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10篇
公路运输   63篇
综合类   87篇
水路运输   36篇
铁路运输   20篇
综合运输   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8 毫秒
91.
采用智能化监测设备获取就地热再生高温加热后的沥青路面温度分布,研究就地热再生施工过程中高温加热对SBS改性沥青的老化与再生效果的影响;采用常规试验和红外光谱分析,对比室内外再生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沥青经过长期自然老化后低温性能下降,黏性增强,再生剂加入可改善老化沥青的低温延展性能,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再生剂加入有助于调整老化沥青的组分。就地热再生高温加热后沥青路面的表面温度可达230℃,原路面老化改性沥青经过加热机高温加热后发生二次老化,此外,现场再生沥青的性能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综合室内外原路面老化沥青的再生效果,提出需根据原路面老化沥青的现场再生情况,为现场施工质量的保证留出一定的再生剂余量。  相似文献   
92.
聚马来酸酐-丙烯酰胺-丙烯酸甲酯阻垢剂开发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对单体配比、引发剂种类及用量、单体浓度、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等一系列反应条件的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成功开发了马来酸酐-丙烯酰胺-丙烯酸甲酯三元共聚阻垢剂.实验证明,由于在聚合物分子中引入了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甲酯,增强了聚合物的吸附性,因而极大地提高了其"吸附分散"作用和"晶格畸变"作用,使该共聚物能以4×10-6的低投加量获得接近100%的高阻垢率,而且对水中的各种水垢具有优异的阻垢性能,对水温、水受热时间等均具有较宽的适用范围.所以该共聚物对循环冷却水是一种高效多功能阻垢剂.  相似文献   
93.
新-旧沥青的有效融合,对再生混合料的使用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深入分析新-旧沥青的扩散过程、量化两者的混合程度,对再生混合料的设计及其性能调节具有极大的实际意义。为了比较真实地模拟新-旧沥青的扩散行为,探讨新-旧沥青界面融合特性,不同混合条件下新-旧沥青融合程度的定量分析、相容渗透剂对新-旧沥青迁移深度的影响。从微观尺度出发,首先模拟温拌再生混合料新-旧沥青融合的三阶段:物理裹附、机械拌合、相互扩散;在分层抽提的基础上,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获取沥青分子量大小和分布情况,对新-旧沥青融合程度进行量化分析;然后选取合适的分子示踪剂及试验参数,采用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研究新-旧沥青的迁移深度,探讨相容渗透剂对新-旧沥青的迁移深度影响。结果表明:大分子比例(LMS)定义的混合效率,可有效定量表征新-旧沥青的融合;无扩散阶段的温拌再生混合料中新-旧沥青的混合效率为29.8%,扩散阶段保温2 h后混合效率达到56.3%,两者的混合效率相差26.5%;对新-旧沥青融合的扩散阶段进行保温,改善了新-旧沥青的融合效果;端氨基丁腈橡胶(ATBN)具有沥青不具有的基团,可以作为适宜的分子示踪剂;添加渗透性良好的相容渗透剂可增加旧沥青的渗透深度,当分层抽提层数为3层时,未加相容渗透剂,新-旧沥青迁移深度为2层,添加相容渗透剂后,迁移深度增加为3层。  相似文献   
94.
溶剂法回收利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优选配方的复合溶剂对泡沫塑料进行回收再利用,经红外光谱分析,回收成品为聚苯乙烯,回收过程速度快,能耗低,所用溶剂回收率高,并可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95.
《中国修船》2016,(6):26-28
文章针对某备用润滑油易产生难以消失气泡的故障现象,详细分析了润滑油起泡的危害,并采用水分分析、发射光谱分析和黏度分析等方法,系统论述了这种故障现象发生的可能原因,最后针对这类故障现象提出了解决方案,从而为类似故障现象的解决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96.
光热耦合条件对SBS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温度和紫外光照条件下的SBS改性沥青性能变化,分析了光热耦合条件对SBS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和紫外光照可以加速SBS改性沥青的老化,温度越高或紫外光强度越大,SBS改性沥青老化越严重。而且,热和紫外光对SBS改性沥青的老化具有耦合效应,但是,温度条件较低时,对SBS改性沥青老化的耦合效应较小,随着温度的升高,光热耦合效应对SBS改性沥青老化的影响增大;另外,随着紫外光强度的增大,对SBS改性沥青老化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97.
介绍国外沥青混凝土路面新型研究方法,并着重介绍了运用这些研究方法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方法和成果,可为国内沥青混凝土路面科研、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8.
IntroductionA recent finding is that noise signal may con-tain hidden information.Such information promis-es to be of application value(forecasting suddencardiac death in patients,or analyzing financialmarkets fluctuation,or predicting the properties ofelectric devices).We must use some approachesfor extracting such hidden information from noise.Conventional approaches include analysis ofmeans,standard deviations and other features ofhistograms,along with classical power spectrumanalysis.Thos…  相似文献   
99.
为了准确全面分析沥青材料不同老化状态,探寻最佳的定量分析方法,实现沥青老化时程的快速、无损、实时判别。该文首先选取泰普克70~#和金陵70~#两种基质沥青以及两种不同基质沥青的SBS(I-D)改性沥青,通过旋转薄膜烘箱(RTFOT)方法来模拟不同老化时程沥青;再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衰减全反射附件采集红外光谱图,对比分析不同老化时程沥青的红外光谱的变化;最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定量分析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建立沥青老化时程预测模型并验证。结果表明:基质沥青和改性沥青最大的区别是改性沥青谱图在699 cm-1和966 cm-1处附近多了两个明显特征吸收峰,可据此进行基质沥青和改性沥青的判别;4种沥青的羰基(1 700 cm-1)和亚砜基(1 030 cm-1)均随老化时间延长而增大,二者可以表征沥青的老化;以吸收峰两侧最低点的切线为基线计算峰面积,650~1 400 cm-1范围指纹区域作为参考基准,是所选沥青的最佳定量分析方法;基质沥青和改性沥青的综合指标F值分别与老化时间呈线性关系,预测精度高,可实现基质、改性沥青的老化时程预测。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