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99篇
  免费   286篇
公路运输   3335篇
综合类   1351篇
水路运输   1137篇
铁路运输   1454篇
综合运输   208篇
  2024年   98篇
  2023年   261篇
  2022年   371篇
  2021年   388篇
  2020年   276篇
  2019年   233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205篇
  2014年   373篇
  2013年   398篇
  2012年   379篇
  2011年   428篇
  2010年   391篇
  2009年   403篇
  2008年   363篇
  2007年   302篇
  2006年   265篇
  2005年   266篇
  2004年   229篇
  2003年   214篇
  2002年   174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146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81.
182.
183.
184.
针对传统有轨电车供电系统影响城市景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国产化地面供电系统,并对其设计思路、零部件结构、主要参数及工艺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5.
186.
储运LNG船舶在航行中受外界环境影响,储槽内LNG液体出现晃荡,以及储槽维护结构的漏热,使得储罐内温度和压力变化,LNG出现相变,导致LNG的耗损及安全隐患。针对在晃荡和外界漏热影响下船舶LNG储槽热质传递过程,利用气-液两相VOF模型,建立了描述LNG储槽热动响应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在不同外部漏热、晃荡幅度和储槽内LNG液位高度下,储槽内LNG损耗及其热质传递特性,以及LNG储槽内自由液面波动。随着外部漏热上升,振幅和频率增加,使得LNG气相区压力增加和LNG损耗率增大,并随槽内LNG液位降低时,其增加的幅度相对较大。本文分析结果,可为优化船舶LNG储槽结构和LNG储槽的运行管理提供一定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7.
王滔  王民  彭祝涛  肖丽 《隧道建设》2020,40(Z1):429-435
为解决我国沉管隧道沥青路面实践经验缺乏等问题,以文献查阅、交流问询、实地观察和现场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对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韩国釜山海底隧道等国内外12座沉管隧道沥青路面服役现状进行调研,对病害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1)沉管隧道沥青路面车辙病害并不突出,路面最低温度比区域自然环境最低气温高约6 ℃,最高温度与区域自然环境最高气温相当,服役温度通常不超过40 ℃; 2)裂缝是沉管隧道沥青路面最为典型的病害之一,沉管隧道管节和节段接缝处是沥青路面受力的薄弱环节,易开裂破损; 3)存在路面平整度较差、抗滑性能衰减突出、隧道口易形成坑槽病害等问题; 4)对于新建沉管隧道,宜根据隧道结构条件、环境条件和交通条件进行力学分析,对节段和管节接缝处沥青路面进行细部设计; 5)对于沉管隧道上面层沥青混合料,宜采用较大公称粒径的SMA以及耐磨性能更优的集料; 6)对于隧道口上面层沥青混合料,应具有良好的抗水侵害能力。  相似文献   
188.
结合宝钢广东湛江钢铁基地项目自备电厂2×350 MW机组工程实例,介绍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特别是在第四系下更新统湛江组海陆交互相沉积层中穿越,采用两阶段的网格式水冲法进行顶管施工。分析了网格式工具头的内外双层钢板设计、前端网格优化配置、双层冲水闸门设计等方面的改进。提出了入海压载、工具头水下内外分层切割等系列施工工艺与措施。改进后的工具头自重轻、操作方便、安全经济。  相似文献   
189.
结合上海市城市高架独柱墩曲梁安全隐患整治工程,通过足尺试验研究加固方案的适用性,并对加固后的受力模式和传力机理进行探究,为加固方案的精准优化及实施提供有力支撑。试验表明:试验中增设的钢盖梁最大承载力为280 t,满足设计(160 t)要求;当荷载小于150 t时,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与构件之间不发生黏结破坏,达到设计荷载的0.93倍时栓钉开始参与受力;所进行的试验为加固方案提供了优化方向,也为类似工程的实施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0.
洞庭湖大桥为(1 480+453.6) m双塔双跨板桁结合型钢桁梁悬索桥,该桥首次在大跨径悬索桥中采用了钢-超高韧性混凝土(STC)轻型组合桥面。STC层参与钢桁梁整体受力,为控制STC施工次应力不超过设计要求的0.5 MPa,施工中需采取压重措施,经压重方案比选,浇筑过程中采取了部分压重方案,与全压重相比,大大简化了压重工序,节约压重荷载6 600 t。悬索桥为重量敏感性结构,且STC局部受力性能受厚度和钢筋保护层厚度影响很大,实桥钢桥面存在的较大局部变形,成为控制STC施工精度的难点。该文分析了钢桥面产生变形的因素,发现钢桁梁制造误差对平整度影响最大。针对该问题,施工中提出了曲线调坡法和直线调坡法,通过调整整平机轨道和整平板,使得STC厚度满足控制要求。两者的区别仅在于整平板的线形是曲线还是直线,曲线调坡法拥有更高的调整精确度,直线调坡法拥有更便捷的操作性,经比选后选用直线调坡法,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