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1篇
  免费   70篇
公路运输   1215篇
综合类   828篇
水路运输   171篇
铁路运输   120篇
综合运输   77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康凯 《重型汽车》2007,(1):38-38
中国重汽生产的重型汽车装配带轮边减速器的斯太尔驱动桥。轮边油封漏油是一种常见的故障。很多车辆在轮边发生漏油时只一味地更换油封,没有找出其根本原因,所以有些车在更换轮边油封不久会反复出现漏油现象。经过实践观察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2.
双洞6车道连拱隧道由于跨度大,断面扁平率小,施工工序复杂,隧道围岩在施工期间经历多次扰动,故使其受力条件极为复杂,施工过程中围岩与结构的受力特征与双洞4车道连拱隧道或分离式隧道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对双洞6车道连拱隧道洞口软弱围岩段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到其施工过程中围岩与结构的应力、位移、屈服接近度等发展规律,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3.
郭磊  王建强  李克强 《汽车工程》2007,29(5):372-376,400
为避免道路上行驶的其它车辆对车道线识别的干扰,提出了一种结合车辆识别的车道线识别方法。融合雷达数据,车辆识别模块首先在图像中识别出车辆占据的区域;对于每一个车道线识别模块挑出的车道线候选点进行判断,去除处于车辆区域的车道线点;如果有效车道线点数目不足,则利用卡尔曼滤波的跟踪结果,确定符合最小风险函数的车道线位置。经过多种工况下的试验验证,该方法能够稳定地对车道线进行识别,准确地提取车道线参数,并且算法对车辆干扰有良好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104.
借鉴以往的研究成果,在分析双车道公路超车特性的基础上,将超车过程划分为超车意愿、超车条件、超车行为、超车中止强制回车4个步骤,建立了超车模型。选用超车率、超车次率和区间平均速度作为验证指标来对比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对比结果符合误差范围,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应用模型进行仿真试验,通过分析得到的超车率一流量关系,发现该关系曲线与实际情况相吻合且呈现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随着双车道公路流量的增加,超车率逐渐增大至最大值。后一阶段流量增加而超车率不断下降,当流量达到2900pcu/h以后,超车率几乎为零,以此作为临界点,推荐我国标准2级双车道公路的双向通行能力为2900pcu/h。  相似文献   
105.
该文介绍了312国道常州段新武宜运河大桥不对称边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监控的关键技术,论述了施工监控的目的与意义,阐明了线形控制及应力监测的要求、技术措施等。  相似文献   
106.
双车道公路在公路总里程中占的比例最大,双车道公路的超车事故经常发生。本文介绍了美国对双车道公路超车事故的研究情况,着重对超车事故与非超车事故和发生在超车带与非超车带上的超车事故的各种原因作了详细的比较分析,还提出了减少超车事故的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7.
108.
本文由文献「1」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为依据,对高速公路变速车道的形式、功能及其长度进行了分析,推导加、减速车道的长度计算公式,通过计算与综合比较后,提出了修改建议值。  相似文献   
109.
单晓峰  王炜  王昊  徐上 《交通与计算机》2006,24(6):41-43,64
自行车是城市居民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研究自行车交通流的特性对于合理规划道路交通资源,提高白行车交通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白行车交通流与机动车交通流的不同特征,提出了以单位面积车道上车辆集散程度定义白行车交通流密度的新方法,并基于调查数据,研究了非拥挤状态下自行车交通流密度、车速和流率3个参数的相关性,发现非拥挤自行车流的速度总是分布在接近期望车速的范围内,且与流率、密度无关,而速度的离散程度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减小。最后,分析了车道、宽度与交通流3个参数的相关性,并建立了相应的回归模型,模型可用于在给定自行车交通需求以及服务水平条件下自行车道的设计宽度。  相似文献   
110.
为了全面了解国内外在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车辆前方道路边界及车道标识识别领域的研究进展,文章介绍了近年来一些典型的基于机器视觉的道路边界及车道标识识别系统,对基于机器视觉的前方道路边界及车道标识识别方法进行了分类,对各大类方法中采用的不同技术进行了阐述,然后对基于机器视觉与其他传感器融合的识别方法进行了总结,最后就该领域的研究难点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