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2篇
  免费   81篇
公路运输   1167篇
综合类   515篇
水路运输   319篇
铁路运输   1028篇
综合运输   34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80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97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机车—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及其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应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将机车系统与轨道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大系统,提出了机车-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文中建立了主要类型的机车-轨道统一模型;导出了弹性是性轴悬式电机驱动机车学微分方程;采用新型快速数值积分方法设计了机车-轨道耦合动力学的计算机仿真系统VILT;通过进行铁路轮轨动力学试验,验证了机车-轨道耦合学理论方法的正确有效性,文章还运用VILT仿真软件,详细分析并比较了弹性和刚性轴悬式电机驱动机车对轨  相似文献   
992.
"天梭"号电力机车垂向动力作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天梭”号交流传动电力机车采用轮盘制动的转向架架承式悬挂方案簧下质量大的缺陷,运用机车车辆-轨道垂向动力作用仿真分析软件(VICT)进行了垂向动力作用分析,并与同等速度等级的既有机车垂向动力作用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评估了该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3.
994.
陕汽集团作为中国生产15吨以上重型卡车的领先企业,德龙F2000的出现堪称其产品开发的经典之作,它是在吸收了目前欧洲市场上最为流行的MANF2000这一国际知名品牌高贵血统的同时,又结合了斯太尔部分优秀总成和匹配技术。  相似文献   
995.
快速、舒适和安全是铁路高速运输得以实现的3大要素就轮轨系统运输而言,由于列车与轨道的相互作用.势必会引起轨道几何形位的不断变化.这种变化使其与设计线形产生误差出现轨道几何不平顺.反过来又会影响列车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度。提供运行速度快、安全可靠性高及乘坐舒适度良好的轨道,是高速铁路轨道管理的最基本目标。其中.安全性和舒适度又是实现高速运行的两大支柱。现介绍轨道不平顺对安全和舒适度的影响.并结合客运专线的设计标准对轨道的平顺性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96.
上海大众帕萨特B5的仪表分为IMMO3和IMMO2。其中配有IMMO3仪表的汽车防盗匹配方法比较特殊,这种车辆若更换仪表则必须使用有特殊数据的IMMO3仪表才能和该车ECU匹配!但一般情况是买不到这种特殊数据的IMMO3仪表的,若真要更换,就是把该车仪表的存储芯片直接换到新买的标准IMMO3仪  相似文献   
997.
轮轨系统高频振动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魏伟  翟婉明 《铁道学报》1999,21(2):33-36
在特对异纳特性研究基础上,分析了轮轨耦合系统在轮轨表面粗糙度激励下的加速度响应,结果表明,轮轨高频振动主要以钢轨振动为主,轮对只在高频较窄频域振动强烈,并且车轮横向振动振幅超过垂向对应值。降低轮/轨导纳可以有效降低轮/轨高频振动响应,轮轨导纳合理匹配有利于轮轨系统响应的合理分配。  相似文献   
998.
联合调节器C3X与16V240ZJD型柴油机的匹配并不完善,产生一些典型且常见的故障现象。现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止这些故障而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999.
轮轨接触应力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用赫兹理论和弹性力学的公式对轮轨接触应力进行了详细的计算,给出了我国电力机车、内燃机车、客车和货车车轮的标准型踏面和不同磨耗半径的磨耗形踏面与标准型钢轨接触时的轮轨表面接触力、轮轨内部剪切应力、车轮轮缘要部接触应力的数值解,并研究了影响轮轨接触应力的各种因素,本文还用光测力学的方法对轮轨动态接触应力进行了研究。这些成果对于研究轮轨接触强度,分析轮轨踏面的剥离、轮轨磨耗以及轮轨型面的优化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王建 《陕西汽车》1995,(1):43-46
摩托车发动机功率与减速比的匹配合适与否直接影响到车辆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本文通过XM250B边三轮摩托车的设计实践,较好地解决了该车发动机功率与减速比的匹配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