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91篇
  免费   142篇
公路运输   1731篇
综合类   958篇
水路运输   448篇
铁路运输   1845篇
综合运输   151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180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46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78篇
  2014年   254篇
  2013年   239篇
  2012年   316篇
  2011年   327篇
  2010年   319篇
  2009年   366篇
  2008年   320篇
  2007年   275篇
  2006年   243篇
  2005年   232篇
  2004年   194篇
  2003年   194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56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汽车智能化、网络化、自动驾驶的大浪已经来临,ADAS技术的不断革新,高品质车载娱乐影音以及FOTA远程升级,V2X、大数据、云计算等一系列技术的发展,都推进了车载网络容量需求的爆发式增长,传统的CAN、 LIN已无法满足大数据的传输。本文主要介绍基于商用车的车载以太网通信技术应用,包括以太网应用场景设计、架构设计、应用层协议介绍、通信测试等。  相似文献   
992.
为丰富车辆AVNT系统功能并提高其性能,提出了一种两机四屏的车辆AVNT系统解决方案。本文详细介绍了该方案的功能结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和交互设计,以及实现中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3.
<正>2015年7月29日,福田欧辉客车搭载福田汽车集团举办的"对话长江经济带共建绿色生态廊道"2015中国长江经济带绿色城市发展高峰论坛暨福田汽车集团新能源技术应用及绿色装备成就展。同期举办"情系潇湘智绘蓝天"2015福田欧辉湖南地区新能源产品推介会,来自湖南长沙、株洲、益阳、湘潭、常德以及湖北黄石等地区近100名客户代表与欧辉客车领导班子齐聚一堂,中国交通报、客车联盟网等媒体见证了福田欧辉"智蓝新能源一体化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94.
为合理延长铁路用车载蓄电池更换周期以降低寿命周期成本,对蓄电池在实际使用环境下的劣化状况进行了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恰当地延长了蓄电池的更换周期,从而实现了高效维护的目标。  相似文献   
995.
以基于直流微网构建的光储一体化能源系统为研究对象,对系统能量管理策略进行了研究。介绍了一种光储一体化能源系统,分析了该系统的基本运行原则,并说明了系统在不同条件下的运行工况,最后给出了工况切换的条件以及转换图,并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证实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6.
997.
我国即将建设以川藏铁路为代表的一大批复杂艰险山区的高标准铁路。受地质条件及电力系统影响,牵引变电所的接地设计将面临地形受限、高填方、土壤电阻率高、短路电流大等诸多困难和挑战。基于CDEGS软件建立的牵引变电所接地网仿真计算模型,分别对常规接地网、深井接地、外引接地以及提出的双层接地网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和指标考核,分析接地电阻、接触电势校核以及经济指标的对比。数据显示常规、深井及外引接地方式在地形受限的复杂环境中效果不明显,而双层接地网结构在经济、技术综合指标中最优。该方式在西成高铁的秦岭山区牵引变电所应用,效果非常明显,证明双层地网结构非常适合在复杂艰险山区铁路高填方地段的牵引变电所采用。  相似文献   
998.
"无线连接超时"是CTCS-3级列车控制系统中占比较大的故障现象,也是影响高速动车组运行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以CTCS-3级列控系统无线通信工作原理为切入点,梳理无线连接超时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典型无线连接超时故障案例,对几种无线连接超时故障常见情况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及建议,在预防无线连接超时故障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9.
1000.
杨凡 《电气化铁道》2021,32(2):65-70
为了应对中国铁路“走出去”的海外项目,本文对我国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以我国技术体系为基础,从技术标准对比、自然条件和社会因素等方面分析接触网参数、避雷线悬挂型式和供电线架设的问题,提出了适宜的工程对策,为海外项目建设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