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6篇
  免费   15篇
公路运输   468篇
综合类   157篇
水路运输   3篇
铁路运输   1153篇
综合运输   1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8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介绍了利用空气弹簧控制系统使车体倾摆,以提高通过曲线时的速度和舒适性,该控制系统具有高性价比。  相似文献   
52.
铁道车辆涂层抗石击性能试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动车组运行速度的提高,车体表面涂层受石击损坏情况加重.根据高速铁路的特点,分析环境影响因素,比较汽车行业的主流石击试验方法标准.经过研究和试验比对,提出适用于铁道车辆涂层的抗石击性能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53.
0前言铁道车辆的车体是通过焊接将车顶板和地板、再加上若干侧板结合在一起的六面体(图1)。板件焊接时,由于受到热影响和骨架本身的误差,车体各部的尺寸相对于图纸,有时会产生数毫米至数十毫米的公差。为此,根据各  相似文献   
54.
100%低地板现代有轨电车具有节能、环保、投资小、载客量适中、乘坐舒适性高、后期维护费用低等特点,同时面临着严峻的轻量化及减重要求。对车体结构轻量化以及车体部件和内饰部件轻量化材料的应用开展研究,介绍了相关设计结构及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55.
以某时速350 km、16辆编组的双层动车组为研究对象,考虑车辆平衡对车辆布局进行优化,并对动车组除车体外的其他部件进行轻量化设计。建立车体有限元计算模型,采用控制变量法分析车体相关部位参数变化对车体模态的影响,优化车体结构,确定车辆整备状态下的模态频率。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列车布局方案及编组形式,相比于16辆长编组单层动车组,双层动车组的定员可提高31.8%;通过对动车组其他部件质量进行有效控制,质量降低2.4 t;车辆整备状态下菱形模态振动频率可达10.318 Hz。  相似文献   
56.
为满足铁道车辆更安全、更舒适的需求,采用了拓扑优化与形状优化相结合的结构优化法,以减轻铁道车辆车体结构的质量,提高车体结构刚度。  相似文献   
57.
在某跨坐式单轨车辆头车车体前期开发中,引入"分析驱动设计"理念,建立了隐式全参数化车体模型,并根据车体空间布置情况,设定了车体骨架5个厚度变量和4个形状变量的变化范围;通过试验设计建立了近似模型,得到了输入变量与性能指标之间的关系;最后进行轻量化优化,获得了满足一阶扭转模态、一阶弯曲模态及弯曲刚度多学科性能要求的前期全参数化车体模型。  相似文献   
58.
为考察焊接环境对焊接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有、无气体保护条件下不锈钢激光搭接焊接头微观分析、腐蚀分析、静强度分析及疲劳强度分析,结果表明有、无保护气体对不锈钢激光搭接焊接头的焊缝组织与性能无明显影响。分析结果为轨道车辆不锈钢车体激光搭接焊生产工艺中取消气体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为节省焊接设备支出及气体消耗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9.
根据跨座式单轨车辆的侧倾方程推导了跨座式单轨车辆的柔性系数计算公式,采用UM软件计算了跨座式单轨车辆以极低速度通过曲线时的车体侧滚角。动力学仿真结果表明:文章推导的柔性系数计算公式与动力学仿真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0.
Voith Maxima40CC型内燃机车设计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开发一种能满足欧洲最新的静结构强度标准(EN12663)和抗撞性能标准(EN15227)的车体结构。由于机车牵引功率较大,所以机车具有体积和重量大的动力驱动机组,并具有6组动轮对。较长的机车总长度和126t的总重量对机车车体结构的强度和刚度提出了特别高的要求。此外,作为首次对于一种重型六轴机车,还需要寻求一种能够满足EN15227标准要求的抗碰撞设计。上述两个任务可以通过采用高性能撞击能量吸收装置和优化的具有整体式变形区的自承载车体结构来实现。最终设计的车体结构具有高的强度储备和高的刚度,并具有较轻的重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