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422篇 |
免费 | 798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2553篇 |
综合类 | 7694篇 |
水路运输 | 2924篇 |
铁路运输 | 1568篇 |
综合运输 | 348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0篇 |
2023年 | 667篇 |
2022年 | 805篇 |
2021年 | 1049篇 |
2020年 | 639篇 |
2019年 | 627篇 |
2018年 | 270篇 |
2017年 | 339篇 |
2016年 | 399篇 |
2015年 | 747篇 |
2014年 | 1542篇 |
2013年 | 1434篇 |
2012年 | 1786篇 |
2011年 | 1912篇 |
2010年 | 1927篇 |
2009年 | 1940篇 |
2008年 | 1836篇 |
2007年 | 1542篇 |
2006年 | 1221篇 |
2005年 | 1151篇 |
2004年 | 940篇 |
2003年 | 1035篇 |
2002年 | 731篇 |
2001年 | 609篇 |
2000年 | 474篇 |
1999年 | 226篇 |
1998年 | 271篇 |
1997年 | 253篇 |
1996年 | 327篇 |
1995年 | 290篇 |
1994年 | 218篇 |
1993年 | 199篇 |
1992年 | 165篇 |
1991年 | 233篇 |
1990年 | 145篇 |
1989年 | 99篇 |
1988年 | 4篇 |
1984年 | 1篇 |
1965年 | 6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为探讨钢纤维对桥面板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通过抗压强度试验、抗折强度试验以及冻融循环试验,分析了不同钢纤维掺量对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及抗冻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合理掺量的钢纤维能够在混凝土内部形成网状结构,抑制混凝土产生裂缝,提高混凝土的抗断裂能力,增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钢纤维过量容易发生结团现象,破坏混凝土的密实度,混凝土内部结构产生软弱界面,致使混凝土的抗压、抗折强度下降;合理的钢纤维掺量能够有效改善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相似文献
992.
为了确定沥青路面碾压温度的合适范围,基于PQI密度检测结果,进行沥青路面施工碾压温度对密实度影响的分析,确定并推荐了合适的碾压温度范围。试验结果显示,随着初压温度提高,结构层密度逐渐增加,从经济性及质量控制两方面考虑,初始碾压温度应控制在155~165℃。在相同碾压机械组合及碾压工艺条件下,随着终压温度提高,PQI检测密度逐渐增大,施工中应保证在结构层温度降低至90℃前完成碾压。标定后PQI密度检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代替钻芯检测法用于密度(或压实度)快速无损检测,但当混合料类型、沥青品种、碾压机械及碾压组合等发生改变时,应参照上述方案重新进行相关检测。 相似文献
993.
针对不同的建筑垃圾掺量,通过干缩抗裂性能试验、温缩抗裂性能试验,研究掺加聚丙烯纤维对水泥稳定建筑垃圾收缩抗裂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建筑垃圾掺量的增大,水泥稳定建筑垃圾的收缩抗裂性能逐渐降低,掺加聚丙烯纤维后,水泥稳定建筑垃圾的收缩抗裂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建筑垃圾掺量为100%时,掺纤维水泥稳定建筑垃圾的28d干缩系数、7d平均温缩系数分别比不掺加纤维的水泥稳定建筑垃圾降低了19. 4%、7. 3%。 相似文献
994.
《山西交通科技》2020,(2)
为研究全橡胶环氧树脂混凝土(FREC)力学性能,考察其作为路面修复材料的可行性,通过添加不同弹性改性剂用量,制备了一系列环氧树脂胶黏剂(EA)及FREC,研究了弹性改性剂用量对EA性能和FREC应力-应变全曲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改性剂用量增大,EA的拉伸强度降低,二者呈现近似线性相关,同时断裂伸长率增大,拉伸剪切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拉伸弹性模量近似线性降低;FREC抗折全过程应力-应变曲线显示材料实现由刚性-半刚性-弹性的转变;抗压全过程应力-应变曲线显示材料实现由半刚性向弹性的转变;抗折峰值应力先增大后减小,抗压峰值应力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抗折和抗压峰值应变均不断增大,增长速率均在掺量40 pbw前明显低于40 pbw后;抗折和抗压杨氏模量变化趋势和幅度基本一致,均先增加后减小。为兼顾强度和变形能力,建议弹性改性剂掺量在50~70 pbw为宜,此时FREC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995.
《山西交通科技》2020,(3)
为了研究陶粒水泥混凝土经济型配合比,通过初步拟定配合比与性能验证确定了陶粒的掺量,在此基础上通过设计正交试验研究减少水泥用量、增加粉煤灰用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以确定配合比。结果表明:当陶粒以100 kg/m~3、200 kg/m~3、300 kg/m~3、400 kg/m~3替换细骨料时,抗压强度增幅分别为5%、12%、15%与17%,抗折强度增幅分别为5%、10%、12%与14%,韧性呈下降趋势。水泥用量对试块性能影响最大,陶粒掺量次之,粉煤灰影响最小。随着水泥用量的减少、粉煤灰用量的增加,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均呈降低趋势,经济型配合比建议在保证性能的基础上适量减少水泥用量、增加粉煤灰用量。 相似文献
996.
《山西交通科技》2020,(3)
为深入探讨堤顶道路冷再生基层混合料力学强度不足的问题,通过室内制备试件,研究了旧料掺量、水泥用量、纤维类型及掺量对堤顶道路冷再生基层混合料力学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旧料掺量从60%增加到90%,冷再生基层混合料劈裂强度从0.89 MPa降低到0.61 MPa,降低幅度达31%;与未掺水泥堤顶道路冷再生基层混合料相比,掺5%水泥的堤顶道路冷再生基层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劈裂强度至少可分别提高33%、21%;与不掺纤维冷再生混合料相比,掺0.4%聚酯纤维的冷再生混合料力学强度至少可提高10%;根据力学性能最优原则,同时考虑材料经济性问题,建议冷再生混合料中水泥掺量为1.5%,旧料掺量为70%~80%。 相似文献
997.
为研究钢桥面板疲劳开裂部位栓接角钢的加固方法,采用足尺模型试验对纵肋与横隔板焊接细节疲劳裂纹的加固效果进行研究,采用ANSYS建立了含有疲劳裂纹的有限元模型,并基于断裂力学理论对比研究疲劳裂纹不同长度条件下的加固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纵肋与横隔板焊接细节的疲劳裂纹起裂于焊趾并沿纵肋腹板扩展,采用栓接角钢加固后可以使开裂部位关键测点的主拉应力和裂尖各测点的应变分别降低56%和80%,能够有效抑制疲劳裂纹的扩展;栓接角钢加固后裂尖的应力强度因子幅值最少降低80%,裂纹扩展速率显著降低;对贯穿纵肋腹板前不同长度的疲劳裂纹进行加固,裂尖应力强度因子幅值均降低60%~90%,但随着疲劳裂纹长度的增加,栓接角钢的加固方法对裂纹扩展的抑制效果不断降低,加固时机的合理选取是影响加固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98.
为提高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水平,针对道路交通安全风险辨识方法多采用宏观事故数据及小样本交通调查数据的研究现状,紧扣当前道路设计及交通管理对风险客观精确辨识的现实需求。首先,分析了已有风险辨识方法的优缺点,及现有辨识方法面临的挑战;其次,基于国内外驾驶行为研究现状,结合车联网OBD异常驾驶行为数据精确度高、数据量大等优势,定性剖析不同道路条件与异常驾驶行为的关系;最后,建立道路条件与异常驾驶行为关联模型,分析探讨利用异常驾驶行为数据辨识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的研究思路,并提出相应的思路流程及关键技术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9.
新加坡在世界上首次采用道路拥堵收费来控制汽车的使用需求。区域通行许可计划ALS和电子道路收费ERP是新加坡在不同时期实施的两种交通拥堵收费系统。交通拥堵收费在缓解新加坡交通拥堵方面是否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搜集的新加坡车辆拥有政策和各类相关数据以及对199位车主进行的的实地问卷调查,通过对小汽车出行频率与拥堵收费、出行成本等若干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发现购置汽车后,人们会逐渐依赖于汽车,并且倾向于更频繁地使用他,而与道路拥堵收费的成本关系并不密切。相较于高昂的拥车成本和其他用车成本,需要重新考量道路拥挤收费的定位和收费费率,以确保其对缓解交通拥堵的作用。本研究可为我国城市交通需求管控措施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公交车能耗碳排放强度与车辆、线路和驾驶员有显著相关关系,为精准刻画其能耗碳排放强度特征,整合OBD监测数据、加油(气)数据、运营排班数据等多源数据资源. OBD监测数据和加油(气)数据呈显著的线性关系,证明修正后的OBD监测数据可满足分析要求. 搭建“速度-能耗碳排放强度曲线”测算模型,幂函数关系的拟合优度R2 =0.972 6 为最高. 实证研究发现,平均速度在10~60 km/h 变化时,液化天然气(LNG)车比柴油车能耗碳排放强度高 3.3%~33.7%,双层车比铰接车高2.4%~13.3%;LNG铰接车在不同线路、相同速度下的强度相差9.6%;不同驾驶员在相同线路的能耗碳排放强度可相差24.2%. 模型为各城市基于多源数据开展公交能耗碳排放目标设定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