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1篇
  免费   79篇
公路运输   103篇
综合类   173篇
水路运输   1565篇
铁路运输   9篇
综合运输   50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61.
《水运工程》2012,(6):14
自2002年6月4日起,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航道部门对三峡坝区航道航标配布进行了优化,三峡大坝—葛洲坝两坝间乐天溪航段航道维护宽度增至180 m。乐天溪航道整治工程上锚地炸礁工程已于5月底顺利完工,乐天溪航段从单向控制恢复为双向通航。  相似文献   
962.
《水运工程》2012,(9):14+13+12+11+10+9
<正>一、项目背景长江黄金水道是横贯我国东、中、西部经济走廊的水运大动脉和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干线航道全长2837公里。2005年以来成为世界上运量最大、运输最繁忙的通航河流,连续七年货运量居世界内河首位,2011年达  相似文献   
963.
《珠江水运》2012,(2):12-12
随着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海上运输活动迅猛增长。同时,中国沿海水域通航环境也日趋复杂,船舶安全航行风险不断增加。为此,中国交通运输部组织制定了《全国沿海船舶定线制总体规划》和《全国沿海船舶航路总体规划》,这是中国首次对沿海航路进行规划。  相似文献   
964.
2011年12月28日,右江鱼梁航运枢纽船闸顺利实现通航,标志着西江黄金水道建设再次掀开新的一页,也预示着1000吨级船舶从百色直达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梦想即将实现。  相似文献   
965.
章途鑫 《珠江水运》2012,(14):52-53
本文试从航道规划等级、代表船型的选择、通航水位的计算入手,对桥梁通航净空尺度进行相关技术论证,为广珠铁路跨江门水道大桥设计和审批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66.
阐述了大丰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大丰港水域的航道条件、导航条件、水文气象条件作了深入研究;构建了大丰港进出口船舶的安全经济航法体系,推出了适用于大丰港水域船舶的浮标导航、雷达导航、导标导航方法;新航法促使大丰港进出口船舶的通航更安全、更经济。  相似文献   
967.
2011年12月15日,珠江航务管理局副局长任建华率队到梧州进行长洲水利枢纽船舶滞航问题现场办公,牵头组织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海事局,广西壮族自冶区交通运输厅、广西壮族自治区港航管理局.  相似文献   
968.
《航海科技动态》2012,(3):40-40
交通运输部近日组织召开水上交通安全形势分析暨部水上通航安全专家委员会视频会议,通报了2012年第一季度水上交通安全形势,并宣布成立部水上通航安全专家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副部长徐祖远出席会议并强调,要充分发挥专家委员会作用,提升科学民主决策能力,全力保障水上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969.
弯曲航道是内河航道中较常见的形式之一,由于弯曲航道水流条件复杂,导致船舶操作难度较大,为了改善通航条件,需要对弯曲航道进行整治。结合弯道三维水流数学模型和船舶操纵运动数学模型,应用于湖南益阳至芦林潭航道整治工程的通航论证中,通过模拟计算结果来评价弯曲航道的通航条件,为弯道整治工程提供科学依据和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970.
徐敏  陈立  刘燃  范红利 《水道港口》2012,(5):411-415
崔家营枢纽施工期间由导流明渠实施泄洪与通航。文章依据导流明渠运行期的实测资料,分析了导流明渠运行期的实际通航条件、实际通航条件与模型试验结果的异同及其原因。结果表明:导流明渠内的实测流速与水面比降与设计阶段的模型试验结果较为一致,明渠通航条件基本达到了设计目的,但由于河床组成抗冲性较弱,导流明渠出口及枢纽下游近坝处河床冲刷下切,枯水期同流量水位下降,致使导流明渠内在设计最低通航流量下的水深不能满足通航水深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