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63篇
  免费   264篇
公路运输   3817篇
综合类   2563篇
水路运输   3148篇
铁路运输   2280篇
综合运输   419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53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229篇
  2020年   181篇
  2019年   171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328篇
  2014年   656篇
  2013年   528篇
  2012年   848篇
  2011年   812篇
  2010年   844篇
  2009年   901篇
  2008年   1014篇
  2007年   853篇
  2006年   857篇
  2005年   811篇
  2004年   576篇
  2003年   465篇
  2002年   343篇
  2001年   273篇
  2000年   200篇
  1999年   147篇
  1998年   122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103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通过信息论的度量方法,结合海上舰艇编队的实际装备,建立了信息战效能评估的量化模型,分析了敌我双方信息对抗对信息战效能的影响.该模型可用于海军信息战仿真和评估.  相似文献   
102.
通过对湛江车站与港铁公司现车信息处理现况的分析,阐述了车站与港铁公司现车信息共享的必要性,并提出了该信息共享系统的构建设想以及该系统软件实现的各种功能。  相似文献   
103.
陈强 《船舶工程》2002,(2):54-57
介绍了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面对严峻的国际造船形势,以创新思路,为其现代化的大型船舶总装厂构筑起独特的企业文化和先进的企业生产管理系统,使企业昂首阔步地参与国际造船业的激烈竞争。  相似文献   
104.
研究了铁路编制货运技术计划的业务过程,对铁路货运技术计划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详细的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最后说明了系统的关键技术以及创新部分.该系统自2002年8月正式投产应用以来,已在全路所有的技术计划作业点正常运行两年多,成为全路技术计划唯一的编制软件.随着铁路机构改革的深入和路网建设的飞速发展,本系统表现出了良好的适应性和可扩充性,成为运输部门组织日常生产不可或缺的工具和手段.  相似文献   
105.
2002年11月8日,一个由全球海事界知名人士组成的"船东船厂船级社三方对话会议"在上海召开.国际干散货轮协会(intercargo)、国际独立油轮船东协会(intertanko)、国际航运公会(ICS)、波罗的海航运公会(BIMCO)等四大国际船东组织,中日韩三国造船协会及造船厂代表,中日韩三国船级社,国际船级社协会及欧美船级社代表,共70多人出席了大会.会议主题是通过三方对话以促成一个更合作、合理的海事工业界.  相似文献   
106.
一种实现MBI信息传输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设计面向应用软件的网络监控系统时,对于MIB(管理信息库)树的组织我们采用二叉树的存储方式,并就二叉树提出了一种可逆的转换规则算法,实现了MIB信息的正确传输。  相似文献   
107.
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标准化信息管理必须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利用现有资源,建立标准信息网站,制定标准信息网络相应标准,满足企业生产需要,达到顾客满意。  相似文献   
108.
《中国船检》2005,(8):65-67
国际海事组织第80届海上安全委员会于2005年5月11~20日在伦敦召开。会议对24项议题进行了讨论,成立了目标型新船建造标准、加强海上保安、综合安全评估等3个工作组以及客船安全、强制性修正案等2个起草组。主要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09.
船舶市场     
《海运情报》2006,(8):38-39
OOIL向三星重工订造4艘4500TEU船,台湾“中国石油公司”订造4艘LNG船,超大型矿石运输船订造量增加到24艘,超大型CPG船订造量达到55艘,VLCC造价上涨,苏伊士型油轮造价上涨至8000万美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0.
针对高职院校的特点,作好毕业生就业是高职院校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从确立高职特有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就业市场信息和加强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提出一些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