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69篇
  免费   457篇
公路运输   3229篇
综合类   2397篇
水路运输   1367篇
铁路运输   1644篇
综合运输   289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53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159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244篇
  2014年   422篇
  2013年   362篇
  2012年   399篇
  2011年   484篇
  2010年   498篇
  2009年   545篇
  2008年   521篇
  2007年   499篇
  2006年   512篇
  2005年   399篇
  2004年   388篇
  2003年   448篇
  2002年   384篇
  2001年   304篇
  2000年   232篇
  1999年   187篇
  1998年   147篇
  1997年   148篇
  1996年   141篇
  1995年   147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51.
深路堑高边坡 南昆线从百色至威舍仅长286.45公里的路段上,深路堑高边坡工点就近200处,主要分布在百色至石头寨段内,最高边坡50多米,大部分为泥岩夹砂岩、砂岩夹泥或局部夹页岩的软质岩层。其中百色至板桃段,大于20米以上高边坡有110处,总长度为16.39公里,30米以上边坡有30多处,最高边坡近50米。原设计一般采用上护下挡的支护型式,路堑边坡下部挡墙一般为12~15米,个别地段高达18米,挡护平台普遍只有1米宽。1994年10月,百色—板桃段路堑高边坡陆续破土动工,开工后相继出现坍滑,个别地段不得  相似文献   
952.
河滩相软土路堤填筑期和预压期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伊洛河河滩相软土地基上修筑1km多长的高等级公路路堤实际工程,设计软土地基变形现场观测方案,采用测斜导管、沉降板等测试方法,对软土地基变形进行长达2年多的观测研究,共获取数据2万多个。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结合河滩相软土特点,提出软土地基路堤施工控制的最薄弱层法和预压期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53.
近年来,对岩溶空洞地基稳定性的分析评价研究取得较多进展,经历了从定性到半定量到定量的过程。文章根据影响溶洞和土洞顶板稳定性的多种的因素,综合论述了工程实践中常用的岩溶地基稳定性分析评价方法及其适用范围,并简要探讨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54.
自制动态气流快速降水系统在工程实践中证明是成功的。文章详细介绍该系统的结构性能,并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955.
根据条形荷载下不同泊松比地基土临界荷载的新公式,文中分折和讨论了该公式的计算步骤,并得出塑性区开展的最深点位置。通过实例进行计算比较,验证这一方法的合理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956.
分析、对比和评价碎石桩和搅拌桩 2种地基加固处理方法的承载机理、设计和计算方法、施工工艺以及应用范围 ,并通过工程实例进一步进行了技术经济综合比较  相似文献   
957.
提出竖井未打穿软土地基下卧层固结度简化计算方法。将竖井地基划分为竖井打设区和下卧层两个部分,竖井打设区采用轴对称固结理论,而下卧层采用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两部分在渗透面上满足孔压连续条件。对一算例分别采用简化方法、精确解法及已有近似解法进行了固结分析,表明简化方法与精确解法结果较为接近,满足工程精度。由于该解答为显式解,工程应用较为方便。  相似文献   
958.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非线性有限元程序VFEAP对影响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工作机理的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在不同条件下的孔隙水压力的分布、桩身荷载的传递规律以及沉降量变化等基本性状进行研究,可供同类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959.
在既有铁路线下修建公铁立交框架桥时需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文章重点介绍采用锚杆静压桩进行软土地基处理的总体设计、施工方法和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960.
对软土路基的沉降机理和《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提供的软土路基沉降计算公式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经验推荐了更合理的计算方法,并提出沉降计算的电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