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6篇
  免费   29篇
公路运输   431篇
综合类   471篇
水路运输   164篇
铁路运输   89篇
综合运输   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刘铁山 《中外公路》2006,26(1):143-146
该文通过灰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了沥青、集料、纤维对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灰关联度。结果表明,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对混合料的高温稳定度影响最大,其次为粗集料含量,最后才是纤维剂量。  相似文献   
32.
白韬光 《机电设备》2006,23(6):I0002-I0004
介绍了舰船防污染领域中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灰水处理技术、油污水处理技术的现状,对现有船舶污水处理装置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了船舶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3.
风浪中船舶航行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依据船舶耐波性理论计算结果,运用灰色关联综合评估理论对大风浪中船舶耐波性进行了综合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确定船舶在波浪中以某一航速航行时的优选航向,并通过实例应用与分析表明,使用该方法能为船舶安全航行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34.
为科学评价我国港口智慧化发展水平,更好地促进智慧港口建设与发展,首先,结合港口演变规律和国内外相关实践,基于生态理论,剖析了智慧港口的内涵特征;然后,采用目标层次分类法,从综合运营和创新融合两个维度,构建了5类分层分级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将常权评价方法与变权理论相结合,研究提出了基于灰色熵变权的评价模型和方法,并选取全国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13位(TOP13)的港口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全国TOP13港口按智慧等级可分为3个梯队,包括4星级港口3家,3星级港口5家,未达到3星级标准的港口5家;在基础设施能级、智能运营水平、综合服务质效和创新引领能力等指标方面,位居前列的沿海港口有相对领先的“硬”实力;在生态和谐程度指标方面,各港口发展水平差距不明显,反映了打造和谐生态圈、提升港口美誉度逐步成为各大港口关注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5.
在实际生活中,某一交通区域道路上行驶的车辆数、车型、车速及行人的影响等客观因素是不确定的,与之相关的指标值是不确定的。对于不确定的指标值在规划方案优劣的评比中采用灰数的形式要比采用清晰值的形式更符合实际。借助传统TOPSIS法、经典灰色理论和模糊隶属度函数的基本思想建立了组合决策模型,该模型通过构造灰数意义上的决策值与论域,定义了指标集的正、负灰数理想解,进而构建了决策值相对于正、负理想解在灰数意义上的正、负隶属度函数,隶属度表明了评价指标值相对于正、负理想解的接近程度,而后用贴近度对方案的优劣进行排序。最后,以交通规划的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36.
文章结合上降隧道右幅2号紧急停车带突水治理,分析产生突水的原因,并根据突水处埋深、突水最大流量及地下水位等数据,遵循“安全、耐久、经济、节能、利于环保”的原则,进行方案技术、经济综合分析,确定采用加长至6 m的双层双液浆小导管超前预加固技术,对突水滑塌治理效果明显,既提供支护成拱,又起到止水作用,同时及时改变开挖支护工艺,大大提高了加宽段围岩的稳定性。该项技术具有效率高、成本低、效果好等优点,为岩体破碎、松散的凝灰熔岩隧道预加固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且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法,可为同类地质条件下的大断面尺寸隧道预注浆支护与止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7.
文章为探究不同因素对热拌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及影响程度,选择再生剂掺量、RAP掺量、级配及油石比作为自变量,以动稳定度、构造深度为响应变量,利用正交试验设计进行四因素三水平试验,对每组试验数据进行分析,选择最佳水平组合,并进行常规路用性能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对高温性能影响大小依次为RAP掺量>级配>再生剂掺量>油石比;对抗滑性能影响大小依次为RAP掺量>级配>再生剂掺量>油石比;利用极差、方差、灰关联分析得出响应变量综合最佳因素组合水平为A1B3C3D1,即再生剂掺量为2%、RAP掺量为40%、级配为3#、油石比为4.4%,并对该水平进行了常规路用性能验证,结果均满足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38.
为提高有效氯溶液对船舶尾气同时脱硫、脱硝的性能,将紫外光(UV)辐照与有效氯溶液相结合,开展脱硫、脱硝试验。基于UV-鼓泡光催化反应器搭建模拟实验平台,进行UV辐照和无UV辐照环境下氧化溶液脱硫脱硝的对比试验和UV灯的功率、有效氯的浓度等因素对脱除率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在40℃的气液反应温度下,UV辐照能大幅度提高浓度为250 mg/L[CL2]的有效氯溶液对模拟烟气中NO、NOX和SO2的脱除能力;UV灯的功率从5W增加到16W,NO和NOX的脱除率近乎线性上升;将有效氯的浓度从250 mg/L[CL2]升高至1 500 mg/L[CL2],NO和NOX的脱除率缓慢上升;有效氯溶液对SO2的脱除率始终为100%。此外,对可能的反应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9.
为研究废食用油预脱硫胶粉(WRO)对沥青组分及黏弹性的影响,在不同掺量、加工温度和加工时间下分别制备了15组废食用油预脱硫胶粉改性沥青(WROMA)。基于四组分试验、DSR时间扫描试验、多应力蠕变回复试验分析了沥青组分及黏弹性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在组分方面,WRO中的橡胶烃主要补充沥青质,油分大部分补充饱和分,少部分补充芳香分;加工工艺与改性沥青中饱和分和胶质的含量线性相关性较弱,与芳香分及沥青质的含量线性相关性很强,且芳香分与沥青质含量主要受WRO掺量影响。在黏弹性方面,WRO掺量增加,改性沥青高温黏性降低,弹性增加。为保证改性沥青获得足够的高温弹性,WRO最佳掺量为30%,加工温度为160℃、加工时间为2 h。综合组分与黏弹性的分析结果可知:芳香分是影响WROMA高温黏性的主导因素,其含量越高沥青黏性越明显;沥青质和WRO中的橡胶烃是影响WROMA高温弹性的主导因素,两者含量越高,改性沥青弹性越明显。  相似文献   
40.
为分析集料级配对沥青稳定碎石高温性能的影响,基于相关学者的ATB-25、ATB-30的9种不同级配的沥青稳定碎石60℃车辙试验数据,运用灰关联熵方法分析了级配参数对沥青稳定碎石高温性能的影响显著程度,获得3个关键级配参数,并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3个关键级配参数与动稳定度间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在沥青种类和沥青含量相同时,2. 36 mm和4. 75 mm筛孔通过率、0. 3 mm~1. 18 mm区间质量分数与沥青级配碎石高温性能呈现出良好的相关性,且当它们的比例分别为25%、31. 5%、8. 5%时,ATB-25混合料具有最佳的高温性能;当比例分别为24%、29. 5%、8%时,ATB-30混合料具有最佳的高温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