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39篇
综合类   22篇
水路运输   12篇
铁路运输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介绍了一种测算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结合我省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科技进步贡献率是在经济增长中,除去资本和劳动因素外,由科技进步等其他因素带来的经济增长所占份额。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转型,科学技术在促进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辽宁省1978-2008年的历史数据进行了整理计算;区别于以往算法,在测算过程中没有对动态"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直接回归,而是事先用工具变量法确定α,限定α取值范围;然后再运用"索洛余值法"测算出技术进步对辽宁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13.
围绕贵州省交通运输发展及科技进步概括,分析交通运输科技发展的现状、问题及特点,提出适用于贵州省交通运输发展特点的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的方法,为交通运输发展和考核科技进步工作提供依据,同时也为科学编制交通发展战略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从价值角度将生产要素划分为人力和物力资本两个方面,按照这两个方面对企业人力物力创造的贡献价值进行分离,并对分离的必要性及其分离模型的设计作了系统的研究。通过分离模型分别反映人力物力各自创造的贡献价值,为计量人力资本群体、个体贡献价值和人力资本参与收益分配提供了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5.
随着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噪声逐渐成为考察列车乘坐舒适性的一项重要指标。作为轨道车辆静止时的主要噪声源,空调送风系统产生的噪声会深刻影响乘客的舒适性体验,控制其噪声水平意义重大。传递路径分析可以评价分析激励点到响应点每条路径的贡献量,从而得到减弱噪声振动危害的方法。为了降低轨道车辆空调机组运行时通过风道传递到客车室内的噪声,对轨道车辆空调送风系统进行噪声振动传递路径的试验和仿真研究。首先,采用现场传递路径分析试验技术,获取其声/振能量传递的详细数据,并基于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法(OTPA)对各传递路径的贡献量进行初步分析。随后,基于统计能量分析法(SEA)对空调送风系统噪声进行仿真分析,利用试验数据对仿真模型进行修正,验证仿真的有效性。最后,使用修正后的仿真模型探讨送风过程中空气噪声和机械结构振动噪声的产生及在客室内的传播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客室噪声声压级峰值集中在315~1 000 Hz左右的中低频段;空气声是列车客室噪声的主要来源;空气振动是列车客室地板振动的主要来源;噪声激励源按对中部客室的噪声贡献率从大到小排行,依次为送风口,废排口,空调蒸发腔,回风口,空调冷却腔。研究工作可为轨道车...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应用索洛余值的中性技术进步理论方法,扩展性引入了公路网发展规模即等效里程因素,建立了公路网发展规模与区域国民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型,并以甘肃省近10年来的数据为例,综合分析测算了固定资产投资、从业人员、路网等效里程和其他因素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最后提出了甘肃省仍需继续加快公路网发展,以期为甘肃省国民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十二五规划要切实提高国内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切实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收入水平,切实加快社会事业建设。”蒋明麟委员在3月9日上午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举行的大会发言中,提出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科技进步是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实现交通运输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快速发展重要途径。科技创新是科技进步的关键和根基.科技进步是科技创新的成果体现。交通运输部颁布的”十二五”交通运输规划目标明确提出,要实现“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重大关键技术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的目标。为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为科技进步提出了要求,为科技发展提升交通服务能力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9.
斜坡海拔高度对滑坡贡献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地形地貌复杂,不同海拔高度的地形地貌,反映了坡体所在地区的地质构造、风速、冻融、降水、气温等自然条件与人类活动强度的较大差别,必然会对斜坡的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利用数据库中所收集的国内721处滑坡样本,对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的滑坡贡献率进行了研究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海拔1000~3500 m的中山地形区及50~200 m的高平原地形区,滑坡的贡献率权重最大;海拔0~50 m的低平原地形区及大于3500 m的高山地形区,滑坡的贡献率权重最小.  相似文献   
20.
在介绍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常用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江苏交通统计年鉴数据现状和交通科技统计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对如何准确进行江苏省交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问题进行了探讨,初步提出了应该选取的主要指标及其范围,并就如何在今后的工作中对这些指标数据进行采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