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0篇
  免费   117篇
公路运输   806篇
综合类   512篇
水路运输   510篇
铁路运输   474篇
综合运输   105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胡立明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1,(5):261-264,293
静止侧压力系数K_0是进行地下结构设计时必不可少的参数,准确确定K_0系数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依托上海深隧工程,采用三轴仪开展K_0固结试验,研究不同加、卸载路径下土体K_0系数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几种常见的静止侧压力系数确定方法的适用性,并根据试验结果得到了新的预测公式。结果表明:(1)深部黏性土的K_0值在0.30~0.45之间,且与土层的先期固结压力成正比;(2)在取土引起的应力释放到再加载的过程中,部分试样的K_0值先减小至低于正常固结值,再增大并逐渐稳定;(3)采用经验公式估算K_0值时,土体内摩擦角宜采用正常固结时的有效峰值内摩擦角。  相似文献   
992.
为研究不同聚羧酸减水剂掺量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制备含有不同减水剂掺量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并对其流动度、抗压强度、收缩性能及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减水剂掺量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早期抗压强度与流动度影响存在临界点,超过临界点后,增加减水剂掺量,UHPC流动度保持稳定,但早期和后期抗压强度有不同程度下降。增加减水剂掺量,超高性能混凝土早期自收缩降低,而长期干燥收缩和电通量值显著增加;减水剂掺量越大,继续增加减水剂掺量时超高性能混凝土电通量值增长越快,抗氯离子渗透性能降低明显。  相似文献   
993.
通过对斜拉桥主梁悬臂段前支点挂篮的详细设计和施工中的严格控制,详细介绍了前支点挂篮施工在空间索面斜拉桥中的运用、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法和前支点挂篮施工中的其他技术细节,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94.
在城市路网拓扑结构和动力学过程的基础上,增加对其时序特性的考虑,提出适用于城市路网关键交叉口识别的模糊时序网络模型。首先,阐述一般时序网络的描述方法和超邻接矩阵时序网络模型的原理,分析其优势以及将其用于城市路网分析的局限性;然后,提出优化措施,一 方面结合交通网络的功能特性,以动态交通参数构造单个时间步网络的层内交叉口交互强度模糊指标,另一方面借鉴并改进邻居拓扑重叠系数,对其进行模糊化处理,实现两相邻时间步网络层间交叉口关联强度的差异化表达;之后,在改进时间步层内、层间关联描述矩阵基础上,搭建模糊超邻接矩阵(Fuzzy Supra-adjacency Matrix, FSAM)时序网络模型(FSAM模型);最后,以某城市核心区域147个交叉口构成的路网数据验证模型有效性。结果表明:以时序网络模型分析交叉口重要性非常必要,以中位数表达交叉口在时段内的重要性排序更为可靠;FSAM模型对交叉口重要性的排名时间序列有阶段持续性特征,且相比于特定时间步下基于单一指标的关键交叉口识 别结果具有更丰富的内涵;不同时间颗粒度下,FSAM模型对交叉口重要性排序的一致性较好,结果较为稳定。综上,该模型可供城市路网关键交叉口识别之用。  相似文献   
995.
为解决硬岩中超大型地下工程复合式衬砌二次衬砌模筑混凝土施工困难、模板工程复杂、混凝土圬工量大等问题,以某地下储油库为依托,应用有限差分计算软件与现场原位试验的方法,对大型地下工程进行力学机制研究及支护体系优化。研究结果表明: 1)在围岩条件较好的岩体中开挖大型地下洞室,在支护参数选择合理、施工质量得以保证的前提下,使用单层喷射混凝土衬砌可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混凝土用量; 2)采用聚丙烯纤维喷射混凝土支护+低预应力锚杆的优化支护体系相较于Q系统岩石支护表所得的支护参数可更好地控制围岩变形,减少支护结构与围岩的拉应力区,达到与复合式衬砌接近的支护效果; 3)现场试验后发现优化后的支护体系在变形与应力方面可达到预期效果,穹顶最大变形约8 mm,支护结构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96.
张西江 《水运工程》2022,(S2):59-64
作为一项新兴水处理技术,超磁分离水体净化技术近年来在国内外发展迅速,目前正在开展广泛研究和工程应用。本文以白洋淀生态清淤三期工程为实例,针对项目需处理水量大、周期短、占地有限等工程难点问题,对该项技术特点及工艺流程等进行了重点论述,得出超磁分离水体净化技术在污染水处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污染水处理提供经验及借鉴。  相似文献   
997.
为揭示施工龄期内超高层建筑泵送自密实混凝土(SCC)轴心抗压强度、弹性模量以及劈裂抗拉强度等力学性能的时变规律,提供超高层建筑施工阶段力学性能分析的基础依据,依托某一超400 m高层建筑泵送SCC制作了120个试件,包括96个圆柱体件和24个立方体试件,并对其进行了不同时间龄期的力学性能测试,获取了超高层建筑泵送SCC的应力-应变曲线,提出了各力学性能指标时变及关系计算公式. 研究结果表明:超高层建筑泵送SCC在免振条件下具有良好的密实性;随着龄期的增长,超高层建筑泵送SCC的峰值应力增大,且其峰值应变显著大于普通混凝土的;早期14 d内为各项性能增长的关键阶段,弹性模量在90 d后趋于稳定,而轴心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在28 d后仍有大幅增长;龄期T ≤ 60 d时,超高层建筑泵送SCC的轴压刚度随龄期增长呈增大趋势,而相对韧性则呈减小趋势,龄期T > 60 d时,二者均变化较小趋于稳定;超高层建筑泵送SCC强度的提高能增快早期性能的发展,且能增大轴压刚度和相对韧性;提出的各力学性能指标时变计算公式能为超高层建筑泵送SCC的力学性能预测与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98.
针对目前山西省高速公路收费中心数据处理系统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未来改造的架构设计,并进行方案对比选择,最后提出一种目前及今后IT发展应用较广及稳定的方案。  相似文献   
999.
采用有限元分析设计软件BISAR分析了大粒径沥青稳定碎石材料作为基层材料时,面层与大粒径沥青混合料(LSM)基层层间剪应力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说明用BISAR对路面结构进行仿真模拟是一种经济、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李明俊 《铁道货运》2011,29(4):29-31
介绍了长治北站企业专用线货车超偏载的基本状况,分析了企业专用线货车超偏载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通过实施强化专用线企业安全氛围、建立完善专用线企业装车基础管理、强化专用线企业运输员素质培训、严把专用线装车各环节等防治货车超偏载的措施,收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