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22篇
  免费   74篇
公路运输   3410篇
综合类   990篇
水路运输   149篇
铁路运输   1250篇
综合运输   97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275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278篇
  2011年   275篇
  2010年   293篇
  2009年   376篇
  2008年   431篇
  2007年   330篇
  2006年   326篇
  2005年   360篇
  2004年   436篇
  2003年   416篇
  2002年   304篇
  2001年   180篇
  2000年   182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108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40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直线电机列车-高架桥系统动力相互作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模态综合技术,建立直线电机轨道交通系统的车桥动力相互作用分析模型,对直线感应电机轨道交通系统的电磁力的产生及其对列车、高架桥梁的动力作用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指出这是进一步研究城铁高架桥梁的动力响应以及直线电机列车在桥上的运行安全问题的一种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42.
针对轨道交通环线大多采用的"鱼刺图"客流断面表达形式及内外环对称开行的运营模式存在的问题,通过运用国内首创的环形客流断面图对环线客流特征进行直观表达,在此基础上对其运营组织模式进行研究并提出不同的运营模式供灵活选择,以期对后续其他城市环线的设计提供参考。研究结论:(1)环线有别于放射性线路具有明显的客流特征差异,运用环形客流断面图方式,可读性和直观性更强。(2)根据环线的不同客流特征提出内外环对称、内外环不对称、大小交路、单向收发车4种运营模式。4种运营模式各有自身的适应性,在具体项目应用时应结合实际线路沿线站点情况及客流特征进行进一步研究比选。  相似文献   
143.
为研究地铁列车提速对减振垫浮置板轨道的振动特征的影响,对比分析地铁列车行车速度为80 km/h和120 km/h工况下减振垫浮置板轨道时域和频域的实测结果。分析结果表明:行车速度对减振垫浮置板轨道结构垂向位移的影响不大;行车速度为120 km/h的工况下钢轨、浮置板、隧道的振动加速度1/3倍频程的峰值较行车速度为80 km/h的工况下的峰值分别有6.2、2.8、0.5 dB的增大;分频段分析各测点振动加速度综合振级,结果显示:在0~20 Hz与20~80 Hz频段内,只有钢轨的振动加速度综合振级增长超过5%,浮置板与隧道振级变化均小于2.5%,在80~120 km/h速度范围内,行车速度的提高对减振垫浮置板轨道隧道振动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4.
基于上海轨道交通3、4号线共线运营特点,分析了共线运营在行车组织上存在非共线段运能不足、共线段运营中断时运营调整难度大的问题。通过非共线段运能不足问题剖析和共线段运营线路中断处置原则分析,提出了进行线路拆分提升运能,以及在共线段中断时的行车组织调整方案,并得出3、4号线各自独立运营需对配线进行改造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5.
以西安地铁4号线为例,基于线路设施和断面客流特征条件,提出了行车组织的优化方法。根据车站条件进行折返适宜度分析以确定小交路区段,分别以乘客服务水平最高和运营成本最小为目标并考虑一定的约束条件构建目标函数,结合Rail Sys软件仿真得到的线路拓扑结构确定了不同交路区段下的列车运行时分及速度,据此标定了模型参数。建立了多目标函数,并利用基于隶属度的算法得到了模糊最优解,求解出大小交路的列车编组数量及行车间隔,给出高峰时段的行车方案。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和原设计方案相比,优化方案在满足乘客需求的同时可有效节约运营成本,并显著提高客流时空分布不均衡状态下的线路断面满载率。  相似文献   
146.
南京地铁1号线运营10年以来,列车在正线运行中发生的故障数量和类型都越来越多,但车上现有的诊断设备记录车辆关键数据的能力有限,当车辆发生故障时,并不足以给维修技术人员提供全面的信息。针对此问题,对车辆World FIP网络协议进行研究,开发了的车辆数据记录仪。该记录仪通过专用隔离变压器接入列车World FIP网络总线,在物理层解决网络接入问题的同时,根据网络节点特征及变量特征进行协议分析,并结合已有的变量定义,解析并记录FIP网络中的所有通信数据。通过实际应用中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所设计的车辆数据记录仪能持续且较全面地记录所有World FIP网络上的通信数据,非常有利于故障的查找和分析,从而能准确地解决故障、提高车辆故障的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147.
介绍了GYK型轨道车运行控制设备的组成及主要功能,该设备实现了对轨道车运行的安全监控,能够记录、保存、转储运行数据和语音数据并加以分析,加强了轨道车行车安全的控制管理。  相似文献   
148.
安全评价与隐患处理是铁路行车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针对安全信息的多源、模糊特性,基于Vague集理论建立安全评价信息提取模型;为实现安全隐患信息数据库的知识提取,运用粗糙集方法提取安全隐患的特征规则,并对安全隐患信息数据库进行高效约简。算例表明,安全评价信息提取模型能够对行车安全状况进行合理评价,安全隐患信息提取方法能够高效提取隐患的特征规则。该方法可用于铁路行车安全评价与安全信息提取,为铁路行车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49.
杨念 《电气化铁道》2010,21(2):35-36,40
在接触网终点设计常规下锚结构形式下,集装箱中心站龙门吊装卸作业线股道接触网终点的有效行车距离无法满足电力机车直接摘挂货物列车要求。本文针对该问题提出了新型的接触网终点下锚结构形式,改进后的下锚结构形式能在不影响龙门吊作业的前提下延长接触网终点有效行车距离,满足电力机车直接摘挂取送货物列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0.
总结机务非正常行车的主要情况,分析既有非正常行车机车操纵教学模拟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SS4G电力机车模拟操纵台非正常行车操纵教学系统的设计思路和技术方案,归纳该系统的技术特点,指出该系统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