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02篇
  免费   950篇
公路运输   10857篇
综合类   4283篇
水路运输   3562篇
铁路运输   5480篇
综合运输   670篇
  2024年   342篇
  2023年   707篇
  2022年   895篇
  2021年   1151篇
  2020年   1068篇
  2019年   587篇
  2018年   337篇
  2017年   376篇
  2016年   348篇
  2015年   618篇
  2014年   1001篇
  2013年   1082篇
  2012年   1164篇
  2011年   1268篇
  2010年   1263篇
  2009年   1345篇
  2008年   1389篇
  2007年   1164篇
  2006年   1042篇
  2005年   944篇
  2004年   834篇
  2003年   866篇
  2002年   661篇
  2001年   641篇
  2000年   461篇
  1999年   366篇
  1998年   366篇
  1997年   379篇
  1996年   394篇
  1995年   339篇
  1994年   285篇
  1993年   268篇
  1992年   243篇
  1991年   227篇
  1990年   227篇
  1989年   172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正确评价土的堆积稳定性,是进行工程开挖的基础。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砂土在三种密实度状态下的堆积稳定性及内部破坏机理进行了研究,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72.
产品信息     
和谐2型大功率电力机车通过2万t重载试验 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的和谐2型大功率电力机车在大秦线2万t重载组合列车牵引试验中取得成功。试验数据表明,该机车完全符合2万t重载组合列车牵引要求。  相似文献   
73.
通过对秦沈客运专线B2 8 9标段连山制梁场 2 4m单线整孔箱型简支梁静载试验的技术总结 ,综合介绍铁路预制后张法预应力箱型梁静载试验技术  相似文献   
74.
挤扩支盘桩受力机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崔江余  吕勤 《铁道学报》2002,24(3):62-66
通过36根室内模型桩和2根足尺挤扩桩的试验研究,分析探讨挤扩桩的受力机理及承载力性状;同时收集调研了21根工程挤扩桩试验资料,室内外试验中,通过埋设在支或盘部位的土压力盒和沿桩身布置应变计,分别测试支或盘分担荷载的传递规律,此外,对挤扩支盘桩的承载力标准值及变形公式提出建议,对该新桩型在工程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5.
为了研究基坑围护结构水平位移影响因素的敏感性程度,以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13号线13101标段留仙洞站为依托,首先,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对基坑开挖与支护的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其次,选取围护结构厚度、围护结构入土深度和砼支撑轴力3个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实现了9种不同情况的数值模拟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极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基坑开挖完毕时,围护结构产生的最大水平位移为25.59 mm,发生在基坑东侧13轴桩身标高11 m深度处,该位移值没有超过其监测控制值30 mm,满足基坑开挖安全性的要求;各影响因素对围护结构水平位移的敏感性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砼支撑轴力、围护结构入土深度、围护结构厚度。  相似文献   
76.
为研究富橡胶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抗剪切疲劳性能,对成型梁式试件进行了不同应力比加载条件下的双面剪切疲劳试验,并对其疲劳寿命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不同失效概率下的剪切疲劳方程。结果表明:应力比对富橡胶沥青稳定碎石的疲劳寿命具有显著影响,其剪切疲劳寿命服从双参数威布尔分布;本文建立了失效概率型(P-S-N)剪切疲劳方程和剪切疲劳损伤累积模型。  相似文献   
77.
超薄磨耗层是沥青路面的一种预防性养护措施,其抗滑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沥青路面的安全性。为了探究不同沥青对超薄磨耗层抗滑性能的影响及衰变规律,基于小型加速加载试验,采用摆式摩擦系数和构造深度表征3种不同改性沥青(SBS改性沥青、橡胶改性沥青和TPS高黏改性沥青)超薄磨耗层的抗滑性能,应用非线性指数模型对其抗滑衰减过程进行了拟合分析。结果表明:超薄磨耗层抗滑性能衰减速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大致分为压密变形、磨耗和趋稳3个阶段;沥青种类是影响超薄磨耗层前期抗滑衰减速率的重要因素,TPS高黏改性沥青超薄磨耗层表现出较为优异且稳定的抗滑性能;非线性指数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不同沥青超薄磨耗层的抗滑性能衰减规律。  相似文献   
78.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是一种新型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耐久性、高经济性及稳定性等特点,其性能相较于普通混凝土和高强混凝土更具优越性。目前国内RPC混凝土只用于一些小型构件,如铁路人行道步板、市政下水井盖等,在大型构件领域尚属空白。本次针对RPC混凝土应用于桥梁工程进行试验研究,在基本配合比基础上,根据试验结果不断优化调整,得出满足工程要求的活性粉末混凝土(RPC)配合比;基于RPC混凝土养护温度、龄期、外加剂掺量、水胶比、砂胶比、硅灰掺量和钢纤维掺量等因素对活性粉末混凝土强度影响规律进行研究,以期为活性粉末混凝土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9.
制动性能是影响汽车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明确车辆在制动性能检测中测量结果的分散性,能够更准确地评价车辆的制动性能,反映车辆的安全性能,文章进行乘用车发动机脱开的0-型试验(冷态制动时的常规性能),分析影响测量结果的各种因素,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同时,评定的方法对类似的制动性能试验或其他整车道路性能试验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具有可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80.
混合动力轿车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研制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晓明  谢辉  吴志新 《汽车工程》2006,28(6):525-529
介绍某型混合动力轿车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关键技术,着重阐述混合动力系统功能设计、控制逻辑和策略、系统硬软件设计以及动力系统台架联合调试的情况。研究轻度并联混合动力系统的控制策略、CAN通信、测试和试验等技术和方法,通过提高系统的控制功能和性能,最终达到改善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及排放等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