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17篇
综合类   79篇
水路运输   13篇
铁路运输   10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6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52.
选择移居2500m高原63名矽肺矿工,连续20年摄后前位胸片,按居住年限分组,自身对照,观察矽肺与肺动脉高压的演变过程.分析矽肺X线心血管4项指标的改变。结果表明:动态观察矽肺X线及心血管各指标的改变,对预测高原人体矽肺的发生,评定矽肺的发展程度,观察疗效和对矽肺愈后判定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三种复温方法对体温过低名义兔的效果及低温复温时血清肌酸激酶(CK)和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的影响,同时探讨电磁局部高热在复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8只家兔浸于冷水使其平均直肠温度降至25.6℃随后三种不同方法复温至直肠温度35℃。结果:复温方法平均耗时为:温水浴法75分钟,电磁局部局高温法89分钟自然复温法471分钟;血清CK,LPO含量在低体温期增加,复温后上升更加明显,结  相似文献   
54.
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在颈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在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并对该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做出评估。方法对120例经CT或MRI检查确诊的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临床症状、CT或MRI结果确定射频热凝的靶点位置,在C型臂引导下穿刺到靶点,通过椎间盘造影确定电极已进入靶点,再行阻抗测试、电生理测试及温度测试后,给予86-94℃温度,对靶点进行热凝消融。此时,通常可以复制出原有的腰腿痛症状,用此温度治疗4个周期,每个周期100 s。结果本组120例患者,经过该技术治疗后,其中73例治疗效果达优级,30例治疗效果良好,13例效果较差,4例无效,优良率85.8%。有4例患者术后并发轻微头痛、头晕等不适症状,均于2日内消失。余无其他并发症。结论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最新的、且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阴虚动风证帕金森病LID大鼠脑内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动态变化及复方地黄方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6-羟基多巴胺(6-OHDA)偏侧损毁黑质制备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成功的PD模型大鼠腹腔注射左旋多巴/苄丝阱[50/12.5(mg.kg)],制备阴虚动风证帕金森病LID病证的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复方地黄方组、LID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并在治疗4周、6周后取纹状体,应用高效液相法(HPLC)测定各组大鼠纹状体内氨基酸的含量。结果阴虚动风证帕金森病LID模型大鼠纹状体内兴奋性氨基酸显著升高;复方地黄方能显著降低兴奋性氨基酸的含量,抑制性氨基酸含量则明显升高。结论复方地黄方缓解帕金森病LID的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脑内氨基酸的水平、减轻其兴奋毒性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索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s-β1, TGF-β1)和热休克蛋白47(heat shock protein, HSP47)在臀肌挛缩带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臀肌挛缩症(gluteal muscle contracture, GMC)发病的作用.方法 收集臀肌挛缩症患者挛缩带和病变旁肌肉的病理标本,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TGF-β1和HSP47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 TGF-β1和HSP47定位于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胞质中,并且呈强阳性表达,其在mRNA水平分别上调了8.1和3.6倍(P<0.05).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与mRNA一致,分别上调11.2倍和7.6倍(P<0.05).结论 TGF-β1和HSP47的表达上调可能是引起挛缩带产生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TLIF手术)治疗腰椎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4年1月我科采用TLIF手术(A组)和单纯后路内固定联合一期前路病椎间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术(B组)治疗的28例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住院天数、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神经功能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分级、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病椎Cobb角、植骨愈合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0.2个月(18~27个月);所有患者均治愈。与B组相比,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64.60±59.19)min、术中出血量(346.00±108.90)mL及并发症(1例)显著减少;术后患者下地时间(3.36±1.11)d、住院天数(17.36±4.19)d及病程(13.16±3.94)个月明显缩短,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ODI、ESR、CRP、Cobb角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规范抗布氏杆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TLIF手术治疗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易操作、出血少、术后下地时间早及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青岛地区婴幼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中是否存在人钠/碘转运体(hNIS)基因354、395位点突变及其基因型频率,为婴幼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早期诊断和基因治疗建立理论基础。方法 试验组47例,均为青岛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确诊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儿(年龄0—5岁),甲状腺显像证实腺体位置及发育基本正常,排除甲状腺异位及缺如的病儿。对照组100例,为在本院门诊及病房就诊的患儿(年龄0—5岁),排除甲状腺疾病及其他内分泌疾病家族史。采外周血抽提基因组DNA,PCR扩增hNIS基因片段。其中由于T354P基因突变本身并没有形成酶切位点,本实验采用错配的PCR技术,扩增片段长度为202bp,包括完整的外显子9。取PCR产物进行限制性内切酶(HaeⅢ)消化,酶切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结果。G395R基因突变的研究扩增片段长度为370bp,包括外显子9、10。扩增产物进行酶切分析(BspPI),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结果。结果 无论试验组或对照组,在hNIS密码子354位均以纯合子ACA出现,在hNIS密码子395位均以纯合子GGA出现。G354P突变及G395R突变在本研究的147例对象中均末发现。结论 通过对47名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儿(其中包括1对双胞胎姐妹,另有两名患儿近亲中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人)及10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hNIS基因突变分析表明,hNIS基因T354P、G395R突变不是引起青岛地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9.
基因芯片技术在COX10等无精症患者相关基因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运用基因芯片技术获取正常生育者睾丸组织与无精症患者睾丸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 ,并对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分别抽提正常生育者与无精症患者睾丸组织中mRNA制备探针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观察二者表达谱差异情况 ,并对其中明显下调的COX10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通过人基因芯片筛选 ,获得 12 0条与无精症相关的基因 ,其中明显下调的基因COX10与人类精子调控关系密切。结论 基因芯片筛选正常生育者与无精症患者睾丸组织差异表达基因具有样品用量少 ,高敏感性 ,快速高效等特性 ,可用于筛选和研究无精症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60.
目的比较内镜下单侧椎板间入路双侧椎管减压术(endoscopy-unilateral laminectomy for bilateral decompression,Endo-ULBD)与经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PLIF)治疗多节段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症的早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脊柱外科2019年10月到2020年10月收治的多节段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68例,其中33例采用Endo-ULBD,35例采用PLIF。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手术并发症及术前和术后1 d、1个月、3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术后3月改良MacNab评分等指标。结果相较于PLIF组,Endo-ULBD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术中透视次数Endo-ULBD组多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VAS评分、ODI评分、JOA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手术后两组间腿痛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Endo-ULBD组腰痛VAS评分、ODI评分、JOA评分与术后3月随访优良率均优于PLIF组(P<0.05)。结论对于多节段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在早期临床疗效方面Endo-ULBD优于PLIF,而且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康复更快、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