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9篇
综合类   189篇
水路运输   6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研究低氧刺激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表达的影响及其相关信号机制。方法将细胞分组,低氧组用20mL/L O2培养16HBE细胞,培养时间分别为6、12、24h;对照组于常规条件下培养。选择MMP-9和TGF-β_1表达较高的时间组予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AG1478、低氧诱导因子(HIF-1α)抑制剂Lificiguat(YC-1)干预。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MP-9和TGF-β_1的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检测HIF-1α、MMP-9和TGF-β_1的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低氧组MMP-9和TGF-β_1转录及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AG1478、YC-1可抑制低氧引起的上述改变(P<0.05);AG1478能降低在低氧诱导时高水平表达的HIF-1α。结论低氧刺激可能通过EGFR诱导HIF-1α表达,进而促进气道重塑相关因子MMP-9和TGF-β_1的表达。  相似文献   
82.
目的初步评价自体富血小板凝胶(autologous platelet-rich gel,APG)在糖尿病足溃疡修复中的有效性。方法纳入6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Wagner分级2级~3级),随机分为APG治疗组和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对照组(传统对照组)。观察8周,从样本整体溃疡、表浅溃疡、窦道溃疡、Wagner 2级、Wagner 3级共5个层次,比较两组的创面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APG治疗组与传统对照组患者从样本整体溃疡、表浅溃疡、窦道溃疡、Wagner 2级和Wagner 3级的5个层次比较,两组间的治愈率在样本整体溃疡(93.33%vs.63.33%,P=0.005)、窦道溃疡(84.62%vs.36.36%,P=0.033)、Wagner 3级(81.82%vs.30%,P=0.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表浅溃疡(100%vs.78.95%,P=0.106)和Wagner 2级(100%vs.80%,P=0.1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各层次的溃疡整体愈合中位数时间为31dvs.41.5d,23dvs.32d,32dvs.56d,25dvs.32d,38dvs.5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G能够有效提高糖尿病足溃疡的治愈率,并缩短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83.
选择性PDGF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兔PVR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一种新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latelet derivedgrowthfactor,PDGF)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G12 95对兔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roliferativevitreoretinopathy ,PVR)的治疗作用。 方法 兔结膜成纤维细胞 (rabbitconjunctivalfibroblastscells,RCF)培养 ,用MTT分析法检测PDGF AA和 BB以及AG12 95对兔RCF的增殖状况的影响。建立PVR动物模型 ,玻璃体腔内给予AG12 95 ,用牵引性视网膜脱离 (tractionalretinaldetach ment,TRD)的发生率判断药物的体内疗效。眼视网膜电生理检查和HE染色分析药物的毒性。结果  10 μmol·L-1和 10 0 μmol·L-1两种浓度的AG12 95均可显著抑制由PDGF AA和 BB诱导的成纤维细胞的增生 ,10 0 μmol·L-1AG12 95可减缓兔TRD的发生 ,但其作用仅持续至第 2 1d。在AG12 95治疗组中 ,未发现明显的网膜毒性。结论 PDGF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G12 95可减缓兔TRD的发生。  相似文献   
84.
目的研究依曲替酸对培养的正常人角质形成细胞(KC)增殖和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样生长因子(HB-EG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0.1和1μmol/L伊曲替酸处理正常人KC 12 h后,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法)和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分别检测KC增殖和HB-EGF 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依曲替酸处理12 h后,可剂量依赖抑制KC的增殖和上调HB-EGF mRNA的表达。0.1和1μmol/L伊曲替酸分别使KC增殖抑制10.2%和14.4%,使HB-EGF mRNA增加到正常对照组的3.2和7.1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曲替酸可剂量依赖上调HB-EGF mRNA的表达,其可能参与依曲替酸对KC增殖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 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IGF BP 3)水平与骨密度、骨折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100 例,对照组60 例,进行血清IGF 1和IGF BP 3检测及髋部、腰椎骨密度测定,同时两组均进行生活方式及既往骨折史调查。结果 ①骨质疏松组较对照组血清IGF 1水平显著降低,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骨质疏松合并骨折患者,血清IGF 1 水平与对照组相比下降更为明显;③低钙摄入(<500 mg/d)、非负重户外运动时间减少和长期吸烟可使骨折发生的相对危险性增高;④血清甲状旁腺素(PTH)与髋部骨密度值呈负相关,血清IGF 1下降幅度与髋部骨密度值呈正相关,血清IGF BP 3影响不大。结论 不良生活方式及血清IGF 1降低,可促进老年骨质疏松的发生,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骨质疏松相关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86.
Objective The whole process of vaccine preparation is time-consuming and technically challenging. Here the hGM-CSF-engineered K-562 cell line was constructed to simplify tumor vaccine preparation process. Methods The eukaryocyte expressing plasmid pcDNA3. 1/GM-CSF was first constructed and its accuracy was verified through sequencing. The pcDNA3. 1/GM-CSF was transfected into COS-7 cells to verify GM-CSF expression and cytokine activity using TF-1 cell line. Then the plasmid was transfected into K-562 cell line using liposome method, and was selected under G-418 and sub-cloned by limiting dilution. GM-CSF product from the monoclone GM-CSF-K-562 cell lines was quantified using ELISA method. Results We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the hGM-CSF eukaryocyte expressing plasmid and hGM-CSF expressing K-562 cell line. Conclusion The construction of K-562/GM-CSF line will simplify the preparation of tumor vaccine, thus facilitating the application of tumor vaccination therapy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87.
尿激酶对胸膜成纤维细胞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胸膜成纤维细胞(FB)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作用及尿激酶(UK)对其分泌作用的影响。方法取健康雄性SD大鼠胸膜,培养、纯化并鉴定FB。设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分为2个亚组:对照0组由不含胸膜FB的24个样本组成,加入无血清的RPMI 1640培养液;对照1组由24个胸膜FB样本组成,加入无血清的RPMI 1640培养液,培养24 h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上清液中TGF-β1的含量。实验组分为4个亚组,共24个样本,分别加入5 000(A组)1、0 000(B组)、20 000(C组)和30 000 IU/mL(D组)的UK,培养24 h后取上清液,测定TGF-β1的含量。结果胸膜FB分泌TGF-β1的量为(3035.655±394.975)ng/L;A、B、C、D组(5 000-30 000 IU/mLUK)对TGF-β1均有抑制作用,A组与B、C、D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B、C、D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0组未检测出TGF-β1。结论胸膜FB能分泌TGF-β1,UK能抑制其分泌。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芦荟凝胶对大鼠Ⅱ度放射性皮炎创面愈合及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Ⅱ度放射性皮炎模型,制备芦荟凝胶。实验动物分两组:自然愈合组(对照组);芦荟凝胶组(实验组)。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及图像分析,测定伤后2、6、10、18、24 d的创面愈合率及创面组织中EGF、bFGF的表达。结果①创面愈合率:芦荟凝胶组在10、18、24 d各时相点的创面愈合率较自然愈合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尤以24 d时相点差异最明显(P<0.01)。②EGF的表达:芦荟凝胶组总体的EGF表达量高于自然愈合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芦荟凝胶组伤后10、18 d时EGF表达高于自然愈合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bFGF的表达:芦荟凝胶组总体的bFGF表达量高于自然愈合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芦荟凝胶组伤后182、4 d时bFGF表达高于自然愈合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芦荟凝胶外涂对大鼠Ⅱ度放射性皮炎创面的愈合有促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EGF、bF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9.
胃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和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其受体VEGFR 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其与胃癌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 ,检测 4 1例胃癌组织中VEGF及其受体VEGFR 1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 (MVD) ,分析VEGF及其受体VEGFR 1的表达和MVD与胃癌组织学类型、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 VEGF及其受体VEGFR 1的表达和MVD与胃癌组织学类型 (P <0 .0 1)、分级 (P <0 .0 1)、浸润深度 (P <0 .0 1)、淋巴结转移 (P <0 .0 1)及临床分期 (P <0 .0 1)密切相关 ,而VEGF与VEGFR 1、VEGF与MVD及VEGFR 1与MVD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VEGF及其受体VEGFR 1和MVD与胃癌的生长转移相关 ,VEGF及其受体VEGFR 1和MVD可作为反映胃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0.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ABC法),对94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C-erbB-2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①EGFR和C-erbR-2在正常胃粘膜中均无表达,而在胃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0.4%和46.8%,癌旁组织及新生血管中EGFR有阳性表达,C-erbB-2表达只限于癌灶,癌旁组织均为阴性;②EGFR和C-erbB-2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和肿瘤大小无关(P>0.05),而与肿瘤的生长方式和浆膜层受浸与否关系密切(P<0.05);③肿瘤的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与EGFR的表达有相关性(P<0.01),而与C-erbB-2的表达不相关(P>0.05);④EGFR表达与生存期密切相关(P<0.01),EGFR阳性者预后差,阴性者预后好,而C-erbB-2表达与生存期不相关(P>0.05);⑤EGFR和C-erbB-2在胃癌中的表达无明显关系(P>0.05)。结果表明:①EGFR表达与胃癌的恶性程度有明显的关系;②C-erbB-2表达是胃癌发生的晚期事件,是恶性细胞的标志;③EGFR可作为预测胃癌的预后和指导治疗的指标之一。④EGFR和C-erbB-2在胃癌中的表达相互独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