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8篇
  免费   86篇
公路运输   945篇
综合类   991篇
水路运输   482篇
铁路运输   627篇
综合运输   239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206篇
  2008年   225篇
  2007年   203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本文就新的交通理论在环路建设中的运用情况 ,从快速路系统整体构思角度 ,对立交、出入口、交织和路网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文中分析了立交及出入口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对快速路设计中值得借鉴或需深入研究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2.
目前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国的几个大的汽车公司进入中国.中高级轿车产品的竞争在大众、通用、本田和日产公司之间展开;普通级轿车现在已有9家国际汽车公司参与竞争,竞争趋于白热化;有11家国际汽车公司参与MPV、SUV和吉普等车型的竞争,日本占据首位.德国大众公司最早进入中国,是中外合资的典范;日本公司90年代后期进入中国,目前有8家公司在华生产汽车及其零部件.预计未来10年,我国在有效控制股比的条件下,会嫁接跨国公司的先进管理模式,实现我国汽车工业在技术、品牌、营销体系等方面的升级换代.中国汽车工业格局更趋国际化.  相似文献   
163.
公路客运站布局和选址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在根据布局和选址原则经验比选备选站址的基础上,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为目标建立客运这站布局和选址模型,并探讨参数确定和计算步骤,可用于公路客运站布局和选址的优化决策。  相似文献   
164.
公路货运站场经验比选—理论分析布局和选址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根据布局和选址原则利用经济比选确定货运站备选址基础上,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为目标,建立货运布局和选址数学模型,并探讨参数确定和计算步骤,可用于公路货运站布局和选址的优化决策。  相似文献   
165.
郑来成 《中国港口》2003,(10):27-28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90年代后期,厦门湾两岸港口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不到10年时间内,厦门湾新增建有海沧国际货柜、漳州港招银港区和后石电厂港区,加上原有实力雄厚的厦门港,如今厦门湾已形成港口投资多元化、管理机制灵活、普遍繁荣的现代化港口群体,有力推动了厦门湾区域性经济的发展.但在港口快速发展中,由于厦门湾南北两岸行政区域不同,各港口经营者出自不同的利益和竞争的需要,存在港口之间自我封闭及排他性的现象,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厦门湾港口群体综合实力的提升和港口经济效益的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66.
西北地区毗连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是我国向西开放的前沿;第二亚欧大陆桥在西北境内通过的长度超过3000km,是沟通我国与中亚和欧洲联系的必经之路;西北能源,派游,矿产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西北地区又是多民族的聚居地,人民的安泰是国家长治灸安的保证。可见西北地区具有何等重要的战略地。然占国土面积近1/3的西北地的铁路总长在全国六大经济区中却倒数第一位。因此,加快西北铁路建设  相似文献   
167.
“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是国家为加快公路建设而做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公路建设的步伐。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使得原有收费公路的收费环境和站点布局发生变化。本文从增强收费站点与城市道路规划协调性的角度,阐述了如何通过优化收费站点布局来提高车辆收费效能。  相似文献   
168.
169.
路网、区域性编组站现状评价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15个路网性编组站和17个区域性编组站目前的主要设备及能力状况;指出了编组站在整体布局上、与区间能力及内部各系统的能力协调上、编组站的改扩建及自动化改造中、编组站的设计观念必设备的维护维修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导致车流不均衡性加剧的原因,并指出车流不均衡性的加剧是目前编组站面临的新挑战。研究了运输新产品的开行对编组站的影响,收集了全路受影响较大的八个编组站的有关数据,利用统计分析、计算机模拟的方法,着重对到达注进行了研究,并引入参数ф、ψ来描述车流的不均衡程度。研究结果比较表明,目前车流的不均衡程度已十分严重。文章从编组站的布局及编组站自身两方面,提出了消除不均衡影响的对策;分析研究了编组站为适应我国铁路大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