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2篇
  免费   88篇
公路运输   841篇
综合类   578篇
水路运输   19篇
铁路运输   70篇
综合运输   8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停车线作为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故障后停放故障列车的配线,其设置情况对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故障救援方案的选择及救援延误等有着重要影响。采用定量分析法,将地铁列车故障救援方案归纳为5种类型,并构建对应的计算模型。将地铁列车线路划分为若干区段,通过统计各区段最优救援方案延误时间的方法对停车线设置方案给故障救援造成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以福州至长乐机场轨道交通线路为例,进行了验证测试,并在此基础上对原停车线设置方案进行了优化,从而降低救援延误。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定量分析方法可有效地反映地铁列车停车线的设置对地铁列车故障救援效果的影响,更可辅助优化地铁列车停车线的设置。  相似文献   
12.
自主式交通系统(ATS)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其规划布局需要系统、完备的体系架构进行指导。以ATS服务为基础,围绕人与货物运输过程中如何匹配系统服务、如何实现系统功能两个视角,提出“宏观+微观”双层逻辑架构结构。其中,宏观逻辑架构指导交通系统形成面向具体场景的服务集,串联用户需求与系统功能;微观逻辑架构面向具体ATS服务,解析服务参与组分,基于“感知—学习—决策—响应”的业务逻辑明确系统功能与数据的关系。最后,针对自动驾驶车辆在交叉口的响应场景,以行人识别服务为例构建逻辑架构,验证了构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老年人在通过人行横道时因步速慢而在过街绿灯信号总时长内不能安全过街的问题,对行人过街信号进行了优化。选择兰州市的3个信号控制交叉口,用摄影法及人工调查法采集了老年人过街实地数据;分析了绿闪信号、年龄对老年人过街步速的影响程度;建立了年龄和绿闪信号双因素影响下老年人过街时间模型;对现有人行横道信号配时进行了优化。研究表明:绿闪信号对老年人过街步速有显著影响;提出了人行横道两阶段(即安全绿闪时长+最短绿闪时长)绿闪信号模式,确保老年人安全过街。  相似文献   
14.
在斜交十字交叉口内设置车辆待行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斜交十字交叉口存在的安全隐患等问题,提出为锐角进入交叉口的次路车流设置车辆待行区,使支路车流可以分两个阶段通过交叉口.以一级公路为例,运用概率论和排队论计算了车辆待行区所适应的交通量范围,给出了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在不同交通量情况下,比较了普通让行、信号灯和设置车辆待行区三种交叉口控制方式的延误.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不同交通行为倾向下路段行人的过街特征,对城市道路无信号控制路段人行横道处过街行人的交通行为倾向展开问卷调查,得出不同年龄段过街行人的交通行为倾向。同时对过街行人进行视频拍摄调查和人工调查,以获取行人的过街时间、延误、速度、紧张度等数据。结合调查数据对行人过街的行为、速度、心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龄段、不同交通行为倾向对行人过街安全性存在显著影响,其中稳健型的过街行人安全性最高,其次是影响型、再次是思考型,最后是支配型。研究成果还可作为路段行人过街优化管控策略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2):158-160
基于主预信号协调控制的交叉口可变车道,在车道功能转换时,其转换过程的延误不可忽略。通过分析车道功能转换过程的车辆到达-驶离累计曲线图,得出不同情况下延误计算公式。并通过案例分析说明延误公式的选取及计算,最后讨论了不同因素对转换过程延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交通管理和评价时,信号配时对监测评价路口运行状态,评价路口配时方案至关重要.但是,大范围的实时信号配时方案的获取尚缺乏简明有效的途径.本文提出两种基于移动导航数据计算固定配时路口信号配时的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在不考虑驾驶员驾驶行为差异性时,得到路口红灯和车均延误的关系模型,从而计算某相位的红灯时长.另外一种方法是基于车辆通过停止线的时间,结合本文提出的上升梯度法,得到某阶段红灯时长.本文通过实际的路口案例计算,将预测结果和已知路口的信号配时比较,表明此方法计算得到的红绿灯时长准确度较高,为后续进行路口运行状态和通行能力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8.
朋友、家人等社会群体结伴出行的同伴群在行人流中常占有较高比例.由于交流需求,同伴群趋于肩并肩行走以横向成排或接近浅V型的形态前进.在现有研究中,基于社会力的同伴群行人微观仿真模型对这一现象的描述最符合实际.本文观测发现,随着人流密度的增加或同伴群成员数量增多,同伴群通常动态呈现前后分组、横向成排空间形态,这是每个同伴群成员为寻求一个合适的行走位置,对满足交流需求和降低前进阻力权衡决策后呈现的自组织现象.本文提出动态交流分组模型对同伴群成员个体决策机理进行刻画,在此基础上,通过仿真实验分析同伴群对行人流动力学特性产生的影响.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模型较好重现了同伴群随密度和人数增加的动态分组现象;同伴群的存在会降低行人流速度,但其影响强度随人流密度的增加而减弱;同伴群动态交流分组模型的引入会提升仿真行人流的通行效率,使之更加接近真实行人流的运动特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行人过街安全,本文分析了信号控制下行人过街的时空分布特性,研究行人过街空间区域最大宽度与时间和人行横道纵向位置映射关系;通过对行人流量和分担率两因素的分析,对行人过街空间区域特性进行数学描述,根据实测数据并利用轨迹提取技术获取行人时空数据,建立了满足过街时间约束下的人行横道宽度优化模型;最后利用长春市4处人行横道的行人过街时空信息,以群体过街时间为验证指标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利用本文建立的人行横道宽度优化模型所确定的行人过街时间在3处地点分别减少5.60%、3.29%和2.58%.本文建立的基于时空安全的人行横道宽度优化方法可为人行横道宽度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行人保护安全作为汽车安全性能的一项重要评价指标,越来越受到汽车行业及广大消费者的重视。而行人保护横梁作为对行人腿部安全起决定性作用的零件,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根据C-NCAP 2021五星碰撞要求,行人保护的评分标准变得更加严苛,所以设计一种满足要求的行人保护横梁势在必行。报告了目前行人保护横梁的现状,对常用的行人保护横梁的设计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当前设计的不足之处。同时结合一款新开发车型,提出了一种满足五星碰撞要求的新型设计方案,利用波浪型结构增大了行人腿部变形空间,提高了腿部得分,并且通过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模拟仿真和试验验证,验证了该结构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