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4篇
综合类   82篇
水路运输   9篇
铁路运输   9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随着对内镜技术的进一步掌握,本团队结合基础研究与临床需求,逐步探索出一系列内镜术式以治疗各种类型的颈椎病,包括经颈椎前路、后路及侧方入路在内的术式,已经可以解决大部分临床常见的颈椎病。对于合并有颈椎序列异常和稳定性差的颈椎病患者,进行内镜手术重建治疗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将继续学习先进经验、完善技术并进行推广,最终实现国人在国内就可以接受颈椎病微创手术治疗的心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报道脊柱内镜下融合技术(Endo-LIF)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的早期临床效果和手术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自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本院31例行Endo-LIF治疗的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31例均行脊柱内镜镜下融合治疗。记录其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及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31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34.80±34.98)min,术中出血量(100.13±18.49)mL,住院时间(6.65±0.17)d,随访时间6~18(14±2.3)个月。其中1例患者术后发生血肿压迫,立即切开清除血肿后痊愈;2例患者发生类脊髓高压症,卧床休息后痊愈。术后所有患者均无神经损伤症状,临床症状明显缓解。31例患者围术期VAS评分、ODI指数比较,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较术前均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ndo-LIF术短期临床效果好,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微创的腰椎融合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参附益肾胶囊治疗高海拔地区阳虚血瘀型糖尿病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3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对照组22例。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附益肾胶囊,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患者血生化改变情况,如血肌酐(creatinine,SCr)、谷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血尿酸(uric acid,UA)、尿微量蛋白(urinary microalbumin,MALB)、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32%,对照组81.8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ALT无差异,治疗前后两组的CR、UA、MALB、GFR有差异,且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附益肾胶囊具有改善主要临床症状,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CR、GFR、UA、MALB水平,从而保护肾功能,延缓糖尿病性肾病进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益肾胶囊对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sPGN)大鼠肾脏核转录因子(NF-κB)及血小板源生长因子β(PDGF-β)表达的影响。方法观察治疗组大鼠血脂、肾功能及24 h尿蛋白(Pro/24 h)的变化,同时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肾小球、肾小管NF-κB及PDGF-β的表达情况。结果经过8周的观察,治疗组大鼠血脂、肾功能及Pro/24 h与模型组比较,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及Pro/24 h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升高(P<0.05);且益肾胶囊可明显抑制肾组织NF-κB、PDGF-β的表达(P<0.05或P<0.01)。结论益肾胶囊可明显降低MsPGN大鼠血脂及Pro/24 h,改善肾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肾组织NF-κB、PDGF-β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引阳素胶囊中淫羊藿苷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Li-chrospher C18(4.6 mm×250 mm,5μm),C18保护柱;流动相为乙腈-20 g/L冰醋酸水溶液(30∶70);检测波长270 nm;流速1.0 mL/min;柱温为室温;进样量10μL。样品加50%(体积分数)乙醇超声提取,浸提液过0.45μm滤膜后测定。结果淫羊藿苷线性范围为10.0-60.0 mg/L,回归方程为C=2.042×10-5A+0.554,r=0.9993,平均回收率为99.8%,RSD为0.65%。结论本法用于引阳素胶囊中淫羊藿苷的含量测定时简便快捷、准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绿伯爵茶多酚胶囊的辅助降血脂保健功能及不良影响。方法将108例符合卫生部2003年版《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标准的单纯血脂异常志愿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食组和安慰剂组,n=54例,分别服用绿伯爵茶多酚胶囊及安慰剂共45d,每次2粒,每日2次。观察血、尿、便生化指标变化,进行胸透、心电图和B超等检查。观察期间保持原来生活和饮食习惯。结果试食组血清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明显降低,实验前后自身比较及与安慰剂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试食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明显降低,与安慰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氮、肌酐、总蛋白、白蛋白、血糖各项指标实验前后均在正常值范围内;试食前后尿、便常规检查均未见异常,胸透、心电图、腹部B超检查亦均未见异常;实验前后膳食结构无明显改变。结论绿伯爵茶多酚胶囊对受试者健康无不良影响,具有辅助降血脂的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通脑溶栓胶囊对大鼠体内血栓形成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各分为5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通脑溶栓胶囊低、中、高剂量组,阴性对照组灌胃给予5g/L的CMC-Na,其余各组灌胃等体积对应的受试品混悬液,连续给药30d,观察通脑溶栓胶囊对动、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观察对血小板聚集及凝血功能的影响;另SD大鼠随机分为6组:阴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通脑溶栓胶囊低、中、高剂量组,连续给药30d,末次给药后尾静脉注射右旋糖酐,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通脑溶栓中、高剂量组血栓湿重明显减轻(P<0.05或P<0.01);通脑溶栓中剂量组能延长血凝时间(P<0.05),中、高剂量组可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延长凝血酶原时间,低、高剂量组可延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0.05或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通脑溶栓中、高剂量组能明显降低全血中切、高切、低切及血浆黏度(P<0.05或P<0.01)。结论通脑溶栓胶囊能明显抑制血栓的形成,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及血液黏度,改善血液流变学而发挥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胶囊内镜(capsule endoscopy)在不同小肠病变中的选择与诊断价值.方法 将51例接受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按照临床表现分为A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和B组(不明原因的腹痛、腹泻),分析其接受胶囊内镜检查结果的阳性率及与临床意义.结果 胶囊内镜的总阳性检出率为50.98%(26/51),A组和B组的阳性率分别为67.7%(21/31)和25.0%(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优于不明原因的腹痛、腹泻,可作为前者的一线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食管黏膜下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内镜切除食管黏膜下肿瘤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2月至2018年6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科行内镜下切除的食管黏膜下肿瘤152例患者资料,分析食管黏膜下肿瘤的病理性质、分布特点、内镜切除治疗的不同术式的特点、并发症和疗效。结果患者发病平均年龄(52.74±10.53)岁,无性别差异;食管黏膜下肿瘤各段均可发生,以食管中下段较多。病理分类以平滑肌瘤多见(73.68%),其余依次为间质瘤(11.18%)、血管瘤(3.95%)、囊肿(3.29%)、脂肪瘤(1.97%)等,瘤体分别位于黏膜肌层(31.58%)、固有肌层(57.89%)和黏膜下层(10.53%)。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切除36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切除52例,黏膜下隧道内镜切除术(STER)63例,全层切除术(EFTR)1例,均完整切除病灶。EMR术切除瘤体较小,手术时间短。ESD和STER切除瘤体大,手术时间长(P<0.05),3种术式的并发症均有效控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无局部复发及残留病例。结论食管黏膜下肿瘤成年发病多见,无性别差异,食管各段均可发生,多来源于黏膜肌层及固有肌层。平滑肌瘤多见,其次依序为间质瘤、梭形细胞瘤、血管瘤等。内镜切除术式取决于病变部位及来源和大小,内镜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中药的药理作用具有多组分、多途径、多靶点的特点,这些复杂的特点使得中药从整体到细胞蛋白质水平都很难全面地研究。中药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也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一个重点。本研究采用“利用基因芯片建立基因表达差异谱”技术,从基因表达的角度对中药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了给药后小鼠脾脏的相关表达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