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9篇
  免费   23篇
公路运输   182篇
综合类   144篇
水路运输   5篇
铁路运输   243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21.
节日期间,人员出行频繁,车流密集,道路交通环境变得更为复杂。驾驶员在节日期间行车,需时刻牢记并严格遵守"三大会律"和"八项注意"。  相似文献   
422.
铁路货物运输费用的计算离不开铁路货物计费径路,随着铁路营业里程不断增长,路网结构日益完善,铁路货物计费径路对铁路货发量和营业收入的影响日益加重.为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铁路运输效率和效益,结合历次铁路车流径路调整,国铁集团对铁路货物计费径路进行了多次优化.在回顾铁路货物计费径路历史沿革的基础上,对北京局集团公司货物计费径路...  相似文献   
423.
李婷  杨璐图 《汽车杂志》2012,(8):236-246
当你拥有一辆车的时候,你无形中被赋予一项权利,大多数时候你不自知,被困于城市交错的车流里。国人对汽车与公路文化的迟钝,源自于贫瘠的汽车文化追不上汽车工业发展的速度。  相似文献   
424.
城市道路网络合理等级级配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提出道路功能不分、路网级配不合理是当前城市交通问题存在的直接原因之一。以中、美两国为典型,比较了国内外道路分级方法的异同,分析了国内部分城市路网级配失衡的现状。对影响道路网络级配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按作用方式和作用方位将其分为4类,分别对各种因素进行了详细阐述。在此基础上,结合道路的功能特点,提出了调整规范推荐级配的定性方法和基于车流合理分担率计算级配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425.
王鹏飞  岳昊  关宏志 《城市交通》2018,(2):89-95,102
为尽快将路网宏观基本图理论应用于实际交通管控中,利用车流波动理论从交通流状态演化的角度分析路网宏观基本图中磁滞现象的产生机理。以日本京都市的实际观测数据验证部分结论的可靠性。通过理论研究及案例分析发现:1)路网中低密度、高流量的交通流状态经过拥堵流状态后转化为低密度、低流量的交通流状态是磁滞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2)在相同路网车辆数的条件下,相较形成过程,磁滞环的消除过程会使得路网中产生更多的拥堵路段及拥堵溢出点;3)当路网中存在非拥堵路段可供逐渐增加的车辆选择时,路网宏观基本图有可能在磁滞环形成过程中出现路网车辆数持续增加、但路网总流量保持不变的奇异现象。  相似文献   
426.
为适应货主动态需求和运到期限要求,采用动态车流组织方法进行编组方案调整、列车运行方案与车流挂线的综合优化.考虑车流时空分布不均衡性,结合基本运行图架构,运用时空网络描述车流组织动态过程,考虑车流组织过程时空连续性、车站与线路时空能力及运到期限等约束,在静态车流组织优化模型目标基础上考虑车流到后待解与编后待发的延迟费用,构建货物列车开行方案整数规划模型.基于 K短路构造初始解,依据列车能力利用率阀值评估方案,从而调整车流改编方案搜索邻域解,设计模拟退火求解算法.实例研究表明,相比静态模型,所建模型的决策变量能更清晰地反映车流对车站线路时空能力的占用状况,优化方案能有效匹配车流时空分布不均衡性,有利于车流接续与流线结合.  相似文献   
427.
为更客观、系统地分析无信号交叉口的安全性能,提出“车流冲突线”概念.通过分析首部车冲突概率、碰撞后严重程度比和冲突向后传递长度,构建无信号交叉口安全风险评估模型.研究表明:基于临界冲突距离值构建的首部车冲突概率模型,考虑两车速度、角度、加速度和反应时间,更接近交通冲突的真实过程;借助物理碰撞学原理可确定 3种冲突型态碰撞严重程度的权重关系,即,交叉∶合流∶分流为 12.705∶1.000∶1.000;利用数学期望知识建立的交叉口当量期望车流冲突量模型,综合考虑冲突发生的潜在机率、交通量大小、车辆位置等因素,可更真实描述实际车流冲突行为.  相似文献   
428.
在道路交通驾驶模拟系统开发平台的基础上,加载动态车流,以实现交通流的真实性,利用Vissim的交通流仿真功能,通过编程语言VC对驾驶模拟系统与Vissim的接口进行了研究,实现了道路交通驾驶模拟系统的交通流仿真,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这一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29.
行人穿越车流的特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地调查测量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行人穿越车流时的平均步行速度,行人所需要的穿越时间,综合运用交通工程学和心理学理论,分析了影响行人穿越车流的各个因素的特征,得出行人穿行车流过街的流程图,并对防治行人穿越车流过街的违章行为的发生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30.
杜振财  王丽  荣建 《公路交通科技》2005,22(5):124-127,151
通过对跟驰车队刺激———反应过程以及人车单元组合的微观特性分析,说明跟驰车队中具有产生混沌现象的必要特征。首先运用数学方法给出4种期望车头间距理想模型,将Rossler混沌吸引子模型分别引入4种模型中,然后选择能更好地描述实际交通流状态的期望车头间距模型,并利用高精度车载GPS设备在城市快速路上采集的实测跟车数据对该模型进行标定和验证后,认为改进的期望车头间距模型能更好地反映实际交通流的跟驰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