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29篇
综合类   24篇
水路运输   13篇
铁路运输   51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根据试验观察,提出了一种模拟预应力钢索与索道孔壁接触区域和接触压力的简单、实用的方法。通过对拱脚预应力钢索进行自平衡的计算,得到了接触压力荷载的公式。根据公式,将索力和接触压力分布荷载施加在物体的有限元模型上,通过将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可以看到二者吻合很好。在计算和试验过程中所得到的一些结论,对预应力结构的计算和设计,可以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2.
应用Kalker 的三维弹性体非赫弱滚动接触理论, 将运动于直线轨道上的单轮对蠕滑率 ?力关系, 建立在TPLR (非赫兹轮轨蠕滑力数表) 中。分析了不同正压力所对应的蠕 滑力值以及用表中的数值修正的蠕滑力值的精度。简单介绍了该表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73.
滚动导轨结合面参数识别及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系统仿真分析中,结合面建模准确与否是影响分析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实际工程应用中,通过实验对结合面的参数进行识别并应用于结构有限元建模,可以有效解决有限元建模时对结合面的处理问题.文中通过赫兹接触理论和模态实验法对滚动导轨的结合面参数进行识别,并运用仿真分析验证了有限元建模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4.
受电子接触网间接触压力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几条电气化铁路受电弓与接触网间(以下简称弓网间)接触压力情况,并根据接触网检测车的检测结果对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5.
高速列车受电弓低速风洞试验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目的:为了研究高速列车受电弓头动态接触压力特性和整弓气动阻力,在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FD-09低速风洞进行试验。试验的目的是为受电弓架结构优化设计和实际使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试验方法是相对气流方向,受电弓位置分顺弓(闭口)和逆弓(开口),弓头高度分别有900 mm、1 300 mm和2 300 mm。试验风速范围从100 km/h到280 km/h,间隔为20 km/h。研究结果: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弓架气动阻力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弓的气动力特性改进还有很大潜力。  相似文献   
76.
《中国铁路》2009,(5):77-77
日本发明精确测定弓网接触压力的方法并研发专利产品。本专利产品是高频范围内精确测定弓网接触压力的装置,因为弓架头部产生应力时,弓网接触压力的大小会相应变化,所以需要研究接触压力的动态变化。现用荷重计和应变仪测定弓架头部受惯性力影响的应力值,可作为在高频范围内定量评价接触网和设备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在新干线单链型接触网区间计测了弓网接触压力,当加装缓冲吊弦时,可减小接触力的变动。国外评价弓网接触状况的方法主要也是依据接触压力,日本现已占据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77.
高速弓网综合检测装置(1C)是检测发现高速铁路接触网缺陷并指导维修的重要手段,但是在检测发现的压力缺陷复核和处理上,现场尚无较好的处理方法。针对该问题,对检测发现弓网接触压力超限问题与几何参数缺陷相关性进行分析,显示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较大,压力缺陷的复核和处理应重点关注一跨内接触线高差问题,为现场复核和处理压力超限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8.
漏油:车辆停驶以后,油封四周接触压力不均匀,受力大的方向油封的变形就大。车辆停驶时间越长,其变形量越不易恢复,直至油封发生永久变形,以致产生损坏、漏油等现象。  相似文献   
79.
大型推力关节轴承结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ANSYS分析计算大型推力关节轴承分别承受轴向、径向和轴径向复合载荷时,轴承内外圈接触表面压力分布规律、压力与变形间的关系,为该类轴承的设计与结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以提高轴承在实际使用中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80.
文章针对太赫兹透射谱沥青含蜡量测试原理,介绍了沥青含蜡量理论分析方法,阐述了相应的含蜡量试验流程,并对比分析了沥青含蜡量与延迟性、衰减性的关系以及试验夹具的影响,为建立一种基于太赫兹透射谱的沥青含蜡量测试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