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77篇
  免费   1184篇
公路运输   6587篇
综合类   6364篇
水路运输   4311篇
铁路运输   3199篇
综合运输   600篇
  2024年   244篇
  2023年   914篇
  2022年   1020篇
  2021年   1203篇
  2020年   854篇
  2019年   824篇
  2018年   390篇
  2017年   495篇
  2016年   478篇
  2015年   654篇
  2014年   948篇
  2013年   881篇
  2012年   990篇
  2011年   1009篇
  2010年   1084篇
  2009年   1117篇
  2008年   1182篇
  2007年   1036篇
  2006年   851篇
  2005年   765篇
  2004年   659篇
  2003年   695篇
  2002年   540篇
  2001年   523篇
  2000年   349篇
  1999年   212篇
  1998年   210篇
  1997年   193篇
  1996年   177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104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93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51.
文章对地基土中的初始应力场分布进行有限元分析,基于经验公式法确定地基土竖向累积塑性应变计算模型,利用分层总和法确定地表的沉降变形。针对沿海某城市道路工程的计算结果表明,随道路开放交通时间的增加,地基表面沉降逐渐增大。同时,地基表面沉降速率逐渐减小。道路运营1~2年后,地基附加沉降基本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95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城市主城区受其原有路网布局及道路基础设施限制,道路交通压力不断增大。为缓解中小城市主城区的交通压力,文章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道路网布局调整和交通组织优化两个方面提出改善方案,并利用TransCAD对改善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通过实例验证,证明了改善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53.
数字地面模型(DTM)及Civil 3D用于公路选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数字地面模型(DTM)与AutoCAD Civil 3D到沈阳—海口国家高速公路遂溪至徐闻段高速公路项目初步设计中,通过对数字地面模型的建立、道路模型的建立、三维效果图与动画漫游及工程图纸、表格的输出,到达短时间内顺利完成本项目的多方案设计与比选。  相似文献   
954.
为研究货运繁重公路的车辆荷载谱和疲劳车辆模型, 基于佛山平胜大桥的动态称重系统采集的多时段车流数据, 归类出了车辆荷载谱的10类代表车型, 分析了代表车型的轴距、质量、轴重和超载数据, 以及沿不同车道的车辆和轴重分布特性, 提出了可用于钢桥疲劳评估的车辆荷载谱; 以疲劳加载率最大的六轴车辆为原型, 基于疲劳损伤等效原则分别提出了桥梁单向重载车道的疲劳车辆模型和简化疲劳车辆模型。计算结果表明: 平胜大桥呈现货运繁重公路的典型特征, 车辆日均通行总量达到了45 065veh, 约为《AASHTO LRFD》定义的日均通行量20 000veh的2.3倍; 疲劳车辆在全部交通流中的比例为51.6%, 为《AASHTO LRFD》定义的20.0%的2.6倍; 货车占疲劳车辆总数的45.2%, 主要分布于重载车道, 而且通行货车超载比例占到相应车型的30%70%, 最大超载货车达到了132.5t;两轴货车超载率为29.0%, 等效质量达到17.5t, 后轴等效轴重达到12.1t, 因而不能忽略两轴货车的疲劳加载贡献。对比《AASHTO LRFD》五轴标准疲劳车辆模型(前轴轴重为2.6t, 中间双联轴和后面双联轴的单轴轴重均为5.4t) 和简化标准疲劳车辆模型(前轴为2.6t, 中轴和后轴均为10.8t), 提出的六轴单向疲劳车辆模型总质量为33.1t, 前轴轴重为3.6t, 中间双联轴和后面三联轴的单轴轴重均为5.9t;简化单向疲劳车辆模型的前轴轴重为3.6t, 中轴和后轴分别为11.8、17.7t;针对重载车道提出的六轴疲劳车辆模型总质量达到了36.5t, 前轴轴重为4.0t, 联轴中的单轴轴重均为6.5t;对应的重载车道简化疲劳车模型的前轴轴重为4.0t, 中轴和后轴轴重分别为13.0、19.5t。  相似文献   
955.
为提高舰船运载机组稳定性, 并有效抑制振动, 在机组推进轴系中采用了一种可倾瓦轴承支点弹性技术(瓦块支点安装有蝶形弹簧), 以某大型燃气轮机为对象, 在轴系四瓦可倾瓦轴承瓦块支点处引入蝶形弹簧结构, 并采用流固热耦合计算模型和轴承多场分析技术, 分析了可倾瓦轴承的温度场、压力场、刚度与阻尼等特性参数, 研究了支点弹性技术对大型可倾瓦轴承摩擦学与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 在3 000r·min-1工作转速下, 刚支结构时可倾瓦轴承最大油膜压力为6.5MPa, 弹支结构时最大油膜压力为6.7MPa, 弹支结构相比刚支结构轴承油膜压力略有上升, 此时2种支点结构轴承的温度变化不大, 最高温度分别为98.95℃与98.85℃; 随着转速的增大, 2种支点结构可倾瓦轴承的主刚度均呈下降趋势, 而其交叉刚度只在±0.1MN·m-1范围内变化; 在3 000r·min-1下, 弹支结构轴承主刚度为3.5GN·m-1, 主阻尼为6MN·s·m-1, 相比刚支结构轴承主刚度提高了59%, 主阻尼提高了39%。可见: 可倾瓦轴承采用瓦块支点弹性技术, 轴承温度变化不大, 最高油膜压力略有增加, 轴承主刚度和主阻尼明显提高, 这对增加稳定性和抑制振动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956.
本文依据沈吉高速公路(草市至南杂木段)交通量情况,分析了路面车辙病害产生的原因、发展规律,建立了基于粘弹性材料变形发展趋势及此高速的历史实测数据的车辙发展模型,最后得到了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优的路面维修时机及维修方案。  相似文献   
957.
以非连通型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为研究对象,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周期性运行特点,在深入考虑拥挤及换乘客流脉冲性到达特征的前提下,给出1个循环周期内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费用及乘客出行费用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以各运营线路发车间隔及发车时刻相位差为决策变量,以乘客及运营企业的综合费用最小为目标,以列车发车间隔、列车容量、站台容量、运营补贴等为约束,建立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列车时刻表优化模型.根据模型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仿真的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算例结果显示,与既有优化方法相比,本文模型能够更加细致地刻画乘客换乘过程,有效降低系统综合费用,并确保各项服务指标在安全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958.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2):204-205
首先建立了改进的优劣解距离法综合评价模型,然后根据现代有轨电车的运营特征,构建了其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应用改进的优劣解距离法综合评价模型,对四个城市现代有轨电车的运营情况进行了评价。通过对比分析评价结果和实际运营情况表明,城市现代有轨电车运营情况的分析评价用此方法确实可行。  相似文献   
959.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5):160-162
分析了有轨电车仿真评估的特点与适用性,并针对不同建设阶段,总结了评估的侧重点,阐述了包括有轨电车仿真建模基础调研内容、背景交通仿真方法、有轨电车相关建模、运行评估参数选择的考虑因素、工作流程以及重点。以珠海市有轨电车1号线仿真分析项目为例,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有效性,基于仿真结果对1号线一期工程信号控制方案进行择优,指出运营管理的关键节点,并针对二期工程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60.
以广西河池机场道槽区高填方路堤工后沉降原位监测结果为基础,分析了两种指数模型、双曲线模型、幂函数模型、平方根模型和对数模型等回归参数模型在河池机场道槽区高填方路堤工后沉降预测中的适用性。通过与实测数据对比分析,确定了能较真实反映河池机场道槽区高填方路堤工后沉降规律的指数模型。采用该模型进行了道槽区路堤工后沉降预测,预测结果表明,由于道槽区高填方路堤填筑体厚度极不均匀,工后沉降变化显著,但单位路堤填高沉降量较为均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