于传统组,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1/108,0.9%)vs.(1/63,1.6%),P>0.05]和颅内感染率[(2/108,1.9%)vs.(2/63,3.2%),P>0.05]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平均卧床时间[(3.7±1.6)d vs.(4.4±1.5)d,P<0.001]和术后平均住院日[(5.8±1.8)d vs.(6.5±1.7)d,P<0.001]明显缩短;嗅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