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0篇
综合类   12篇
水路运输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应用信息经济学的委托代理理论,将政府作为委托人,交通运输管理人员作为代理人,研究了在委托人对代理人的能力水平有不完全信息的逆向选择和在管理活动中代理人的努力程度等行为不可能跟踪监督的道德风险同时存在的广义委托代理中的最优激励机制.通过建立非线性规划的数学模型,获得了在风险中性的委托人为具有"勤能补拙"特征的风险厌恶的代理人设计的最优激励工资合同的混同均衡的显式解,混同的工资合同解释了岗位工资的合理性和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22.
赵萍 《中国水运》2007,7(1):167-169
在双重道德风险下,保险公司若想使收益不减少,必须加大检查力度(成本),同时也要有相应的机制来约束和规避不良风险的发生。但是保险公司实施对投保人告知实情的奖励措施,虽然不会使保险公司受益进一步提升,但是却可以改善社会总福利。  相似文献   
23.
洋山深水港即将投产,但是承载长江内支线集装箱的江轮却面临着无法直航洋山海域的难题。上海长江轮船公司提出了ATB(铰接式顶推驳)船型编组运输方案。针对该方案发生事故的应急方案,作者运用行为学理论和不对称信息理论分析了ATB方案的弊病及使用中可能带来的各种损失,并对ATB方案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4.
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是社会救助的重要内容,具有独特的伦理意蕴。随着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的推进,其负激励所引发的道德风险问题开始引起学界和社会的关注。教育救助的道德风险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救助对象自身的救助依赖现象,二是救助制度设计及运行机制不完善引发的道德风险。转变教育救助理念,完善管理机制;强化地方政府的责任;加强法制建设以及加强高校贫困生思想道德教育是防范道德风险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5.
肖云 《中国电动车》2011,(10):54-56
道德风险是保险市场营销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一直以来,保险道德风险问题的研究主要围绕投保方展开,鲜少涉及保险公司和保险代理人。本文提出保险道德风险的二重性这一概念,从风险承担主体的角度描述了"二重"保险道德风险的具体表现,力争探讨分析保险公司和保险代理人道德风险对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6.
存款保险制度设立的初衷是为了保护存款人利益,稳定金融体系,但该制度本身也具有内在缺陷,即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存款保险制度下的银行道德风险问题,并由此出发,结合我国当前银行业的情况,对于我国当前是否应该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我国不宜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27.
2002年《保险法》第65条是针对故意制造保险事故及道德风险控制的具体规定,2009年修订后《保险法》第43条在旧法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调整,更正了一些原先自相矛盾的表述,但仍有许多不合理之处.因此,有必要对故意致害行为、保险人责任、人身保险金分配等问题进行探讨和细化,结合国内外理论与实务研究,提出具体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