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12篇
公路运输   30篇
综合类   94篇
铁路运输   31篇
综合运输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程红 《驾驶园》2013,(9):27
8月27日上午,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旗下东风客车公司在武汉举行战略市场合作签约仪式,交付首批10辆东风风尚客车作为武汉地区通勤车。为未来东风客车成为企业通勤车辆的首选,批量进入武汉通勤车市场打开了通道。当天,东风客车公司携雷诺、史密斯、格特拉克的在汉企业,与武汉  相似文献   
72.
采用数理统计方法,选择上海市大型居住社区为研究对象,结合大量的实地问卷调查数据,系统地分析上海周边大型居住社区职住分离情况.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大型居住社区居民通勤时间、出行方式选择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发现大型居住社区居民出门时间早于上海市平均时间、居民对公交的依赖性非常强、助动车使用比例较高,这表明大型居住社区公交配套设施之间的衔接不到位,存在站点距离过长和线路不对称等情况.最后通过多个大型居住社区样本之间的比较,找出影响大型居住社区居民职住分离现象的因素,结合实际情况,给出相应改善职住分离现象的建议.  相似文献   
73.
近十年我国特大型城市位于城市外环以外的大型居住社区引发了很多交通问题。本文以2012年上海市外围五处大型居住社区居民出行距离为研究对象,详细对比分析了社区区位、周边交通及公共服务设施、居民出行方式等因素与居民出行距离的关系,并分通勤交通和非通勤交通两种方式进行了详细对比。研究发现,通勤交通出行距离与其距离市中心距离成正比,且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比例较高。非通勤交通出行距离主要与社区周围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成反比,公共服务设施服务水平越高则出行距离越短。同时,居民出行距离越长,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比例越高;若社区周边设有大型购物娱乐设施可有效减少以购物和休闲娱乐为目的的出行距离。  相似文献   
74.
郑州地处中华腹地,九州之中,早在4200年前,这里就是夏、商王朝的都邑。自近代以来,郑州逐渐成为我国交通大十字架的中心,无论是军事上还是商业上都具有极高的战略地  相似文献   
75.
今年1月10日以来,我国东北、华北、长三角、中部和西南部地区相继出现空气重污染天气,空气质量连续6天跌入"重度"及"严重污染",PM2.5浓度指数多次"爆表"。北京更是深陷雾霾之中,摇身一变成为"雾都"。各地的空气质量检测数据引发舆论热议,空气质量问题再一次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指出,造成雾霾天气除了  相似文献   
76.
传统研究对居民通勤决策过程的动态性及微观心理偏好关注不足,为此利用潜在类别模型表征居民通勤决策的潜在异质性,从动态决策角度出发,构建可以体现偏好动态演进过程的决策场理论模型。该模型对不同潜在类别设置差异化的属性注意力权重,表征不同子市场用户动态偏好的差异性和相同子市场用户偏好似而不同的特征,同时实现用户分类和动态决策过程分析,改进传统决策场理论对个体偏好异质性表征不足的缺陷。对成都市轨道交通车站附近居民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通勤居民可以细分为“商务需求型”“追求效率型”“经济环保型”“保守型”这4类,各类别间的备选方案初始偏好、属性关注程度均呈现显著差异。通过Matlab仿真实现对个体决策结果、微观偏好进化过程及非理性效应的预测和分析,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7.
"通勤"指从家中往返工作地点的过程,是工业化社会的必然现象。19世纪以前的城市居民主要步行上班,但随着交通技术的进步,城市可以扩张到更远的地方。汽车、火车、公共汽车、自行车等现代各种交通工具让住在偏远地区的人可以快捷地上班。许多大城市都有所谓的"通勤"地带,或称大都会区。这种区域包括很多"通勤"城市。人们在"通勤"城市内居住并到城市中心上班。如果城市伸展到非常远离中心商业区的地方,新的商业会在外围的市镇出现,从而形成一种反向"通勤"现象:住  相似文献   
78.
基于实现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融合,提出交通形态作为融合的桥梁,并以深圳为例进行了规划实践,成为指导交通规划的总纲.重点探讨了交通形态的定义和研究框架,主要从土地利用出发,通过量化手段识别城市职住分布、职住平衡范围、空间形态,并结合交通出行特征研究通勤圈范围,最后抽象概括出交通形态.  相似文献   
79.
由于工作变动,30岁的孙先生被迫将上班地址更改到了离家50 km远的郊区,然而在通勤时间翻倍的同时孙先生也无奈的发现,家里那辆老车的油耗带来的成本也是水涨船高,令他难以接受。趁着老车残值还在,孙先生想尽快置换一台落地价在15万元内的代步车,要求质量过硬,并且油耗一定要低。针对孙先生的要求,我们为他推荐三款分别来自于德、日、韩的车型供他选择。  相似文献   
80.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中长距离通勤矛盾日渐突出,如何用集约化的客运方式解决这一问题是现阶段的主要挑战。首先指出北京市现状公共交通系统存在服务级配结构失衡、线路空间组织方式与需求分布适配性差等问题。结合公共交通快速通勤系统的服务对象和概念,从时间感知、出行舒适度、在途时间使用等角度分析实现快速的途径。对潜在的多样化需求进行细分,从全出行链的角度出发探讨差异化的应对策略。最后,以服务导向为基本思路,提出公共汽(电)车骨干快线网络概念方案,从完善制度建设、打造服务级配、构建无缝换乘和高水平接驳体系等方面提出公共交通快速通勤系统建设的关键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