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397篇
  免费   939篇
公路运输   25761篇
综合类   9799篇
水路运输   44573篇
铁路运输   12768篇
综合运输   1435篇
  2024年   346篇
  2023年   1275篇
  2022年   1315篇
  2021年   1842篇
  2020年   1640篇
  2019年   1410篇
  2018年   631篇
  2017年   988篇
  2016年   1184篇
  2015年   1815篇
  2014年   3552篇
  2013年   3573篇
  2012年   5258篇
  2011年   5211篇
  2010年   4678篇
  2009年   5237篇
  2008年   5546篇
  2007年   4624篇
  2006年   4421篇
  2005年   4309篇
  2004年   4687篇
  2003年   4641篇
  2002年   3643篇
  2001年   3173篇
  2000年   2705篇
  1999年   2041篇
  1998年   2050篇
  1997年   1916篇
  1996年   1878篇
  1995年   1830篇
  1994年   1420篇
  1993年   1134篇
  1992年   1192篇
  1991年   1275篇
  1990年   915篇
  1989年   862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40篇
  1965年   2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6篇
  1954年   3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疲劳破坏是船体结构的主要破坏形式之一。改进结构节点的设计和施工工艺,可保证船体结构中受交变载荷作用的构件有足够的疲劳寿命。钨极氩弧(Tungsten Inert Gas, TIG)重熔是改善结构节点焊后疲劳强度的有效方法。与目前船上常用的几种改善疲劳强度的方法进行分析对比,对TIG重熔工艺的重要性进行充分论证,获得实施TIG重熔工艺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要点。TIG重熔工艺不仅改善结构节点疲劳强度,而且为建造具有较长疲劳寿命的大型船舶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2.
53.
针对企业原有生产圆盘类连接轴的工艺,设计了基于Cognex视觉的机器人自动搬运系统,将S7-300 PLC、Cognex视觉系统和FANUC机器人系统集成在一起,实现了1台机器人同时为铣床和车床2个加工系统自动上下料;通过Profibus总线和Ethernet通讯将PLC技术、视觉技术与工业机器人结合起来,发挥了工业以太网传输速度快、信号稳定的优势,提高了机器人的柔性取料能力;目前已应用在企业当中,提高了企业的自动化程度及生产效率,降低了企业的用工支出。  相似文献   
54.
渔网AIS示位标作为我国应用数量最多的海上自主无线电设备(AMRD),能使过往船舶通过AIS船台了解渔网位置,有效减少了船舶与渔网相撞事故的发生,但渔网AIS示位标对船舶避碰、海事监管和AIS系统造成了较大影响。文中在分析相关国际组织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渔网AIS示位标采用主从模式,一张渔网安装一个主设备和多个从设备,解决渔网AIS示位识别和显示问题,减少渔网AIS示位标的时隙占用,并能够清晰显示渔网的位置和范围,保障船舶航行安全。这种主-从模式也可在其他类型的AMRD上应用。  相似文献   
55.
以某并联式船舶混合动力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对系统中的船体、螺旋桨、天然气发动机、可逆电机和动力电池等主要部件进行参数匹配,研究基于逻辑门限值的能量管理策略.针对周期性作业船舶运行工况,研究不同动力电池初始荷电状态(SOC)条件下动力电池等效天然气消耗量、天然气发动机天然气消耗量以及系统等效天然气消耗量.结果 表明,在动力电池初始SOC为0.5和0.9的仿真条件下,系统运行模式受到动力电池SOC边界条件限制,系统等效天然气消耗量显著增加;相较于采用天然气发动机推进的船舶动力系统,所提出的并联式船舶混合动力系统可实现节省4.66%~7.00%的天然气消耗.  相似文献   
56.
为了保证船舶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本文针对船舶电力系统的监控系统进行深入研究与开发。由于嵌入式Linux系统在工业控制领域具有运算能力强、实时性高,以及开源特性,本文结合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了船舶电力监控系统,并重点对电力监控系统的控制器原理以及硬件组成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57.
58.
原有模型保持船舶最佳航向的能力较差,导致船舶航向数学模型的控制精度降低,为此构建一个全新的船舶航向高精度控制的数学模型。该模型通过建立固定坐标系与动力学坐标系,获取二者之间的转换关系;根据控制方程得出航向模型,通过建立性能准则函数,约束船舶保持最佳航向的近似代价函数,实现高精度控制数学模型的构建。实验结果表明,与原有数学模型相比,此次构建的模型,通过约束船舶航向,规范了船舶航向的最佳位置,实现对船舶航向的高精度控制。  相似文献   
59.
基于电力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深度集成于综合监控系统的弊端分析,介绍了重庆环线电力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独立组网的自立分层分布式系统结构,及其在控制中心与综合监控系统的互联。介绍了基于电力系统CIM(公用信息模型)和CIS(组件接口规范)的电力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模型建立,详细阐述了重庆环线电力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的程序控制技术及远程图形服务技术,以及该系统在能源管理及其他高级应用方面取得的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60.
8.曲轴位置传感器的检测 发动机上装有两种曲轴位置传感器:一是曲轴位置传感器(参考),位于(上)油底壳上(图11),面向曲轴皮带轮,用于检测上止点信号(120°信号);二是曲轴位置传感器(位置),位于油底壳上(图12),面向信号盘(飞轮)的齿牙(轮齿),用于检测曲轴位置信号(1°信号)。两种传感器均由永磁铁、铁饼和线圈组成。当发动机运转时,传感器与齿牙之间的间隙周期性变化,传感器附近的磁导率也相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