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3篇
  免费   21篇
公路运输   2931篇
综合类   286篇
水路运输   129篇
铁路运输   62篇
综合运输   1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90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256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210篇
  2008年   196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173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纪鹏飞 《专用汽车》2015,(11):56-59
中国的物流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由初创到扩张,再到现在的理性发展阶段,从同质化和以价格为主的竞争逐渐转向差异化和质量竞争。不少企业甚至由于企业发展的需要,提出了"轻资产运营",物流市场的这些变化给物流用车产生了重大影响。目前物流业正发生着哪些变革?  相似文献   
112.
卫东 《汽车与运动》2017,(9):150-151
玛吉斯PREMITRA HP5,专为渴望完美均衡操控性能及舒适性能追求者所设计去年,我们在玛吉斯的轮胎测试场对这款PREMITRA HP5做过详细的测试和深度体验,今年我们又有幸拿到了这款轮胎做日常驾驶测试。我们还是先看看HP5具有哪些特点。外侧胎肩连续花纹块设计提高了轮胎整体刚性,提升横向抓地性能和转向性能。4条纵向主沟槽设计提升了湿地排水性能及抗侧滑能力,其花纹主沟容积增大,排水效率提升,有效防止了湿地水漂的发生,大大提升了操控性能。  相似文献   
113.
针对东风某重型商用车在使用中存在的轮胎异常磨损问题,利用Adams/View对该样车双轴转向机构进行参数化建模与运动学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各车轮实际转角关系与阿克曼理论转角关系存在一定误差,其中第二轴两车轮转角误差较大,导致该轴轮胎磨损严重。利用多学科优化软件Isight集成Adams/View建立了转向机构运动学仿真优化分析流程,采用正交数组DOE分析法和NCGA遗传算法实现了该转向机构的多目标优化。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各车轮转角误差大大减小,有效解决了车轮异常磨损问题。  相似文献   
114.
汽车科技     
《家用汽车》2015,(Z1):107-109
<正>伴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应用在汽车产品上的电子科技类配置逐渐增多,并且其中的大多数逐渐占据了宣传资料上的显眼位置。回顾2014,看看有哪些汽车科技能够让你畅想未来。1.线控转向系统"线控转向系统"这个名词也会大家会有些陌生,其实这项技术很早便应用于飞机的转向装置上,简单的解释线控转向就是用电信号取代传统的机械转向系统。这项技术在汽车上量产应用还是第一次。装配了这项技术的车辆转向时,不再依靠传统的机械连接,而是  相似文献   
115.
研究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对方向盘摆振补偿的功能,通过对影响方向盘摆振因素的分解,当整车基本参数确定的情况下可以采用EPS进行摆振补偿.通过摆振补偿功能开发到某车型实车测试验证,有效解决高速制动等工况下方向盘摆振问题.该研究为车辆方向盘摆振问题的解决提供采用EPS补偿万式提供方法及系统.  相似文献   
116.
通过对主销带动车轮转动时的主销转角几何投影进行分析,推导了斜面角度在水平面的投影方程,建立了考虑4个定位角参数的转向车轮与主销转角可相互求解的数学模型,将该模型与用球面三角学建立的计算模型进行了对比验证,以转向梯形机构转角计算为例,分析了不同计算模型产生的计算误差,并讨论了机构中各部分转角计算误差对总转角计算误差的影响,根据推导的车轮接地点坐标,给出了理想转角计算中汽车轴距和主销中心距的合理值。  相似文献   
117.
针对在复杂工况及不确定扰动下主动后轮转向系统角度高精度跟踪控制及抗干扰问题,首先采用可调长度电控束角杆的主动后轮转向机构实现主动后轮转向动作,并对该系统建立其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然后,基于动力学模型分析设计主动后轮转角改进自抗扰跟踪控制方法,利用扩张状态观测器对外部和内部扰动进行观测并将扰动补偿到控制器中,以实现高精度角度控制和抗干扰能力。最后,通过试验证明,本文中采用的可调长度电控束角杆转向机构以及改进自抗扰跟踪控制方法能在不确定负载扰动下实现较高精度的角度跟踪控制,并与常规PID控制相比,改进自抗扰控制方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抗干扰性。  相似文献   
118.
本文通过建立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的简化的平面数学模型,确定了转向梯形的特性函数;通过推导外侧转向车轮的实际转角与转向梯形机构传动角的计算公式,建立了目标函数模型,确定了约束条件;通过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验证了优化设计结果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9.
为了研究交叉口设计的重要参数——交叉口转向半径,以确定车辆速度与转向半径之间的关系,对车辆通过交叉口的转向制动过程进行了数学分析,提出了不同大小车辆最小转向半径计算公式。对3种不同轴距车辆进行了计算,得出不同车速下不同转向半径数据表格。  相似文献   
120.
针对智能汽车在无信号交叉口对横穿行人的避撞问题,研究了主动转向避撞控制策略.基于多层模型预测控制方法,采用分层控制策略设计局部规划层控制器与全局跟踪层控制器,在此基础上根据交叉口处汽车与行人的轨迹特征计算人车碰撞剩余时间,改进传统人工势场法构造避撞函数,规划出既能规避交叉口内存在碰撞风险的行人又能使偏差最小的局部避撞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