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29篇
综合类   24篇
水路运输   13篇
铁路运输   52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通过试验分析和仿真计算来研究脉冲太赫兹波在船舶有机防护涂层的传播特性。采用太赫兹脉冲成像系统的反射模式对不同结构的涂层样品进行试验检测,同时采用有限时域差分法进行仿真计算,为船舶涂层的太赫兹无损检测和评估提供理论支撑。结合脉冲响应函数,给出了多层结构涂层厚度无损定量评估的方案,并对试验信号和仿真结果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太赫兹脉冲检测能够达到满意的检测精度,具有较强的涂层厚度定量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92.
基于迹线法、Kalker的三维非赫兹滚动接触理论和半空间势函数理论解,分析不同接触荷载与接触状态下的轮轨接触差异.结果表明:接触荷载类型、饱和度、摩擦因数都是影响钢轨体内应力分布的重要因素;接触荷载类型主要影响钢轨体内的应力水平,对最大von Mises等效应力发生的位置没有影响;接触斑内黏滑分布和纵向应力整体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93.
<正>某海工船单点系泊系统采用SBM的设计,软钢臂结构的头部为圆形浮筒,尾部为长圆筒,中间有2个连接臂,单点系统与船舶通过钢丝绳连接。因其回转装置的大轴承经检测径向和轴向间隙超过磨损极限,需更换新回转大轴承和相关的密封件。因为轴承换新时必须使单点系泊装置中的轴承处于水平位置,这就要求将装有轴承的浮筒部分提升约15m,此时轴承中心在水平方向向后移动约4 m。提升机构主要由钢丝绳千斤顶、2个支撑架、  相似文献   
94.
考虑表面微观粗糙度的轮轨接触弹塑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接触单元方法,结合初应力法,采用测量获得的表面微观粗糙度,对轮轨弹塑性接触问题进行了研究,获得了轮轨的表面接触压力分布等结果。结果表明,轮轨表面微观粗糙度度使得接触区的峰值接触压力大大高于平整接触表面的接触压力,会造成轮轨表面出现塑性变形。对含表面粗糙度的轮轨接触问题,进行弹塑性分析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5.
本文基于经典的STRIPES接触模型,提出一种求解轮轨非赫兹滚动接触行为的快速计算方法.相比于STRIPES接触模型,该方法采用变化的渗透量比例系数,并且采用FaStrip算法求解切向接触问题.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本文运用该方法模拟一系列轮轨滚动接触行为,并与STRIPES模型和CONTACT程序进行对比.结果表...  相似文献   
96.
德国接触网动态检测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德胜 《电气化铁道》2004,(3):13-14,17
介绍了德国接触网动态检测技术、动态检测车的技术原理及特点,接触网主要参数的测量以及检测数据的分析评估。  相似文献   
97.
为了研究机械插口接头的强度随管道力学性能及尺寸的变化,并改进接头强度的计算方法以保证其强度在工作压力作用下的均一性,文中采用Генки-Ильюшина的塑性变形理论对接头进行强度分析,采用有限元法与迭代和逐次逼近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计算。深入分析了不同直径比和壁厚,不同弹塑性管材以及工作压力对机械插口接头的影响。对提高接头在不同初始参数条件下的强度均一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8.
为获得纤维增强应力吸收层的最佳防裂性能,建立有限元模型,采用货车的实测接触压力,分析纤维增强应力吸收层对基层存在裂缝的沥青路面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计算中应选择侧荷位作为临界荷位设置纤维增强应力吸收层,可以明显减少沥青面层在裂缝区的应力集中;纤维增强应力吸收层弹性模量取50~200 MPa是合适的;应力吸收层的厚度宜为5~15 mm。  相似文献   
99.
应用Kalker的三维弹性体非赫弱滚动接触理论,将运动于直线轨道上的单轮对蠕滑率/力关系,建立在TPLR(非赫兹轮轨蠕滑力数表)中,分析了不同正压力所对应的蠕骨力值以及用表中的数值修正的蠕滑力值的精度。简单介绍了该表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00.
针对采用检测方式无法较好地实现对动车组弓网高频动态特性进行测试的问题,开发了基于TMS320C5402的检测系统,以实现完全意义上的非接触式接触网检测。文中计算了相关检测算法,介绍了系统的总体设计,详细说明了系统的硬件设计,完成了系统的软件主程序流程图设计。 目录摘要:本文提出了通过测量动车组受电弓滑板变化状态并用配套算法计算出相应参数的方法,设计了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