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篇
综合类   78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31.
目的 深入了解UL2基因与HSV 1在三叉神经节潜伏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HSV 1国际参考标准株F株、HSV 1RE(株 ) (UL2基因插入突变株 )和其亲代HSV 1△ 30 5株 (TK- )三株病毒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对三株HSV 1病毒腹腔免疫接种小鼠双侧三叉神经节分别进行PCR扩增。结果 HSV 1 (RE)和HSV 1 (△ 30 5)组HSV 1潜伏感染率明显低于HSV 1 (F)组 (P <0 0 2 5) ,提示UL2基因可能在HSV 1形成潜伏感染过程中起一定作用。经HSV 1 (F)病毒攻击实验后三个实验组小鼠 ,其潜伏感染率无明显变化 ,而对照组小鼠潜伏感染率明显高于HSV 1 (RE)组和HSV 1 (△ 30 5)组 (P <0 0 1 )。结论 HSV 1 (RE)株的免疫接种可以预防HSV 1潜伏感染的建立。同时也为HSV 1RE株作为神经系统疾病基因治疗载体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2.
探讨庚肝病毒 ( HGV)与 HBV、HCV重叠感染状况。方法 采用套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RT- n PCR)技术检测了 2 2例乙肝病毒感染者及 48例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 HGVRNA。结果  HGV与 HBV、HCV重叠感染率分别为 31 .8% ( 7/ 2 2 )、31 .3% ( 1 5/ 48) ,重叠感染病例与单纯 HBV、HCV感染者在 ALT、SBIL水平及疾病的临床分型上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HGV与 HBV、HCV重叠感染的几率均等 ,HGV似不加重乙肝及丙肝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33.
目的 建立快速检测非培养感染物中抗生素耐药基因表达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为临床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及研究微生物学耐药机制提供一种理想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测定 7种抗生素耐药基因 ,并通过优化测定体系中镁离子浓度、引物浓度及引物退火温度等 ,对PCR反应方法进行了质控。结果  7种抗生素耐药基因扩增条带清晰 ,无非特异性扩增条带 ,与所设计的扩增片段大小相符。结论 应用PCR检测微生物的耐药基因 ,灵敏度高 ,特异性强。可简便、快速地检测细菌、真菌、衣原体和支原体的耐药基因 ,尤其联合检验对临床早期诊断、治疗及鉴定耐药菌株及亚型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对人冠脉平滑肌细胞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3,MMP-3)的影响。方法①采用20μg/L的IL-1β、10μg/L的IL-6各自刺激人冠脉平滑肌细胞,共同培养0、2、4、8、24、36 h后收集细胞;②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IL-1β(0、5、20、40μg/L)、IL-6(0、5、10、50μg/L)刺激人冠脉平滑肌细胞,共同培养6 h后收集细胞。③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细胞内MMP-3基因的表达量。结果①在同剂量IL-1β、IL-6刺激下,MMP-3的表达量在2 h时就开始发生上调,8 h达高峰,而后开始下降;②在不同剂量IL-1β、IL-6刺激下,MMP-3的表达量在实验剂量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加大呈上升趋势(IL-1β:r=0.907,P=0.000;IL-6:r=0.919,P=0.000)。各因子不同剂量组MMP-3的表达量均具有显著性差异(IL-1β:F=24.047,P=0.000;IL-6:F=14.081,P=0.001)。IL-1β20μg/L和40μg/L组间MMP-3表达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154),IL-6 5μg/L和10μg/L组间MMP-3表达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292)。结论炎症因子IL-1β、IL-6能促进冠脉平滑肌细胞中斑块稳定相关标记物MMP-3的表达,这可能是炎症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5.
36.
利用PCR技术制备生物素或地高辛标记的DNA探针,经原位杂交试验及敏感性和特异性检测,均取得满意效果。PCR标记法具有经济、快速、简易和标记量大等优点。实践中发现Bio/Dig-11-dUTP的质量、dTTP和Bio/Dig-11-dUTP的比例及起始DNA模板浓度是标记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37.
聚合酶链反应在菌阴矽肺结核诊断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21例菌阴矽肺结核,6例菌阳矽肺结核,25例单纯矽肺、肺癌病人进行痰液检测。结果显示,PCR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1.4%,83.3%和8%。实验结果表明,PCR适合于矽肺结核,特别是菌阴矽肺结核特异性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38.
为进一步研究与宫颈癌发生密切相关的人乳头瘤病毒16型E6基因的转化作用,我们运用PCR技术扩增HPV16 E6 DNA,以pUC—19为载体,大肠杆菌了JM103为宿主菌,组建了质粒pRCE6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Southern转印杂交证实,其插入片段约为0.5Kb,含有全部HPV16 E6序列。该质粒的组建为检测HPV感染中mRNA转录提供了特异性的早期基因探针。同时为进一步研究HPV16 E6基因的转化作用及转化蛋白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9.
目的 建立一种新的快速纸层析杂交技术,用于特异性检测带有生物素标记的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产物。方法 将特异性捕获探针固定在聚酯砜膜上,扩增产物置膜一端,经毛细作用,带有生物素标记的特异性DNA分子固定于反应区,非特异性分子被洗脱,杂交物通过链霉亲和素硷性磷酸酶偶联物及底物(BCIP-NBT)显色后判断结果,结果 这一技术允许在25min内交将结核杆菌经PCR扩增后的DNA10pg检出,结论  相似文献   
40.
目的分析重复序列引物聚合酶链反应(rep-PCR)的优化条件,并采用本方法分析本院呼吸科病房不同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到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大肠杆菌是否起源于同一菌株。方法用双纸片确定法测定是否产ESBL;用K-B法测定对抗生素的敏感程度;选用肠道菌广泛存在的基因间重复片断为引物进行扩增,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对产ESBL大肠艾希氏菌进行基因分型分析。结果建立了rep-PCR法方法,显示可将大肠艾希氏菌扩增出丰富的区带。分离到的22株产ESBL大肠艾希氏菌分属3个基因型。结论rep-PCR法可用于医院院内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