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85篇
  免费   299篇
公路运输   9884篇
综合类   9813篇
水路运输   688篇
铁路运输   710篇
综合运输   889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311篇
  2022年   185篇
  2021年   260篇
  2020年   196篇
  2019年   242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225篇
  2016年   271篇
  2015年   483篇
  2014年   1188篇
  2013年   997篇
  2012年   910篇
  2011年   1356篇
  2010年   1454篇
  2009年   1796篇
  2008年   1485篇
  2007年   1313篇
  2006年   1196篇
  2005年   1208篇
  2004年   1110篇
  2003年   1104篇
  2002年   813篇
  2001年   606篇
  2000年   530篇
  1999年   328篇
  1998年   276篇
  1997年   267篇
  1996年   310篇
  1995年   251篇
  1994年   217篇
  1993年   206篇
  1992年   232篇
  1991年   207篇
  1990年   143篇
  1989年   13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温度应力对既有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开裂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采用三维空间实体单元,在分析连续箱梁桥温度应力分布规律的基础上,研究了温度梯度、箱梁的肋板与顶板刚度比以及跨径比等参数变化对温度应力的影响,并分析比较了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版和JTG D60-2004版计算的温度应力。结果表明,在JTG D60-2004版温度梯度荷载作用下,箱梁顶板上下缘产生较大的横向拉应力,顶底板上下缘产生较大的纵向拉应力,产生较大温度应力处与实桥出现裂缝的部位基本吻合,从中揭示了温度应力对既有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开裂的影响。  相似文献   
932.
首先对新型废料——增钙渣和增钙粉煤灰进行了物理化学性能分析,证明其活性优于普通混凝土。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双掺该材料的水泥混凝土的力学强度试验结果进行了极差和方差分析,得出了影响强度性能的因素。采用快冻法等规定的试验方法验证了双掺混凝土的抗冻、收缩、抗磨耗等路用耐久性能。对双掺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机理进行了级配调整、改善界面性能、孔结构等3方面的理论分析。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双掺增钙渣、增钙灰混凝土的抗压、抗折强度、抗折弹性模量等力学指标达到重交通等级公路要求,抗冻性能、收缩性能与普通砂混凝土相当,抗磨耗性能超过了普通砂混凝土,证明双掺此种材料的水泥混凝土可以满足公路建设的需要,而且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社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33.
传力杆与混凝土界面的接触应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传力杆失效机理,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接缝处设传力杆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交通荷载和温度变化引起的传力杆与混凝土界面的接触应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轮载或者温度变化作用下传力杆与混凝土界面存在明显应力集中现象,在传力杆顶部和底部存在压应力集中现象,在传力杆两端存在拉应力集中现象,致使界面处容易产生初始裂缝并被挤碎,传力杆松动量增大,传递荷载能力降低,甚至导致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损坏。  相似文献   
934.
通过对水泥路面唧泥及板底脱空问题的分析,采用压浆技术进行处理,在试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合适的材料配比、技术要求及施工工艺,对水泥路面基层设计及水泥路面预防性养护具有一定的实践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35.
改性沥青路面因其良好的性能和显著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在公路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碾压不够、路面残留空隙率过大等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文中就AK13和AK16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碾压工艺及注意事项,提出了改进沥青路面碾压工艺的建议.  相似文献   
936.
高压水射流切割加工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压水射流是一项在工业上应用广泛的技术。文中介绍了高压水射流技术加工特点及应用,分析了高压水射流切割加工机理,简单介绍了该技术在公路工程领域中的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937.
平整度是体现公路路面使用品质与行车舒适性的最直接的外观指标,能直接反映公路建成通车后的整体效果。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的发展,由于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表面平整、行车舒适、耐磨抗滑、低噪声、施工周期短、维修简便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如何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提高路面工程的质量,已成为高等级公路建设中的难点、重点,近几年竣工通车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沉陷、接缝台阶、波浪、碾压车辙、桥涵与路面连接处跳车等路面不平整现象,该文根据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某些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得出了沥青混凝土路面不平整的主要原因及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938.
考虑动压与路面粗糙度时轮胎湿牵引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永刚  刘小君  王伟  刘焜 《汽车工程》2007,29(7):616-619,629
根据流体动力润滑理论,将轮胎黏性滑水问题模拟为胎面单元与路面之间的动压、挤压膜问题,同时考虑了路面粗糙度的影响,建立了轮胎胎面单元黏性滑水问题的数学模型,并进行数值求解。以矩形胎面单元为例分析了胎面单元对轮胎黏性滑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轮胎的薄膜湿牵引性能与滑动速度成反比;在考虑路面粗糙度的情况下,引入了膜厚比作为轮胎的薄膜湿牵引性能衡量标准,得出湿牵引性能与路面粗糙度成正比的结论。  相似文献   
939.
《驾驶园》2007,(7):35
夏季雨水颇多,行车的朋友难免会遇到积水路面.如果在涉水过程中操作不当,车辆很容易熄火.  相似文献   
940.
《驾驶园》2007,(7):42-45
1.行驶方式不同带来的能耗差异 汽车的运行状态对燃油消耗量有很大的影响,沿着水平良好路面匀速行驶是最为理想的运动状态,此时汽车仅克服滚动阻力和空气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