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69篇 |
免费 | 61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619篇 |
综合类 | 691篇 |
水路运输 | 891篇 |
铁路运输 | 594篇 |
综合运输 | 23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7篇 |
2023年 | 60篇 |
2022年 | 84篇 |
2021年 | 111篇 |
2020年 | 91篇 |
2019年 | 60篇 |
2018年 | 25篇 |
2017年 | 40篇 |
2016年 | 48篇 |
2015年 | 74篇 |
2014年 | 142篇 |
2013年 | 160篇 |
2012年 | 196篇 |
2011年 | 199篇 |
2010年 | 199篇 |
2009年 | 239篇 |
2008年 | 259篇 |
2007年 | 215篇 |
2006年 | 182篇 |
2005年 | 163篇 |
2004年 | 161篇 |
2003年 | 165篇 |
2002年 | 144篇 |
2001年 | 122篇 |
2000年 | 104篇 |
1999年 | 106篇 |
1998年 | 79篇 |
1997年 | 89篇 |
1996年 | 78篇 |
1995年 | 55篇 |
1994年 | 59篇 |
1993年 | 44篇 |
1992年 | 57篇 |
1991年 | 46篇 |
1990年 | 56篇 |
1989年 | 64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65年 | 5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0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水平涂层逆反射亮度系数测试方法>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路面水平涂层的逆反射性能的测试方法,它的颁布为国内系统完整地开展路面水平涂层的逆反射性能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2.
Geometrical design of blade's surface and boundary control of Navier-Stokes equation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this article a new principle of geometric design for blade's surface of an impeller is provided. This is an optimal control problem for the boundary geometric shape of flow and the control variable is the surface of the blade. We give a minimal functional depending on the geometry of the blade's surface and such that the flow's loss achieves minimum. The existence of the solution of the optimal control problem is proved and the Euler-Lagrange equations for the surface of the blade are derived. In addition, under a new curvilinear coordinate system, the flow domain between the two blades becomes a fixed hexahedron, and the surface as a mapping from a bounded domain in R2 into R3 , is explicitly appearing in the objective functional. The Navier-Stokes equations, which include the mapping in their coefficients, can be computed by using operator splitting algorithm. Furthermore, derivatives of the solution of Navier- Stokes equations with respect to the mapping satisfy linearized Navier-Stokes equations which can be solved by using operator splitting algorithms too. Hence, a conjugate gradient method can be used to solve the optimal control problem. 相似文献
93.
94.
表面含裂缝沥青路面低温收缩断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沥青混合料的感温特性,应用ABAQUS的瞬态热分析和热-力耦合求解技术,采用奇异单元及断裂力学理论,对沥青路面在低温大温差作用下的温度应力表面裂缝问题进行了数值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外界环境温度变化对沥青路面面层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基层;低温收缩产生的温度拉应力在裂尖附近急剧增大,导致材料损伤,致使裂缝进一步扩展;降温幅度对应力强度因子KⅠ的影响显著,大温差是高寒地区沥青路面损伤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5.
不断加热富硅SiC(0001)样品,分别用低能电子衍射(LEED)仪,扫描隧道显微镜(STM)观察,当加热到950℃时,出现SiC(0001)(√3×√3)R30°重构面的LEED和STM图样.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记录发自SiC(0001)(√3×√3)R30°结构的角分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内层能级的能量进行解旋,使其与实验数据拟合.分析实验结果,得出SiC(0001)(√3×√3)R30°结构中Si2p和C1s的能态结构,并与体内的Si2p和C1s的能态进行比较,得出表面Si2p态的能量漂移,进而发现SiC(0001)(√3×√3)R30°重构面仅由硅原子形成. 相似文献
96.
97.
介绍了硅烷浸渍与复合防腐涂层的附着性能和抗渗性能的试验研究情况,通过试验证明硅烷浸渍剂与复合防腐涂层结合较好,能够达到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98.
研究了以(NH4)2S2O8—NaHSO3为引发剂,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淀粉和部分中和的丙烯酸(钾)、丙烯酰胺为原料进行交联接枝.在有氧状态和无氧状态下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高吸水性表面修复剂.在这两种状态下,比较了温度、引发剂用量对表面修复剂吸水率的影响,同时对单体混合物的温度变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9.
100.
金属防腐涂层附着力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喜年 《大连铁道学院学报》2006,27(2):42-45
根据金属基体材质不同以及防腐蚀涂料性能的差别,指出金属防腐蚀涂层附着力不仅受金属表面前处理工艺的影响,而且也受防腐蚀涂层固化质量的影响.提出了增强和改善防腐涂层附着力的解决办法和措施.对恶劣工矿环境下的机车转向架、清洗机传动部件及内腔等不同工件防腐蚀厚涂层固化,并进行相关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超短波强力深层辐射加热固化,可以有效提高金属防腐涂层附着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